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一、十七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山东社会經济状况明末清初,坚持四十多年的山东人民反剝削反压迫的英勇斗爭,被以滿洲貴族为首的滿汉地主統治阶級联合鎮压下去了。山东地区遭受到滿汉統治阶級長期的掠夺和破坏。因此,清初的山东象全国情况一样,土地荒蕪、人口銳减、工商业凋敝,社会經济呈现一片殘破景象。据旧编山东各州县志書的記载:顺治初年,山东各地的人口、耕地大都不到明末原额的二分之一,有的地区甚至不到四分之一或者更少一点。在明后期發展起来的一些比较繁华的城市,这时也部凋零不堪。例如位于运河岸  相似文献   

2.
历代治《诗》者对于《卫风·氓》篇“复关”一词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复关”是氓的居住地或居地附近,在诗中借作该男子的代称。 汉人毛亨《传》认为:“复关,君子所近也。”郑玄《笺》云:“前既与民以秋为期,期至,故登毁垣向其所近而望之,犹有廉耻之心,故因复关以托号民”。 唐人孔颖达《毛诗正义》也认为:“复关者,非人之名号,而妇人望之,故知君子所近之地。笺又申之犹有廉耻之心,故因其近复关以托号此民。故下云‘不见复关’、‘既见复关’,皆号此民为复关”。 宋人朱熹在《诗集传》中说:“复关,男子所居地,不敢显言其人,故托言之耳”。  相似文献   

3.
一譚嗣同(一八六五——一八九八年)是我国十九世纪末期的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著作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和反封建民主主义精神,对中国近代資产阶級革命思想和革命运动的发展,起过重要的启迪作用;他在戊戌政变中的慷慨牺牲,也引起了人們对清朝反动統治者的更大仇恨,激发更多的爱国青年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他出生于一个大封建官僚家庭,自幼也受到传統封建意識的深刻影响;但是,在激烈的社会动蕩局面下,“統治阶級內部的分化过程,整个旧社会內部的瓦解过程,就显得非常强烈,非常尖銳”,譚嗣同在成长时期所經历的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使他沒有走上当时一般封建貴族  相似文献   

4.
清谈与麈尾     
魏晋士人雅好清谈,清谈时,常手持麈尾,以助谈兴。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推论,麈尾的出现与魏晋清谈密切相关:“汉魏以前,不闻有麈尾,当起于魏晋谈玄之士。”稽之史籍,余氏所论,非妄言也。综合有关资料可知:麈尾为麈之尾毛制成,其形状有如树叶,上端椭圆,下端平直。其下装有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柄。一般为木柄,名贵者有白玉柄、象牙柄、犀牛柄等。据南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引《音义指归》云:“鹿之大者为麈,群鹿随之,皆看麈所往,随麈尾所转为准。今讲僧执麈尾拂子,盖象彼有所麾故耳。”由此可见,手执麈尾者,往往为清谈时在座诸人中的主角或…  相似文献   

5.
靺鞨族大氏所建立的渤海国,其族系,《新旧两唐书》说法不同. 旧书《渤海传》:“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新书《渤海传》:“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一称为高丽别种,一称为靺鞨附高丽者.金统??先生《渤海国志长编》卷十九《丛考》对此依违两可,他开始似乎倾向旧书的说法,但接着又说:“考粟末靺鞨为勿吉七部之一,居于长白山之北,高丽盛时盖已并而有之……高丽既亡,大氏一族迁于营州,后来李尽忠之乱,东渡辽水,保聚于东牟山,北即粟末故地,去大氏所居故地亦不远,其所治之民亦多仍粟末部之旧,故旧新两书皆以粟末靺鞨称之……总之,大氏一族初附于高丽,  相似文献   

6.
一畲族是祖國統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員,主要分布在我國东南区的?ā⒄憬⒔鳌⒐愣不瘴迨〔糠稚角虬肷角H丝诩s有23万人。居住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他們和漢族雜居在一起,長期以來兩族劳动人民彼此交往非矯芮?从而形成为一种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整体。畲族人民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但是在解放前由于受着封建地主和國民党反动派的殘酷剝削,經济上非常貧困落后,过着“糠菜半年粮”的悲慘生活,在政治上反动統治階級推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压迫政策,使畲族人民处于極端低下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西晋末年,由宮廷政变扩大到宗室混战,即所謂“八王之乱”。搞得中原地区的人民无法生存,大批劳动人民流离轉徙。同时,西晋統治者、地方官僚和地主土豪对入迁境內各族人民的殘酷压迫和剝削,及处于权势日削的各族統治者,利用这种根于阶級压迫帶来的民族情緒,掀起反晉起事并挑起民族仇恨。带有被少数貴族挑起的民族仇恨的反晉战爭,給汉族和  相似文献   

