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1931-)是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她把写作视为一种思考方式,致力于描绘黑人文化价值的失落、黑人对自我的寻找以及对文化之根的追觅。《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是三部反映美国黑人女性思想和生活的小说,它们对美国黑人妇女自我身份的寻求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同时,从这三部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莫里森的女性主义意识在逐渐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
托妮.莫里森对自己的定位是"黑人女性作家",她多年来也始终围绕着种族与性别这两大主题进行着女性主义书写。在她的八部小说中有七部以女性为主角,而在仅有的一部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女性人物的形象同样丰满突出。这样看来,读莫里森的小说就仿佛是在看一幕幕黑人女性成长的悲剧。其实,在莫里森的小说中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即在性别与种族的双重压迫之下黑人女性踏上了一条自我追寻之路。莫里森的八部小说围绕着影响黑人女性一生的几大主题因素(美丽、友情、家庭、爱情、母爱、嫉妒、疗伤、女人间的争斗)展开,表现了黑人女性的苦难与救赎。  相似文献   

3.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曾被部分评论家指责为是对黑人男性的污蔑。实际上,莫里森关注黑人男女关系,她理解和同情黑人男性在美国社会中的特殊处境,她的小说既揭示了黑人男性在白人男权观念影响下的弊病,也赋予了他们自我拯救与帮助他人的潜能。本文结合对小说《宠儿》中塞丝和保罗曲折爱情故事的分析,解读莫里森笔下的黑人男女关系,强调两性间和谐关系对黑人社区延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托妮.莫里森对自己的定位是“黑人女性作家”,她多年来也始终围绕着种族与性别这两大主题进行着女性主义书写。在她的八部小说中有七部以女性为主角,而在仅有的一部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女性人物的形象同样丰满突出。这样看来,读莫里森的小说就仿佛是在看一幕幕黑人女性成长的悲剧。其实,在莫里森的小说中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即在性别与种族的双重压迫之下黑人女性踏上了一条自我追寻之路。莫里森的八部小说围绕着影响黑人女性一生的几大主题因素(美丽、友情、家庭、爱情、母爱、嫉妒、疗伤、女人间的争斗)展开,表现了黑人女性的苦难与救赎。  相似文献   

5.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色》向我们讲述了黑人女性茜莉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受到的双重压迫下的悲惨生活。在其他黑人女性的帮助下,茜莉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并认清了自我价值,从而由被压迫走向新生。小说反映了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挑战了男权中心的权威,活生生地展示了黑人女性从苦难的阴影中摆脱出来,自发团结在一起的共同奋斗历程,为黑人女性冲破婚姻、家庭的束缚,获得身心自由和追求自我解放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当代美国文学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作家 ,其中尤以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引人注目。她的小说《最蓝的眼睛》、《宝贝》、《所罗门之歌》、《秀拉》等发表后 ,好评如潮。 1 993年 1 2月 7日 ,托尼·莫里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使她进一步走向了世界 ,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一经接触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 ,读者们便进入了一个充满魔力的超自然世界。小说以主人公奶人在其姑姑柏拉特引导下的寻根历程为主线 ,以所罗门之歌贯穿始终 ,时间跨度一百多年。在此期间 ,读者见证了奶人的出生 ,他绰号的由来 ,他如何偷窃自以为装金子的口袋及由此…  相似文献   

7.
黑人传统音乐因素对莫里森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她把代表非洲文化的黑人音乐运用到创作中,将音乐作为一种叙述策略,表达了对黑人种族命运及其文化地位的强烈关注。《所罗门之歌》、《宠儿》中黑人音乐因素起到了布局谋篇、控制故事节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所罗门之歌》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讲述了黑人青年奶人寻求黑人民族历史文化之根,完成自我重塑的成长过程。在小说中,莫里森以“黑人会飞”这一古老的民间传说为情节发展主线和象征核心,向读者展现了几种不同的“飞翔”,表达了以奶人为代表的非裔美国黑人族群渴望保存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和对自由、真实生活的热切向往。  相似文献   

9.
谭瑛  彭颖 《理论界》2006,(2):184-185
本文以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一位黑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为中心,揭示了种族歧视对黑人社会和单个黑人家庭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揭示这由来已久的种族歧视是如何渗透并摧残美国黑人的心理健康的,分析了黑人自我扭曲与自我否定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从小说的类型或体裁上可以归为“奴隶叙事小说”或“奴隶叙事文学”。本文将分析和研究这部小说所表现的奴隶获得自由和文化回归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1.
程静  刘玉梅 《云梦学刊》2007,28(5):107-109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爵士乐》超越了婚外恋﹑谋杀的伦理巢臼,它借用爵士乐的表现手法和追寻自由的爵士乐精神,表达了对黑人文化的新反思。  相似文献   

