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成熟到完善的发展过程.马克思的公式是:自由人联合体=人类解放=自由王国=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联合体.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承载这一价值理想的制度是公有制和民主制的结合.只有"自由人联合体"或共产主义社会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2.
“自由人联合体”与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及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旨在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分裂性的不和谐问题,使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成为人类整体全面发展的条件,进而实现“自由人”与“联合体”有机一体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同社会有着不同的价值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只能是“自由人联合体”。  相似文献   

3.
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科学预见,也是马克思对人类美好生活的畅想,但要建立这样的理想社会在现阶段并不现实,必须通过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时代方案来打造通往自由人联合体的时代阶梯。首先从形成背景、科学内涵和致思理路三个方面,阐述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逻辑生成,继而指出由于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在当今时代遭遇到诸多现实困境,需要一种适应当下时代又能朝向自由联合体方向的过渡性方案,而人类命运共同体适应了这一时代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继承和发展了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也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当代实践,为探索世界治理的伟大实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将马克思自由联合体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以“公平正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人类共同价值”引领建设美好世界、以“共商共建共享”共创世界繁荣发展,从而向自由人联合体迈进。  相似文献   

4.
“自由人联合体”和“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两个重要命题。试图对这两个命题的深刻涵义进行比较准确地把握,在论证《资本论》中“自由人联合体”主要是指未来社会理想的经济组织形态和“重建个人所有制”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然要求的基础上,进而论证我国一度兴起的“股份—合作制”是通向理想的“自由人联合体”的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5.
钟哲明 《中华魂》2008,(3):18-20
160年前横空出世的《共产党宣言》,阐明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斗争道路后,对未来社会作了言简意深的预测:"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94  相似文献   

6.
“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理想,它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平等社会、以人的自由个性为宗旨的自由社会和国家职权复归社会的超政治社会。对于如何通向“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提出了劳动解放和时间解放的双重解放方案。这种方案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未来社会实现方案,揭示了“自由人联合体”的现实的社会变革与运动的本质。“自由人联合体”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是世界左翼力量开展社会运动的精神旗帜和进行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尤其是中国对“自由人联合体”的赓续发展为世界共建美好社会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自由人联合体视野下现代公民社会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人联合体是历史长期演化的产物,当代世界正趋向于自由人联合体,并且伴随着现代公民社会的生成。现代公民社会组织的新发展,构成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新路径。现代公民是个人在现代公共生活中的形象,它与公民社会相表里,行进于"自由人"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8.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人的发展问题的重要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提出的应对全球化浪潮的中国方案。二者具有一脉相承的理论渊源,但这绝不意味着它们是等价的,更不能任意将其混为一谈。二者在历史传承、构建视角、实现际遇、实现手段、最终目标上有着根本不同。新时代,厘清二者关系,尤其是明晰二者的区别,对于确定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历史方位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反对思想观念统治现实生活世界的神话学,乃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构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创立、捍卫、深化和传播方面有独特贡献,是当之无愧的"第二小提琴手"。这种贡献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独立地走近唯物史观,影响了马克思的思想形成,并与马克思共同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他在论战中捍卫、在捍卫中深化唯物史观,深入阐发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反对经济决定论和教条主义等形形色色的误解;三是他在唯物史观方面的理论遗产深刻影响了苏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了第二国际之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其晚年的五封书信中深刻地剖析了教条主义者的错误及其危害,阐明要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唯物史观;坚持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的统一,阐明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论述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坚持理论的与时俱进,提出并阐释了历史发展的"意志合力论"和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有机统一的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坚持和完善唯物史观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尼采和马克思学说的最高指向都是"人","超人"和"自由人"分别是他们构想出来的理想人,两种理想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尼采拒斥普遍性,马克思则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尼采和马克思学说这种整体指向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超人"和"自由人"在具体特征、具体追求和实现途径等方面的不同。马克思的"自由人"设想更具现实性,"自由人"的发展更全面;尼采的"超人"体现了精神的解放与生命本能的释放,对人的发展亦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市民》2006,(7):1-1
公民社会,不再是半遮半掩的名词,终于由官员口中道出(详见本期《公民社会推动政府转型》一文),十足令人欣慰。  相似文献   

13.
"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在深刻揭示人的本质与批判虚假的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组织形式的理论学说。现实的人是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出发点,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其本质,以公有制为前提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其物质保障,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其价值旨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继承与发扬。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对当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为共同富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奋斗目标,公平正义是其价值追求,和谐世界是其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晚年为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突出贡献,集中体现于其晚年的5封书信中。恩格斯抨击了"经济决定论"等观点,强调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分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了历史"合力"论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费毕生精力完成的宏伟巨著,恩格斯对《资本论》的理论贡献使其与马克思的名字不可分离地连在一起。唯物辩证法是《资本论》分析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的根本方法,恩格斯不仅在马克思创立唯物辩证法过程中,与马克思共同完成了唯物辩证法在经济学领域的运用,而且在马克思逝世后对唯物辩证法作出了系统化和完善化的研究。《资本论》具有经久不衰的学术价值,恩格斯对《资本论》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与马克思的三轮书信交流,以及修订《资本论》第一卷新版本和编辑出版第二、三卷所作的写作、注解、增补上。《资本论》是一把刺向资产阶级心脏的锋利的剑,恩格斯不仅通过写书评、通俗小册子的方式批判资产阶级对待《资本论》的态度,促使工人阶级去了解《资本论》,而且以直接的公开的方式批判资产阶级的错误言论,在捍卫《资本论》中发展马克思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历史合力论思想是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补充和创新发展.恩格斯历史合力论观点坚持经济状况是决定历史发展的第一位要素,同时强调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各种历史合力的相互作用,并指出不同历史时期具体起主导作用的历史推动力是可变的.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思想与当前中国社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和贯彻落实"四个全面"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对指导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施蒂纳对自由主义的抽象的“人”的批判和对现实个体的关注,无形中促进了马克思告别人本主义哲学,深入反思自由的主体,即现实的个人是怎样的。马克思发现,施蒂纳眼中现实的个人——利己主义的“唯一者”依然是具有抽象本质的、脱离现实条件的“人”,其设想的“利己主义者的联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唯物史观的发现让马克思认识到,现实的个人必须从事物质生产,并在其中结成了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程度取决于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发展状况。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构建个体与社会相统一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晚年曾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形象地描述为“聚光镜”下“头足倒置”的反映。本文阐述了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分析了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晚年始终坚持唯物史观一元论,并突出阐明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特别是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同时充分运用历史辩证法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据。这对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传承与发展中国化发展理论起到的重要作用。从毛泽东突出政权为核心的上层建筑反作用,到邓小平强调生产力为基础的经济基础决定作用,再到江泽民重视政党建设为重点的上层建筑反作用,充分体现了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贡献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