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8月23日至25日,“帮会与近代上海”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与会者围绕近代上海这个多功能的国际大都市,对帮会与上海近代社会、上海帮会与民国政治、旧上海帮会的历史影响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讨。与会者对帮会在近代上海崛起的原因、作用和性质作了全面的探讨。一种意见认为,上海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缩影。另一种意见认为,近代社会结构的变动,是帮会赖以生存、发展的条件,上海因其优越的经济、地理等条件,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着力经营之所在,故特别适宜帮会的形成。另外,与会者就帮会形成、发展与近代上海的贩运鸦片、私盐,烟  相似文献   

2.
家庭夫妇伦理近代变迁的民间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一般认为,中国以男女平等为基础的近代家庭伦理是维新时期明确提出的,主要是西方社会平等观念影响的产物。本文则通过考察后指出,维新运动以前一些通商城市里首先出现的单身化和小家庭化,以及妇女走上社会谋生的生活方式变动,是中国近代家庭伦理萌生的启动条件;而男耕女织劳动分工、夫妇对等的传统民间生活伦理是中国近代家庭伦理演生的主要内在源流,由此演化萌生了男女并立、夫妇为友的近代家庭伦理。由此表明,中国近代家庭伦理的最初演化萌生,主要不是受西方观念的影响,而是城市化、商业化社会变动带来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动的伴生物,具有中国社会内部民间生活变动的社会基础和民间生活伦理的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代拯救意识与中国新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音乐史与近代以来的社会变动和社会思潮互为表里 ,其中从 19世纪后半叶开始、由外侮逼迫而产生的拯救意识对新音乐的影响至巨。同时拯救意识又按不同的历史区间和社会矛盾具体表现为民族拯救、文化拯救、阶级拯救、政治拯救等不同形式 ,中国新音乐遂在这种拯救语境中形成、发展、畸变与轮回  相似文献   

4.
政府消费支出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社会是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型经济形态的特征就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府消费支出与传统社会相比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推算的近代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长期统计数据 ,对近代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展开分析 ,证实了政府消费支出的增长对近代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末铁路的运营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引发了系列新型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民众破坏铁路设施和殴打车站人员、铁路犯罪以及大规模收回路权的斗争等等.诸多的社会矛盾揭示出近代中国铁路贪污腐败引起民怨,路权丧失严重、外国势力肆意欺压百姓、民众利益受损,而当局对此解决不力等等激起民愤,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复杂,加剧了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带来的中国社会剧烈震荡,必然引起社会思潮的变向。随着传统经学统治地位的松动、“经世致用”旗帜的揭举,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纷纷出现,具有涵盖广泛、时代感强、流变曲析的特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面貌和进程。本文拟对若干社会思潮略作评析。(一)爱国主义思潮由于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根本的矛盾,救亡图存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爱国主义无疑是近代社会最首要的思想潮流。就形成原因而言,一方面是封建“末世”的内外交困、腐朽孱弱的严酷社会现实;另方面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与西方近代  相似文献   

7.
有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有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马敏一、“西力东渐”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启动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大变动、大转型的社会,这种变动和转型不是起因于一种“内发的力量”,而是源于“外发的压力”,即西方的冲击,这一由邓嗣禹和费正清在50年代所提出的“冲击—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化冲突是政治冲突的先导。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矛盾,解决这两对矛盾就成了近代中国的重要课题。毛泽东在近代长达百年的中西文化论战的广阔历史背景下,回答并解决了这两对矛盾,提出了自己的中西文化观,这对于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现代中国如何正确地对待西方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时伟 《中国学术》2003,4(3):173-213
对职业化群体的研究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和制度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涉及到一个新型社会群体——城市职业中产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出现和衍生,而且关系到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的变动和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近代士绅阶层的分化与基层政权的蜕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文化变迁,传统的士绅阶层发生了剧烈的分化,并由此形成士绅阶层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历史性变动。士绅阶层的分化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社会根基,并且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起了“中介作用”。由于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低度发展和城乡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作为传统农村社会“精英”阶层的士绅们大批流向了城市,从而使农村基层政权落入“劣绅”之手,造成清末民初乡村政权的严重蜕化。农村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和激化,造成了基层社会的无序和骚乱,并由此形成中国革命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农村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是土地制度问题,由此而形成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农村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冲突、危机四伏的社会.对此状态较为平和的求解之道是农村矛盾向城市的转移,即在城乡互动的层面上求得一种新的平衡与和谐,这就是延续整个近代中国历史时期的"农民离村".而20世纪20-30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则是以追求和谐农村建设为目标的积极的尝试与努力.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宏观分析张东刚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了其经济近代化的历程。与传统社会相比,近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者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入探讨消费者行为,对于揭示近代消费需求变动以及经济运行规律将大有稗...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合理性》作者杨贵华王建新原载《包头论坛》1991年第2期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没落,导致了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这些矛盾孕育了中国革命,中国人民正是为了彻底解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尖锐矛盾而伴随着时代的步伐走向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近代社会看市场经济与道德重建杜恂诚一、经济与道德并不始终同步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特别是对于一个迅速变动的社会来说,物质文明的进步并不一定带动精神文明的进步,经济与道德很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内呈现不同的走向。对于这一点,我们从中国近代社会可以看得...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与桐城派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社会“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和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毛泽东同志的论断准确地揭示了鸦片战争后至“五四”以前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及文化战线斗争的主要内容,为我们考察研究近代史上的一切历史人物和一切历史现象提供了根本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土匪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1840──1919)社会一直处在复杂多变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纷繁错杂、空前尖锐。认识这些问题和矛盾,探索其内在的运行规律,是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基本任务。近十年来兴起的关于近代土匪问题的研究就是这种可贵的尝试。土匪问题,并非中国近代的特产,古今中外皆有。在中国历代文献中,有关“匪”的记载名目繁多,无论何朝何代,“匪”总是和社会的各阶层、国家的政治经济发生联系,近代中国更是被称为“盗匪世界”、“土匪王国”。对近代土匪史的研究,毫无疑问,涉及到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存在着两对重要矛盾:一为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即所谓民族矛盾;一为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即所谓阶级矛盾.史学界一般认为这两大矛盾均为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按照毛泽东《矛盾论》的观点,“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即是说,事物发展的一定过程中,主要矛盾只能有一个.那么,究竟哪一对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呢?有学者论证,在“近代历史的总过程”中,上述两对矛盾都是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民族矛盾较阶级矛盾居于更主要的位置”.这种观点实质上是把民族矛盾视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呢?确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8.
正像中国自古以来就走着一条与西方迥然不同的道路一样,当中国告别古代迈步进入近代的时候,也走上了别具一格的独特路径.为了把握中国近代的社会结构及其特征,必须客观而冷静地把握近代中国的历史起点.一、近代中国的历史起点与在自身单一矛盾的运动中完成近代突破的西方情形不同,中国在与古代揖别之时,面临着双重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所经历的社会变动,本质上具有文化转型的性质。文化转型这一视角更能全面反映近代历史的变迁。本文拟就如何从近代政治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层面、思想文化层面拓展和深化研究谈一点看法,以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投资需求变动的宏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处于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 ,过渡型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 ,决定了中国近代投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规模变动特征主要表现为 :投资规模成倍扩大 ,但发展水平不稳定 ;实际投资率不断上升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其结构变动主要表现在投资产业(部门 )结构的变动、投资主体结构的变动和投资区域结构的变动上。实证分析的目的在于探求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和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