8.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緹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相似文献   

9.
此书与《诗经直解》一收原皆草有长篇序文,未及写成定稿,不料于一次苍黄中俱佚,今不复补,惟别作此书凡例十则,治《诗》之例,可以类推也。愚治《诗》旨在与古人商榷,治《骚》旨在与今人辨难。古有俚语曰:“能丝可读《诗》”。(《艺文类聚》五十五引《物理论》)盖谓能理乱丝者乃可读《诗》也。窃谓读《骚》者亦然。前清乾嘉之世,汉学大师戴东源,吾乡先哲,明季王船山,清季王湘绮,皆尝以其余力兼治《诗》、《骚》,并非胜业。今愚不自度德量力,亦两治之。自少逮老,逾六十年。其间衣食于奔走颠沛之途,教书糊口,卖文为活,幸免冻馁以死。业余治学,一暴十寒。人能弘道,无如命何!其於明《诗》辨《骚》而无远出于古今学者之成就也固宜。二千多年来,始自刘向、王逸、司马光,迄于近百年间廖平胡适之流,或疑屈赋其文之真伪,或疑屈原其人之有无,聚讼纷呶,至今未已。愚本实事求是、无征不信之旨,凡见古今学者所揭出之疑问,必旁搜他人成说,并独出个人(角思)理,为之一一爬梳而澄清之。姑不论其结论云何,要之自信已为今后治此学者排除一大堆障碍,呈献一大批资料,向前推进一大步,庶几从此有人据之,首先试作较为又红又专,具有正确性或科学性之初步研究也。今为略述治《骚》之经过与心得,以及立说为书之体例,故复分则而列举之,以便省览云尔。  相似文献   

10.
一西晉统治的短短五十年中,在大族专政局面下,由于政权的腐敗,統治者的驕奢淫侈,皇室、貴族的互相爭夺,对人民的沉重剝削,使得当时处在連年的战乱中,阶級矛盾非常尖銳,更招致了西北落后部族的入侵,造成北中国長期淪于落后統治。在北方陷入落后部族混战局面以后,一部分大地主卖身投靠,成为五胡統治者的重要帮凶;一部分大地主紛紛逃到江南。逃到江南的北方地主中,主要是北方大族,他們挾持着从前的傳  相似文献   

11.
一、从“李白,山东人”说起编修于五代后晋的《旧唐书》,至宋时受到许多史学界有识者的批评.曾公亮谓其“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进新唐书表》),吴缜谓其“纪述取舍,乖戾舛差”(《进新唐书纠谬表》).单就《旧书》的《李白传》而言,其“错误”诚然是在在皆是,其中尤以谓李白“山东人”最为识者所鄙陋.中华书局标点本《旧书·李白传》“山东人”下校勘记云:“李白中年时曾在山东住过,故杜甫诗中有‘汝与山东李白好’之句,元稹《杜子美墓系铭》以李白为山东人,《旧唐书》沿袭了这一错误.”  相似文献   

12.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伍拾晉書王導傳多溢美条云: 王導傳一篇凡六千余字,殊多溢美,要之看似煌煌一代名臣,其实乃并无一事,徒有門閥顯荣,子孫官秩而已。所謂翼戴中兴称“江左夷吾”者,吾不知其何在也。以懼妇为蔡謨所嘲,乃斥之云:“吾少遊洛中,何知有蔡克兒?”导之所以驕人者,不过以門閥耳。寅恪案,王氏为清代史学名家,此害復为世所習知,而此条所言乖谬特甚,故本文考辨史实,証明茂弘实为民族之功臣。至若斥蔡謨一節,晉書殆採自世說新語輕詆類王丞相輕  相似文献   

