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0世纪文学史中,汪曾祺发现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存及其审美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关于人和谐、欢悦的生存的图景,从而迥异于主流小说的风格.汪曾祺温暖而独特的小说,既是中国20世纪历史变迁的产物,也是他从个体知识分子走向民间的产物,是知识分子文化与民间文化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的小说以恬淡的笔调,叙述故乡和西南联大的平凡人物故事,通过世俗化叙事,展现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隐含着对小人物生活意义和人性价值的肯定;通过乡土叙事,描绘了故乡优美的山水画卷和古朴的风土人情,蕴藏着作者传承的我国自古以来的文人心态与精神意念;通过文化叙事,叙述那些普普通通人物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透射出来中国儒家文化的和谐与韧性特质,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汪曾祺小说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韵味。  相似文献   

3.
在汪曾祺看来,生命有其社会性的一面,也有其自然性的一面.人类只有在原初的生命状态下,内部精神和外部行为才能与自然完全契合,这种生命道德的原初形态是生命的本真.汪曾祺以"有益于世道人心"为出发点,在文本中自觉地传达出由道德情感提升为道德境界的伦理型生命价值观.这既是传统的回归,又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现代思想,从中可以透视出来自中国传统生命观与西方生命哲学的综合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小说的空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平 《理论界》2007,3(4):191-192
汪曾祺很善于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使小说达到虚实相生,“味外之味”的艺术效果。本文着重论述汪曾祺小说中,有意追求的朦胧美以及留给读者的广袤的联想空间。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小说的语言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 《东岳论丛》2001,22(3):133-134
汪曾祺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积累 ,善于学习民间语言 ,同时也不乏现代意识 ,在其小说语言中 ,最能充分展示出他的文化修养及美学追求。汪曾祺小说的语言艺术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 ,干净 ,简洁 ;二、清新朴实 ,自然洒脱 ;三、具有音乐感与节奏感 ;四、诗化的语言 ,含蓄蕴藉  相似文献   

6.
史铁生早期的抒情小说在文化乌托邦建构、灵性维度的确立和诗化语言等方面表现出了与"京派小说"之间密切的艺术关联.这种艺术关联的存在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京派小说的创作理念就"安魂~移情"而言的确更易发挥文学的治疗功能;另一方面又可以在艺术发展线索上去说明史铁生小说中宗教情结的缘起.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的小说以其浓厚的乡土风情在新时期文学中占据特殊位置,并使其与其他乡土派作家异趣。风俗画在汪曾祺的小说中具有独立的意义,与其叙事视角、结构方式、语言表达方式成一体,是其小说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汪曾祺小说语言的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致力于小说文体的革新,他的小说在文体上融入了诗的因素,由此相应地带来小说语言的诗化。其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以密集的意象扩大审美空间;二、讲究文字的组合,从“关系”中产生意味;三、在语境中变异和增殖;四、省略语句,创设“空白”,增加诗意空间;五、语言富有音韵美、节奏感。这些都使他的小说语言具有了诗的神韵,从故事的附庸和载体变成了读者的欣赏对象,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论汪曾祺风俗画小说的思想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全星 《殷都学刊》2001,(1):89-91,112
汪曾祺是我国当代具有独特个性和美学追求的作家,他的系列风俗画小说充分反映了旧社会高邮生活中的风俗美、人性美、人情美和道德美.人生历程决定了创作内容.本文在综合学界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汪曾祺风俗画小说的思想内容,并对其创作是否远离"社会主题"提出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由于路翎创作内涵和审美风格的异常复杂性,人们很难以任何一种既成的理论模式去界定、规范他的小说创作。但纵观路翎的小说创作,以下几个方面应当不容忽视,或者说路翎的小说在思想内涵和审美风格上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对现实人生生活的大胆看取和如实描写使路翎的小说具有了鲜明突出的现实主义风格特征和丰富饱满的现实主义实质内容;二是对人物灵魂的充分关注和深入挖掘使他的小说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思想性质;三是小说中的人物所特有的那种以生命价值感为核心的生命意识。本文着重论述了路翎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  相似文献   

