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60年代末70年代初,伊斯兰复兴运动开始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政者动用国家力量扶持伊斯兰教,想利用宗教巩固政权;一是中下层人民和一些团体利用伊斯兰教作为反对统治当局的武器.由此可以看出,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一般宗教复兴运动不同:它不仅是一场宗教文化运动,还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斗争和社会活动.在这场运动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进程中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西方的挑战和侵蚀.20世纪7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迅速发展,中东反美、反西方的情绪高涨.海湾战争后,伊斯兰与美国的冲突有所加剧,一些极端势力乘机迅速膨胀,恐怖活动不断升级,直至发生9·11事件.尽管这一事件本身不能算作"文明的冲突",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伊斯兰世界对此的后续反应有可能导致西方与伊斯兰的对抗,引发文明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进程中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西方的挑战和侵蚀。20世纪7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迅速发展,中东反美、反西方的情绪高涨。海湾战争后,伊斯兰与美国的冲突有所加剧,一些极端势力乘机迅速膨胀,恐怖活动不断升级,直至发生9 11事件。尽管这一事件本身不能算作 “文明的冲突”,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伊斯兰世界对此的后续反应有可能导致西方与伊斯兰的对抗,引发文明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70年代末以来,以中东为中心的伊斯兰世界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其特点是反对外来势力对伊斯兰世界的干预和渗透,反对伊斯兰国家的西方化和世俗化倾向,要求建立真正的伊斯兰社会和伊斯兰国家.这股伊斯兰复兴势头至今仍在持续和发展. “伊斯兰复兴”的理论早在本世纪初就已产生,到二次大战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系统化.其中对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影  相似文献   

5.
当代阿拉伯世界的运动风起云涌.对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给予了多种不同的解释.除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外,还有一个最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的问题:阿拉伯世界的文化环境.伊斯兰运动的影响力在于它所提出的切中时弊的宗教语言,特别是针对政治腐败提出的清除污染、净化社会的宗教文化主张.这表明,阿拉伯世界文化环境的恶化己成为伊斯兰运动的突破口了.其突出表现是文化传统的分裂和对立:以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为代表的“雅”文化日益西方化、世俗化,而以宗教保守势力为代表的“俗”文化坚持回归传统,两者形成强烈反差.上层雅文化的根本弱点在于缺乏根基,好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在阿拉伯世界,真主和伊斯兰教的权威是不可超越的,各国的民  相似文献   

6.
"民族观念运动"是一场主要由土耳其前总理纳杰梅丁·埃尔巴坎领导的,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持续至今的伊斯兰政党运动。伊斯兰政党的兴起除经济、社会、心理、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原因外,还与国家主动的吸纳战略有重要关联。作为一场持续40年的伊斯兰政治运动,"民族观念运动"的发展、高潮、危机和持续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化与世俗化的关系、宗教与民主的关系以及宗教复兴的复杂原因。  相似文献   

7.
宗教原教旨主义者的末世论成了全球社会政治冲突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因,它不仅导致了许多国家内在的社会政治断裂,也加剧了当今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矛盾和冲突。巴以冲突就是一个末世论产生重要影响的典型个案。末世论是以色列的信仰者集团、美国的基督教右翼积极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推进定居点运动,阻扰和平进程的重要动因。这两者的进攻性行动破坏了伊斯兰世界的认同,损害了他们的权利、尊严和拯救前景,从而引起哈马斯、真主党等激进伊斯兰主义者同样带有末世情结的伊斯兰群体以圣战为主要形式的抗争。  相似文献   