13.
希臘戲剧     
引言有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在荷馬底詩篇中我們竟找不到酒神戴昂奈薩斯(Dionysus)的名字,而手执长矛的雅典娜却频繁地奔走于神人之间。戴昂奈薩斯被人忘記了么?不是的。殊不知猶如荷馬史詩之被詠歌于軍事首領們底宫殿,戴昂奈薩斯底故事也同样流行于廣大農民层中。道理很簡單,劳作在土地上并酷爱和平的農民与那些从未触过耕犁并好战黷武的統治者們底生活方式与趣味是絕緣的。当貴族的統治者們緬怀于自己祖先底丰功偉業而諦听荷寫后代的吟誦的时候,農民們却为了慶祝自己的丰收而狂欢歌舞,以充滿了愉快的祭仪而感激他們的丰收之神戴昂奈薩斯(1);再以后当貴族們連抒情詩都歌唱得厭倦了的时候,農民們却从祭神的宗教舞蹈中生長出他們底健康而优美的藝術——戏剧。  相似文献   

14.
《考工记》云“有虞年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郑注:“官各有所尊,王者相变也。舜至质,贵陶器(?)大瓦棺是也。禹治洪水,民降丘宅土,卑宫室,尽力乎沟洫而尊匠.汤放桀,疾礼乐之坏而尊梓。武王诛纣,疾上下失其服饰而尊舆”。《记》又云:“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郑注:“周所上也”。贾疏:“一器者,车也。而工聚者,谓有轮人、舆人、车人,就职中仍有輈人,是一器工聚者,车为最多,多于余官,以周所上故也”。是知时代交易,各有所上,周之车乘,世远源长,日以寝盛,盖有所由。  相似文献   

15.
《說文解字》一書,為治中國語言文字學之要籍,亦為治先秦兩汉之學術文獻者所不可不讀。其书括有條理,昔賢論之詳矣。而吳檢齋(承仕)先生之《六書條例》最為後出,於《說文》之体製統系,亦最能示學者以津逮。洵治許氏之書之檢度也。往年读先生是書,私心好之,以為折衷羣言,歸於至當,歷世以來,蓋未嘗有,第恨所寫定传世者,僅及指事、象形而止耳。竊不自揆,輒以講論餘晷,斟酌古今,譔稽  相似文献   

16.
一、“主观之诗人”与“赤子之心”《人间词话》卷上云: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相似文献   

17.
哀牢夷是两汉时代西南夷中一大族团,共族属是个长期争议不决的问题。自明以来,关于哀牢夷族属之说不下个余种。一曰濮人说。此说又分两种:一是蒲蛮说,明人董难云:“哀牢即今永昌,濮人即今顺宁所名蒲蛮者是也。”朱希祖认为濮水即为澜沧江,因濮族得名,“哀牢为濮族之大宗。”方国瑜说:“哀牢为濮族,后称为蒲蛮,即今布朗、布龙、布饶诸族古代的部落组织。”一是濮越说,其代表为罗香林。二曰泰人说。这也分两  相似文献   

18.
《离骚》云:“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又云:“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又云:“怨灵脩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脩”一词,《离骚》中凡三见。王逸注谓:“灵,神也;远也。能神明远见者,君德也,故以谕君。”(《楚辞章句》)朱熹的说法同王逸基本相似:“灵脩,言其有明智而善修饰,盖妇悦其夫之称,亦耗词以寓意于君也。”(《楚辞集注》)清代楚辞研究者亦认为:“灵,善也;脩,长也。称君为灵脩者,祝其所为善而国祚长也。”(王夫之:《楚辞通释》)“灵脩者,大夫颂其君之词,即借以为称其君之词。”(王邦采:《离骚汇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本校“面向本省,面向东南亞華侨”的發展方向,本文提出有关中國东南区和东南亞各國民族研究的几个問題,即:一,民族概况;二,解放前后民族研究情况;三,今后進一步开展民族研究的意見。一.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个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除了占人口百分之九十多的漢族外,还有数十个少数民族。在我國多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國內各民族,包含漢族和各少数民族在內,用自己辛勤的劳动發展了生産,創造了各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对我們偉大祖國  相似文献   

20.
啸咏     
魏晋士人雅爱啸咏,与饮酒、服药、围棋、发散等一样,啸咏亦为魏晋风流的主要标志之一。所谓啸咏,俗称吹口哨。具体地说,啸咏之“啸”,即指缩口撮唇提丹田之气所发出的自然之声;啸咏之“咏”,即指延长声音。故啸咏又称长啸,特指一种抑扬顿挫、起落有致、宛转连绵的口哨声。因其往往合乎音律,又别称啸歌或歌啸。魏晋人论乐,认为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因为其渐近自然之故。而啸咏以其纯任自然,不借它物,心有所感,撮唇为音,正适于士人放情肆志,逍遥己心,故深为士人所爱。在被称为“中国的风流宝鉴”的《世说新语》一书中就多处记载了魏晋名士的啸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