11.
王静悦 《北方论丛》2002,11(5):35-38
沈从文"湘西"题材的抒情小说,以绚丽多姿的艺术风貌陶醉了千百万读者的心灵,以清秀明丽、恬静自然,哀婉沉郁、含蓄蕴藉,赞美生命、讴歌人性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赵华  刘新生 《齐鲁学刊》2004,(5):151-153
王安忆小说创作执著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从而不得不承受守望生命存在的人生孤独,其小说中的生命个体虽然表现出走出孤独的种种努力,但挑战孤独的结果却是陷入了更深的孤独。王安忆的小说守望孤独而并不绝望。  相似文献   

13.
王蒙20世纪50年代受苏联文学影响走上创作道路。他在建国初期以饱满的青春激情和审美浪漫主义创作了《青春万岁》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等作品。前者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日常生活经验,塑造了一群女中学生的美好形象,描绘并赞美了共和国初期灿烂的现实。王蒙50年代的创作属于青春写作,虽然个别作品暴露了官僚主义工作作风且流露出感伤和无奈的情绪,但他对美好生活的诗意描绘和热情赞美,对青春的礼赞和理想的憧憬洋溢其中,表现出浓郁的青春浪漫主义诗情。  相似文献   

14.
《琼州学院学报》2019,(3):91-96
王韬涉海小说中的海洋书写分作整体性海洋叙事与点缀性海洋元素。《仙人岛》等受报刊连载的创作方式影响,叙事中融合"误入异域"与"才子佳人"两种模式。《因循岛》等通过意象化的海洋环境在海洋叙事中植入个人情感。《海外美人》继承前代"航海远行"叙事模式,表现对近代中国新型海洋环境的认知。受困于晚清社会淡薄的海洋意识与匮乏的海洋实践,王韬涉海小说虽完成局部新变,却始终无法从思想精神层面实现对于海洋的真正认知。  相似文献   

15.
世俗化的观照对象和口语化的叙述框架是汪曾祺小说精神本色化的主要表征.而这种独具个性的精神风貌又和汪曾祺的性灵化境界密切相关.其迷人的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平淡的老境和简约的古境上.与现代的新潮小说相比,汪曾祺的作品传统化因子最为丰富,诗情的承袭和画意的追求是其主要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6.
程玖 《阴山学刊》2005,18(5):20-24
庐隐和萧红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领域涌现出的两位女性作家,富有传奇性的坎坷经历和令人赞叹的卓越才华。社会的积弊、命运的悲苦铸就她们极其叛逆的性格和倔强的生命意志,苦难与抗争构成二者共同的抒情主题。但比起庐隐,萧红的抒情小说主题又显示出一定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作为南社成员 ,王钟麒和南社关系密切。其文学活动涉及诸多文学领域 ,今知其作品至少有诗词 48首、政论文 12 0余篇、小说戏剧 2 1种、小说戏剧理论文章 11篇 ,此外还有诗话、词话、笔记等多种。其在小说戏剧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 ,被当时人称为“小说巨子”(当时人往往把戏剧归于小说之中 )。可惜的是 ,对他的小说戏剧理论的研究本已显得不够 ,对他的小说戏剧创作实践的研究就更显得薄弱。本文正是有鉴于此而撰写的。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的浪漫乡土小说作为和以鲁迅为旗帜的写实乡土小说相对的流派,其文本所呈现出的超越文化和超越悲剧的审美意念,既有反文化、反文明的一面,也有从逆向审美应和新文化思潮的另一面;既有日神精神的表象,也有酒神精神的内蕴.他的小说中风景画和风俗画的描写,以及对现代派意识流的化用,都为其"乡土抒情诗"的美学追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86年之后的王安忆小说转向自诉型叙事方式,以散文化的笔法把叙述人的主观感觉渗透到叙事的各个角落,营造了一个以上海弄堂文化为中心的女性世界.自由转述体的大量运用为其主要特征,本文从直接引语的完全消失、叙事人称和视点的多重转换、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错位、理想接受者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自诉型叙事方式的特点以及王安忆在叙事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女性话语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