8.
宗教原教旨主义者的末世论成了全球社会政治冲突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因,它不仅导致了许多国家内在的社会政治断裂,也加剧了当今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矛盾和冲突。巴以冲突就是一个末世论产生重要影响的典型个案。末世论是以色列的信仰者集团、美国的基督教右翼积极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推进定居点运动,阻扰和平进程的重要动因。这两者的进攻性行动破坏了伊斯兰世界的认同,损害了他们的权利、尊严和拯救前景,从而引起哈马斯、真主党等激进伊斯兰主义者同样带有末世情结的伊斯兰群体以"圣战"为主要形式的抗争。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来,西亚北非地区民族独立运动曾波澜壮阔,蜚声世界,它们的领袖人物叱咤风云,在领导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中或在探索振兴民族和国家道路的过程中,根据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政治主张,乃至系统的政治构思,在本国、本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被一定的社会阶层或政治集团接受为信念、理想和奋斗目标,形成了风靡一时的思潮,在历史长河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一些思潮对推动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思潮则相反,起着消极作用.以下是近百年来西亚北非地区出现的几种主要思潮.瓦哈比主义与沙特阿拉伯瓦哈比主义发祥于阿拉伯半岛,旨在恢复伊斯兰早期的正宗传统,通过武力振兴伊斯兰,统一阿拉伯半岛.瓦哈比运动的直接结果是驱逐土耳其奥斯曼统治者,击败英国扶植的部族,建立政教合一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因此,该运动的意义己远超过伊斯兰教本身,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宗教政治运动,是早期民族主义运动,也是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前奏.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银行与金融业融资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20多年间,随着伊斯兰社会的逐渐复兴,伊斯兰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快,银行与金融业出现了加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中东地区,随着石油输出国石油财富的积累,产生了一个商业经营与伊斯兰宗教、道德、法律、政治紧密联系的银行业体制.由于这一体制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有别于现代西方银行,但同时又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与伊斯兰国家进行金融和商贸交易者,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主义首先是一种宗教内部不断重复的变迁现象,其在当代兴起同近代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伊斯兰世界在全球体系中的不利处境密切相关.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即是希望通过宗教的符号来进行社会变革,以应对这一不利的局面.从社会形式讲,伊斯兰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运动,其本质则是政治意识形态.当代伊斯兰主义发生的一个主要背景在于全球化,而其自身同时也被全球化;不仅表现为全球化的组织,更具有全球性的意识形态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伊斯兰与西方关系的发展是矛盾冲突与交流合作并存的复杂过程。双方的关系既有颇具宗教色彩的漫长冲突,也留下了许多不同宗教和谐共处的佳话,但这种事实却多被冲突的历史叙事所掩盖。在近代,拒绝与规避、世俗主义与西方化、伊斯兰现代主义和民族主义,构成了伊斯兰对西方进行反应的四种形式。在此过程中,伊斯兰对于西方的反应并非简单的抵制、排斥或反抗。首先,中东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的复杂关系,是影响中东伊斯兰国家与西方关系存在多种形式的重要因素。其次,伊斯兰政治思潮及其社会力量对西方的反应具有复杂多元的特点,而并非单纯地反西方。经研究,本文得出两点结论和启示:第一,伊斯兰与西方交往的主题叙事亟待重新谱写,应摆脱目前突出矛盾冲突、忽视交流合作的片面叙事;第二,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史中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这既不是宗教冲突,更不是文明冲突。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主义首先是一种宗教内部不断重复的变迁现象,其在当代兴起同近代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伊斯兰世界在全球体系中的不利处境密切相关。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即是希望通过宗教的符号来进行社会变革,以应对这一不利的局面。从社会形式讲,伊斯兰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运动,其本质则是政治意识形态。当代伊斯兰主义发生的一个主要背景在于全球化,而其自身同时也被全球化;不仅表现为全球化的组织,更具有全球性的意识形态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伊斯兰的战斗经历如同其自身的发生与发展一样漫长.伊斯兰教从发端年代开始,便一直处于基督教西方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的压力之下.在未来,只要伊斯兰依旧存在,那么它必然表现出对外界尤其是西方挑战的生命力.伊斯兰与西方的文化抗争在当今世界,战斗与动荡的伊斯兰是若干国际难题的重要部分.不仅穆斯林、亚非地区,而且整个第三世界、整个非西方的不发达的南半球都面临着如何适应正在迅速蔓延全球的西方生活方式的问题.一位穆斯林宗教政治家直言不讳地表达了第三世界的激愤心情:“今天,在落后和权利被剥夺的情况下我们像一只跳蚤,怀着道德和精神上的种种顾虑,面对着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巨人.”非西方人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只能有三种可能的反应:效法西方,加入西方行列;置之不理,摒弃西方及其一切成就;最困难的是,在自己和西方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萨提·胡斯里的生平与著作进行了简单介绍后分析了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在民族、民族主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萨提·胡斯里把语言和历史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与构成要素,反对把宗教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胡斯里提出了反对泛伊斯兰主义的"穆斯林统一",倡导"阿拉伯统一"的政治主张,实际上也就是以泛阿拉伯主义取代泛伊斯兰主义.  相似文献   

