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骄傲。"小学生天真、活泼、爱好广泛、求知欲强,而且正处在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师把课堂当讲堂,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使学生把学习看成一种痛苦,根本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顺应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使他们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得出以下心得: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可能都碰到学生提这样一类的问题:“语文应当怎么学?学些什么?”有些时候,甚至老师也会产生这样的困惑:“语文究竟应该怎么教?教些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过多,教师的“教”取代了学生的“学”。因为“教”得过多,学生只需机械地记忆老师上课讲授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误解,认为学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记记,课后读读背背,用不到多思考,这样自然就会出现学生不知道语文如何学、学什么的难题;老师由于过多地包办,一轮一轮,反反复复,也容易形成一种固…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行为。这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是任何人无法越俎代庖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可是,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生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在他的《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所谓“不需要教”,意思就是让学生不依赖于老师,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由此可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学会”上升到“会学”的新高度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以教会学生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发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已走入困境。通过分析形成原因,笔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从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进行研究,找出走出困境的六种方法和途径。笔者将这些方法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淡定老父     
王洁 《新天地》2011,(9):17
我的父亲当了32年中学教师,算得上是桃李满天下。走在路上,遇见教过的学生都恭敬地叫他一声"王老师",父亲必谦和地笑着回应,并总能想起这是哪一届的学生。父亲性情十分随和,对学生和教学工作充满了爱。在我记忆里,父亲永远把学生的事情放第一,不管在忙什么,他必定放下手里的活儿去帮助学生:有时候正在吃饭,有学生来问习题,父亲就一定把题教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论指出:“学的规律”是“教的规律”的基础.探索学生“学的规律”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认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习上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就能自觉地、主动地去学,教师也就容易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刚开始学英语的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都怀有一种好奇心和神秘感 ,兴趣很浓 ,若老师机械、呆板地将字母、单词、句型和对话等翻来复去地教 ,或者当学生记不住单词、句型和对话又上不了口时 ,老师再冷言冷语地刺激一下 ,学生就会在英语学习上产生心理障碍 ,感到英语学习枯燥无味。久而久之 ,好奇心荡然无存 ,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可见 ,学生是否能入好门 ,学好英语这门学科 ,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 明确学习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倾向 ,但学习毕竟不是娱乐 ,不能完全靠兴趣办事。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就教师如何教这一教法领域已经有了相当广泛深入的探讨,就学生怎样学这一学法范畴也有了诸多细致深刻的研究.但是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学得怎么样却缺乏指导与管理.学生课下学习存在着很大的盲目和随意性,因而学习效果不甚理想.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教师应该对学生课下学习给予量化的要求,并对学生的课下学习情况进行规范管理,以达到督学促教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一堂语文课的时间是个常数,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教师必须明白"教什么",让学生"有所得"。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关注课文的"言语特色",紧紧抓住"语言学习"这个重心,让学生在解读文本言语密码中,学习言语智慧,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下面,笔者试从词语、句子、段落和文体四个方面的教学个案中,探寻语言教学的奥秘。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修订后,学校提出将写教案变成写导学案,一开始我对此很疑惑,不知什么是导学案,原以为只是将原有的教案设计换一个说法,但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后,我有了一些想法。导学案最初是在初中教学中提出,它是教师集体整合语文课程的各种资源,依据学生的"学情"再结合"教情"而设计的吸引、引导学生"学"和指导教师"教"的实施方案。以生为本——导学导学案的设计,符合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导学案的设计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原有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自有其规律。尝试教学法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即是一例。面对学语言处于上升阶段的中学生,若我们依据科学性、序列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的要求去指导学生,从"教有定法",跃入"教无定法",师生共同努力,当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技术化的艺术时,叶圣陶先生所期待的学生"自能读书,不等老师教"的语文教学新局面就一定会出现。  相似文献   

13.
在英汉翻译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在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方面还不是很明确,致使学生的翻译水平不理想。本文归纳出目前我国高职高专英汉翻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四个普遍的问题,并探索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提出当前,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灌输式"教育方法依然存在:教育方法呆板、教条,学生被动消极的接受,缺乏自身情感体验和自我调节,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叫干什么,学生就得干什么,学生没有自主权利,长期处于被动的位置。另外,学生缺乏自主的时间和机会,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等许多方面应由他们自己独立完成的部分,都由学生家长包办代替。因此,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关注学生主体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正自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播出后,但凡有一点喜爱音乐的人在茶余饭后讨论的几乎都是此事,学生们也不例外。那么怎样使高中学生做到喜欢"中国好声音"和音乐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中学音乐教师探讨和研究的话题,笔者就此谈三点个人看法:一要正面引导。现在的中学生接受能力非常快,特别对流行音乐,稍微一点拨,就立即学唱、哼唱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老师,要正面引导,要求学生处理好爱好和学习的关系,做到在音乐声中学习,在音乐声中成长,要钻得进去,跳得出  相似文献   

16.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学习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应用于"检测技术"的实际教学中,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能破除以往老师以自我中心、我教你学的灌输模式,促使学生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得到自我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探讨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不怕学生弄坏了,弄丢了。一个个锁起来成摆设,那还有什么意思?关于课程的论述很多,可不可以这样来理解:课程既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从静态的角度看,课程就是教育内容,即"学什么"(或说"教什么");从动态的角度看,课程就是教育过程,即"怎么学"(或说"怎么教")。本文试从这两个角  相似文献   

18.
浅谈“教”和“学”之关系刘克仲“教”是着重研究教学活动的过程,解决如何教、教什么;“学”是研究学习活动,解决学什么、如何学;二者所处角度恰恰相反,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从教和学的全过程看,各种矛盾的解决,重要的问题还在于确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要办的一个专业,除首先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确实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外,选用或编写合适的教材,对于培养合格的人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定的教材是为一定的培养目标服务的,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成长的“食粮”,它不仅规定了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内容,即教什么,学什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规定了教和学的体系和方法,即怎样教,怎样学。因此,教材问题是专业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教是为了学,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这二句话综合起来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教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追求新知识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好比植物有了发达的根系,能从土壤中不断吸收丰富的营养。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自己如何教,而且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换句话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运用最优化的方法和方式把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经验,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往,教师对如何教的问题研究得很多,在多种教学法课本中,有这个教学法那个教学法,就是对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研究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