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周喻为 《家庭科技》2014,(11):45-46
继《冬天里的一把火》《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之后,最近,由筷子兄弟创作的新曲《小苹果》全面爆发,成为脍炙人口的又一神曲。一遍会哼、两遍会唱、三遍脑子里就会自动播放,而且还是长时间单曲循环,无论吃饭还是睡觉,它都成了挥之不去的旋律。有研究人员把这种现象叫做earworm(耳朵虫)。  相似文献   

2.
余华的《兄弟》描写了两个时代欲望的故事,欲望在文革时代表现为偷窥和暴力,而在改革开放时代则表现为纵欲。在这两个时代中,人们同样都面临着沦为欲望奴隶和失去家园的困境。比照晚明的《金瓶梅》,《兄弟》与它的共同点都是对欲望的表达,而这一表达都通过身体得到了展示。  相似文献   

3.
兄弟     
他和小虎在一个院子里长大,上同一所小学、中学,一起逃课去游泳。14岁的时候,他们学武侠小说里的样子,结拜兄弟。小虎问他,我们现在是兄弟,你会怎么对待我?他想了想,就说。如果你死了,我就替你养你爹妈和你弟弟。于是小虎和他笑着打成一团。  相似文献   

4.
能否想象一个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相互告发、相互提防的世界?在那样一个世界里,人人自危,人人均对他人万分提防。由一个个人人自危的家庭细胞组成的社会。是否能臻于和谐之境?亲亲相隐与儒家孝道,究竞该如何解读?我们究竞该如何对传统中华文化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钱穆语)?为此,本刊特邀两位专家各抒己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洪秀全和杨秀清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两位杰出领袖。他们之间是金兰结盟的兄弟关系,是太平天国天朝的君臣关系,又是冥冥高天之上的天父和其次子的关系。这三重关系交叉并存,在金田起义时期以兄弟关系为主线,患难与共,团结和偕;在定都天京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以君臣关系为主线,矛盾萌发;当宗教上的父子关系干扰政治上的君臣关系时,矛盾激化,终于演出了骨肉相残的悲剧。探索洪杨矛盾的发生、演变及其性质,有助于理解太平天国政体,进一步弄清旧式农民运动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汉族与边疆少数兄弟民族的真正相互认识和了解,历史科学工作者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因为如果对少数兄弟民族的历史缺乏正确了解,就不能知其风俗习尚的来龙去脉,要想正确认识一个民族是根本不可能的。这里特指的是白族和彝族。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我国的历史学家都曾一度根据当时的需要,对西南边疆诸兄弟民族进行过一些研究,也确实作出了一些有益的贡献,但这种研究还是远远不能适应历史科学发展和形势发展的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一个小镇,有一名39岁的男子,生来就有两个头。因此家人把他当作一对孪生兄弟看,取了两个名字,一个叫阿尔杜,一个叫皮卡托。 这对兄弟两个头颅共有一个身驱,如果做手术,便只能切去一个头,也就是其中的一个要死去。家人不忍心这样  相似文献   

8.
薄荷片推荐:在祖国的北方有一曲《乌苏里船歌》唱道:“一条蔚蓝色的激流.蜿蜓出千里秀丽风光.融入异域的风情.带着赫哲兄弟的吟唱……”形象地将乌苏里江比作一条蔚蓝色的飘带镶嵌在祖国的东北边陲.以其清丽秀美.吸引着万千中外游客。  相似文献   

9.
兄弟在最初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具备界别族属的功能,因此被赋予共同应对外部环境和族群竞争的社会期待。随着婚姻与父权的产生,父子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主导。一方面父子相继、长子继承的继嗣方式取代了兄弟相及,另一方面原本族群间的对立竞争关系也转变为宗族间的合作共生关系。在这一亲属制度的变迁中,继嗣与姻亲的社会功能逐渐凌驾血缘之上并产生了兄弟易于不和的结构性因素。另外,兄弟界别族属的功能也转向以扩张性的拟血缘方式打消个体或群体间的界限,其社会期待转变为保持相互间的和睦进而敦亲睦族。周初制度建设对这一变迁作了充分考量,并在缓和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基础上有效发挥了敦亲睦族的社会功能,由此奠定了礼乐文明对兄弟关系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父子下棋     
赵成群 《快乐青春》2011,(11):49-50
某个假日,读中学与读小学的两兄弟在下棋,父亲在旁边观看许久后,觉得手痒,就对两个儿子说:“你们谁来和爸爸下一盘?”兄弟两人商量后,决定由哥哥应战。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进一步完善我校教学布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我校教研、教管人员对湖南、湖北委党校的教学改革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调研。其间,分别与两个兄弟党校的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就贯彻中央10号文件,实施教学新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行政学校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兄弟党校的独创经验和有益探索,对我校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聚合、组合及其他--论法律语言的修辞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于现代语言学理论所提供的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如下事实:在修辞方法和修辞手段的广阔世界里,呈现出一种饶有意味的“经纬”现象。在横向上,它铺排了形式各异的“组合”;在纵向上,它陈列着千姿百态的“聚合”。各种语体的修辞特性,大抵可以在“组合”为经,“聚合”为纬所织就的世界里得以显现。本文拟依据上述事实,从纵横两个方面对法律语言的修辞特性作一番清理。“陈仓”与“栈道”“聚合”,指的是可以在一个结构中占据某个相同位置的形式之间的垂直关系。在一般语体中,句子中的每个成分都可以用一组同类相关的词语互相替换。…  相似文献   