16.
70年代末,以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为契机,伊斯兰世界掀起了伊斯兰复兴运动浪潮.受此浪潮的冲击和影响,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迅速兴起了伊斯兰复兴运动.本文就这一运动在巴勒斯坦兴起的原因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7.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作为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股政治思潮,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其整体势头已明显回落,然而,作为一种具有广泛而深厚社会基础的精神文化,它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当前的伊斯兰社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变化时期,现代化虽已成为许多伊斯兰国家追求的目标,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传统价值的失落问题至今仍困惑着伊斯兰世界,也制约着伊斯兰运动的发展.在新世纪来临之际,面对一个愈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世界,如何实现伊斯兰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最佳结合,将是伊斯兰世界所面临的最根本,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其结果将对伊斯兰世界本身及整个世界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后冷战时代,宗教极端主义成为各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重大挑战,其中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影响较大。伊斯兰教作为俄罗斯的传统宗教,在促进社会稳定、巩固家庭和精神道德价值观方面发挥着积极意义,但伊斯兰教政治化也助长了激进的一面。在转型期的俄罗斯,伴随着伊斯兰复兴思潮与运动的兴起,伊斯兰极端主义也得以滋生并迅速蔓延开来。俄罗斯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趁转型之初联邦中央政权式微而企图推动北高加索地区独立,建立所谓的“伊斯兰国家”,从而给俄罗斯国家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在全球伊斯兰极端主义泛起的背景下,伊斯兰极端主义问题在俄罗斯一直存在,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全球化潮流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伊斯兰世界对全球化的反映及全球化形势下的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矛盾进行了分析、阐述后认为:全球化是现代化运动的继续和深化,是冷战后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市场的发展.伊斯兰世界兴起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及其复兴运动是对这种源自西方现代化过程的否定、批判和抵制,是对当前全球化运动所做出的一种强硬回应.各种文明间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冲突,但绝不是一些人预见意义上的冲突.把伊斯兰教等同于威胁西方的原教旨主义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相似文献   

20.
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人征服马格里布,使当地的柏柏尔人皈依伊斯兰教以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即开始在该地区广泛传播。经数百年的发展演变,伊斯兰教巳深深渗入当地的社会和政治生活,并于19世纪后期开始形成较为系统的原教旨主义思想(它不同于18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瓦哈比原教旨主义运动),它认为:“拯救伊斯兰教不在于恢复瓦哈比那种形式主义的仪式,而在于《古兰经》同当代世界社会政治之间有力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这一运动的倡导者们既谋求回归到伊斯兰教的本源上去,又寻求伊斯兰教精神适应现存事物的秩序“。19世纪初,欧洲列强入侵阿拉伯非洲诸国时,原教旨主义者曾是反对殖民统治的一支主要力量.战后,当民族主义在相继独立的北非各国中占主导地位时,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发展受到限制,力量被削弱。80年代初,随着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胜利,伊斯兰复兴运动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国际舞台,并迅速波及北非地区,使该地区的原教旨主义运动也开始活跃起来.原来的一些伊斯兰团体组成了原教旨主义政党和组织,一些过去只能在幕后开展活动的原教旨主义领导人也开始走出清真寺,进行公开活动.进入90年代以来,原教旨主义组织的力量迅速发展,影响增大,并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