12.
强势文化冲击下的黑人文化流失是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所表达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小说边缘化的叙述方式即百纳被的创作手段得到了充分的演绎,让读者在参与拼接的阅读中得到这样的启示:以白人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价值取向,只会给黑人带来困惑和错乱;如果放弃黑人文化,迷失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中,只能造成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所罗门之歌》的作者是美国著名非洲裔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她一直关注美国黑人社会的发展现状,在她的创作中多以黑人为题材。《所罗门之歌》自发表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以主人公“奶娃”祖孙三代的美国生活为素材进行创作。在阅读中能够察觉出作品透露出的悲剧元素,包括“奶娃”的父亲、母亲、两个姐姐,从他们身上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悲剧生活状态。作品具有复杂交融性以及代际发展的特点,在抗争中影响,在顺从中同化,这种悲剧实际上是产生于黑人社会群体内心,受到美国黑人文化的影响,也包含着来自于白人文化的冲击,又在文化冲突中妥协。  相似文献   

14.
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通过描写梅肯·戴德一家三代人所追求的不同生存方式,展示了美国黑人寻找其民族文化的艰难历程.在对白人文化的完全摒弃和吸收都无助于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时,莫里森意识到,黑白两种文化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文化创造性的转化.文化是民族在对应生境中的创造物,美国黑人在经历了三百年的族际演化后,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民族,其民族文化必然是基于其黑人性和美国性的一种全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揭示了美国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她的小说在美而不丑、哀而不伤的氛围中,通过不同的叙事技巧和不俗的审美掌控来展现或新或旧的黑人女性创伤。本文结合美学理论和创伤理论,发掘并分析了莫里森小说中独特的如诗、如歌、如画、如幻的黑人女性创伤,指出这些美丽创伤蕴藏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6.
《所罗门之歌》是托妮·莫里森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要角色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着黑人青年奶人的成长展开,以主人公的经历为线索,同时在故事中穿插了多位人物。小说的时间跨度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莫里森通过三代黑人不同的人生轨迹,探讨了奴隶制废除后黑人的寻求身份认同、追寻自我、寻求发展的道路。从奶人一家三代黑人男性着手,分析三代黑人男性寻求自我,寻求身份认同的道路,分析废奴后的美国黑人的困境,试图证明黑人男性只有找回自我,积极生活,继承黑人文化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圣经》中的启示录具有通过各种意象揭示苦难、宣扬人生启示的特征,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基本采用了这种启示录的写作模式。莫里森不但将传统的"血"、"水"、"地震"、"复活"等典型圣经意象运用到小说创作中,而且又赋予一些意象以相反的意义,以便起到对比的作用。同时,她也改变了圣经启示录传统的"向前看"的写作风格和线性叙述模式,从而更加有效地表达黑人苦难的主题,因此是一次新型的启示录写作风格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8.
林意新  周海霞 《学术论坛》2012,(11):206-209
美国当代小说家托妮.莫里森在她的小说中大量地使用了哥特元素,并以其震撼人心的力量展现了生活在充满种族偏见的美国社会中的黑人的境遇。文章运用哥特式分析方法解读莫里森小说中哥特元素在故事背景、人物刻画和故事情节等方面的运用,是分析莫里森作品的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过去文学作品中不乏黑人妇女人物,然而形象刻画并不尽如人意。莫里森在《秀拉》(Sula,1973)中成功塑造了成组的黑人女性角色,描述了黑人妇女的种族、性别、阶级等多重压迫下的艰苦与顽强,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面。小说描写了一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名叫“伯特姆”的黑人社区。一开篇是对地理环境的描写。伯特姆地处贫瘠的山上,据说它的名字源自一则“黑奴的玩笑”:白人老爷许诺要奖给他勤恳的奴隶一场肥沃的洼地,奴隶信以为真,然而这是种文字游戏式的欺骗:“看到那些山了吗?那就是洼地,肥沃丰产。”“但它在高高的山上啊,”奴隶说。“跟我们这…  相似文献   

20.
在托尼·莫里森的早期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那就是黑人孩子的成长问题。通过对《所罗门之歌》等早期作品的具体分析 ,发现托尼·莫里森实际上是想通过对黑人个体成长问题的探索 ,从而找到整个黑人民族的发展方向。其最终结论是 :黑人民族应该保持自身的文化传统 ,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扬长避短、兼容并蓄 ,走一条共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