13.
宋代士人之家的婚姻通常源自两个异姓家族,甚至姊妹嫁与兄弟,亦即姊妹变妯娌兄弟变连襟的现象在宋代社会比较普遍,从而形成为数众多的相对封闭的联姻圈子,墓志资料中有大量的相关记载。通过探析这一景观的表征,可以窥见它对宋代婚姻领域及社会结构等层面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它加剧了突破等级婚瓶颈的难度,也使得社会板结局势更加牢不可破,这些都将给社会的进步、更替带来负面、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是由五十几个兄弟民族组成的。自古以来,这个大家庭中的兄弟民族在政治上相互交往、经济上相互联系的同时,文化上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这种文化上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各兄弟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毋庸置疑,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影响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规律之一。因而考察以往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这一  相似文献   

15.
黄燕平 《兰州学刊》2010,(8):147-150
关于王粲与曹丕、曹植关系,学界多囿于旧论,认为王粲"为两公子楼护",婉娈于曹氏两兄弟之间,与二人分别保持相等的距离,且同时受到他们的尊爱。但从曹丕、曹植对建安诸子的排位,王粲与二人的诗文交往情况及曹氏两兄弟悼念王粲的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辨析,则显示出王粲实际上是亲曹植,疏曹丕。  相似文献   

16.
李海燕 《晋阳学刊》2008,(1):116-118
《韵语阳秋》中存有王勃的两首佚诗(或其片段):《自乡还虢》和《诫劫劝》。王勃共有兄弟十二三位之多,但有姓名可考的只有八位。王勃与诸位兄弟之间极其友爱,但根据这两首佚诗传达出的信息,王勃之弟劫、劝可能真如《韵语阳秋》的作者推测的那样曾经闹过矛盾。为了处理兄弟之间的矛盾,王勃以《倬彼我系》来宣扬家族精神;以《诫劫劝》直言劝告劫、劝;以《送劫赴太学序》号召兄弟们恪守儒家的伦理道德;最后以《自乡还虢》表达了兄弟们之间应该像花萼和花朵一样亲密相依。其增强兄弟关系,处理兄弟矛盾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本刊2011年第11期中提到的上、中、下脘三穴,是刘、关、张三兄弟的话,那么这个建里穴就相当于三国里的赵云,不仅艺高胆大,而且和刘、关、张亲如兄弟,关系不相上下.建里穴与这三个穴一字排开,在中脘穴下一寸,下脘穴上一寸.  相似文献   

18.
角度与指向     
桑木 《社会科学论坛》2011,(2):F0003-F0003
曾与友人谈起两个几乎尽人皆知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莱特兄弟。  相似文献   

19.
《柳毅传》虽然主旨并不在于反映家庭生活,但我们仍能从其生动的叙述里窥见当时家庭中的夫妻关系、长辈与晚辈的关系以及兄弟之间的关系的基本特征,对我们了解研究唐代精神风貌,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缘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而血缘关系中,兄弟关系又为重中之重。自春秋战国宗法制度解体以后,社会上又出现一种酷似血缘又非血缘的异姓兄弟关系,并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影响深远。学者们对异姓兄弟关系进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研究。如李祥文《结拜风俗研究》[1]、谢元鲁《论中国古代社会的虚拟血缘关系》[2]、陈尚仁《盟约与结义——从春秋与〈三国〉谈起》[3]、岳德虎《我国古代"异姓兄弟结拜"之考论》[4]。然而,从礼与人际关系角度考察异姓兄弟关系似乎没有引起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