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一间学校、每一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困生",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学困生"的转化不仅要讲究方法,更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2.
中西部地区教育城镇化与城乡教育失衡加剧同步出现,教育资源流动是将二者关联起来的关键变量.在城乡一体化的招生政策下,农村生源获得了向县城流动的机会;农村生源先是在"撤点并校"政策的倒逼下被动向县城流动,被动流动型塑了农民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需求,使生源流动从被动变为主动.生源流动导致县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需要硬件和师资资源的匹配,为此,县级政府加大了在县城学校的硬件投资,并从乡村调配师资.生源流动带动的教育资源流动具有向县城集中的单向流动特征,这造成乡村教育资源的流失和县城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城乡教育差距因此进一步拉大.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加强对乡村学校的生源保护.  相似文献   

3.
把农村生源学生的学习搞好,不断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贡献率是做好农村生源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选择为此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是物理教学一项艰巨的工作。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我们不能把所有学困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在教学中,应针对学困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源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活是人生成长重要的阶段,如何成功的度过大学四年,是对农村生源大学新生来说尤为重要。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种种差异、环境的变化、教学方法的改变以及人际交往的多样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思想、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存在一些不适应。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的积累,分析大学适应期可能遇到的不适应状态、这些不适应状态产生的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快适应等方面,帮助农村生源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6.
李艳霞 《新天地》2011,(11):181-182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老问题。但又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转化学困生,要查清其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地进行细致的、耐心的、经常性的转化教育。这些都是建立在热爱学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家长及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造成新时期高职院校农村生源大学生自卑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来自高考失利的打击,其次是来自成长环境的影响,另外还有自我意识的发展等.自卑感容易导致高职院校农村生源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限制其潜能发挥,影响其身心健康,但也可以成为成就的动因,促使高职院校农村生源大学生奋发向上,完善自我.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农村生源大学生应主动进行正确的自我调适,克服和超越自卑感.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的未来在农村青少年身上,立足于年青一代、提高农村青少年素质的关键在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缺少知识和教育是农村人发展的瓶颈。如何避免这种瓶颈导致的困难延续到下一代,如何培养开发农村儿童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条件。学校和各方必须共同努力,完善优化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课程和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9.
当学困生的日子实在是不好受!要不是自己在暑期学车时亲自当了一回学困生,又怎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中的滋味呢?是的,为师二十来年,我听过不少关于学困生转化的报告、讲座;看过不少关于如何做好学困生工作的文章,自己也曾写过不少关于如何转化学困生的论文。如今看来,自己还是没有走进学困生的心灵,没有达到与学困生产生共鸣的境地,学困生工作做得还是不到位。在我学车的日子里,也就是在我当学困生的日子里,我想了许多许多……其实,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用宽阔的心胸和广阔的情怀去面对我们的学困生。因为学困生的存在是…  相似文献   

10.
正九年义务教育要求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农村初中学困生越来越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学困生情绪稳定、提高成绩,是农村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我校在基于“三维助学”体系的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解困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制约农村学困生发展的原因分析学习动机不够明确有不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不够明确,缺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或是消极应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对学习内容不求甚解,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善遍存在时一个现象,学困生的问题虽然受到重视却不容易解决。如果从源头上分析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改变他们的学习状况。韦纳的归因理论对学困生学习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理论有利于指导学困生进行正确归困,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与第一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选择相比较,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选择主要有3种:让子女随迁入城接受教育、让子女留守农村接受教育和让子女流动往返于城乡之间接受教育。从发展趋势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让其子女随迁入城接受教育。这一选择倾向主要受到四大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历及其市民化诉求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与父辈在家庭中的代际分工和家庭经济收入构成的影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教育空间压缩的影响和生育政策实施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生育观念转变所导致的生源减少的客观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选择困境与城乡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对此,应从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高度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13.
以成都大学2015-2018年入学的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招生生源的录取数量、生源结构、生源地域、毕业院校类型等状况进行分析,指出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生源存在的第一志愿生源数量不足、生源结构不够合理、本校生生源比例较大等主要问题,并提出改善生源状况的措施,探讨扩大招生宣传的途径和方式,提高学校影响力,指导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促进研究生教育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乡二元格局导致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全国范围城乡教育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失衡景象,宁德市的情况与此相类似,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镇,城镇学校人满为患;加上人口出生率和学龄儿童数量的急剧下降,大批农村学校因生源不足而关闭;农村学校布局分散,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办学效益低下,无法适应群众对"有学上"转变到"上好学"的教育新需求。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学面临的问题很多,一是生源流失;二是课改存在严重误区;三是教学评价失之片面。因此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扭转生源上流的局面;深入把握课改实质,确立符合农村教学实际且真正能促进教学发展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并确立旨在促进教师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教研课改思路,使课改在农村中学中真正走向深入;引入标准分数来评价教师教学,为教师提供更科学、更公平的竞争平台。  相似文献   

16.
姚止平作为一个高干子女扎根于南黄海之滨的教育 ,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在这里 ,他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生源是全县二流水平的普通中学从普通农村高中升级到江苏省重点高中 ,高考成绩位居全省近千所高中前列 ,并在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传奇式的生活经历、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构成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 ,是其管理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个人的工作实践,从让学困生理解教师的爱生之心,正确认识自己,为学困生的闪光积极创造条件,巧妙地利用群体力量予以转变以及合理地发挥学困生的长处、大胆起用学困生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转变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有九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而农业问题、农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因此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对学校体育功能的探讨,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棘手的实际问题。本文着重从影响学校体育功能转化的因素和学校体育功能的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姚止平作为一个高干子女扎根于南黄海之滨的教育,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在这里,他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生源是全县二流水平的普通中学从普通农村高中升级到江苏省重点高中,高考成绩位居全省近千所高中前列,并在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传奇式的生活经历、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构成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是其管理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