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其提供广阔的参与时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背景出发,给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在建构认知表象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2.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它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实践,更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掌握和主体精神的培养,是在“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新课堂教学模式,是着眼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的教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过程.新的课堂教学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数学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认识能力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情感.教会学生与人为善和培养创造精神的过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让学生享受课堂主体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去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课堂教学评价便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才能习得。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对“学生作文老师全批全改”这种传统作文评改方法一针见血地予以批评:“学生作文教师评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而效果呢?叶老亦曾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新课标倡导“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进行改革,学生应该是整个写作活动的主体,既是写作的主体,也是评改的主体。因此,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改是非常重要的。为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实践活动,我用了近3年的时间,开展了《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的实践研究,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当代的教育形势与要求,教师必须在美术教学中寻求创新和发展,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从而使学生更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竞争,在课堂上进行适应新形势的创新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引导、讨论、探究等教与学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内容中来,引导学生审美并积极思考.在参与、体验、交往、互动中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向主动探索知识的地位转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探索、去领悟所学的知识及其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相似文献   

7.
邱永锋 《新天地》2011,(6):39-39
“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赋予数学课程目标的时代特征。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究和“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知识结构之中,成为有效的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追求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小学,十岁左右的小学生是很少能主动学习数学的。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特别是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如下尝试。一、用活教材内容,提供学生主动参与空间传统的课堂教学虽然有其它教学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但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也表现出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是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说: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思维活动水平、思维的发展、概念的形成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充分展现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处于主动地位并且从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智慧和创造能力,体会到学习的乐趣。1.明确自学要求,设计自学程序。科学、合理的自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兴趣的培养,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采取积极的主动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学,就必须设计适合本学科知识和学生特点的自学程序,使学生有效地克服自学时无处下手的弊端。按照以自读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思想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计划、目的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本文主要探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交际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活动教学的内涵、立论基础及其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关于活动教学的研究和实验刚刚起步,它力图通过对统治中国百年的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宣战,实现对积弊深重的课堂教学的根本性变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应该说,活动教学既是一种教育教学形式,更是带有新质的一种教育教学主张和思想。因此,依据相关的实验研究,对活动教学的概念与内涵特征、立论基础及价值等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学生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纳过程,而是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内在建构过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决定了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需优化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和感悟,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更为自觉地主动地荻取知识。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其应用知识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发展其创新能力?我认为,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主动转换角色,自觉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  相似文献   

15.
活动引导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特定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实际技能的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分析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汽车电子与仿真测试"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活动引导式教学的相关概念,引出了行为活动式教学法在"汽车电子与仿真测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  相似文献   

17.
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口译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口译特点、学生专业差异和教学情景,从译前、译中到译后,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堂到社会采用"交互"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去参与口译教学活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组内外交互的动态教学,促进学生口译知识的主动获悉并自觉吸收。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生活化的活动教学因具有明显的实效性而成为小学德育课程的普遍教学形式。活动教学重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直接经验,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空间、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和主动学习中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9.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体性突出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过程指导等环节,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和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作者在<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改实践中,在主体定位、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探讨等环节充分运用了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的理念,形成相应了的经验材料和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以问题为思维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动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解决,培养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学习的知识、动作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让知识、动作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延伸,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