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安徽新型城镇化道路力求摒弃传统的土地城镇化,着眼于实现人口城镇化。因此,通过多方面的投入,使农村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城镇化的能力得以提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村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因为资源特点、区位条件和农村工业化基础的差异 ,在农村城镇化的具体实践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通过对温州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城镇化道路的比较分析 ,指出了农村城镇化模式的不同特点 ,说明了实现农村城镇化的不同途径及其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农村及群众体育的概念,分析了农村城镇化对发展农村群众体育的作用,提出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就城市化水平而言,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即使在国内,据1998年底统计,江苏省城镇人口占总人lZl比重的31.5%,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0%)只高出1.5个百分点,而且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象较明显.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江苏省农村城镇化的机缘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江苏省农村城镇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许多.比如: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与之相应,我们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个体与私营经济、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途径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其中推进农村城镇化来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西省农村城镇化综合指标(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评估,分析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有利农民收入的提高。提出了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城镇化建设应合理地确定其功能和发展方向,选择集体和个人投资为主、政府扶助及吸引外资为辅的方式,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城镇居民的综合素质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江西农村城镇化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选取人均GDP、平均居民年末储蓄余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农业结构比重、农村劳动生产率、劳动力资源总数、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对江西省农村城市化驱动因素加以分析评估,其结果是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处于中低程度,而日益突出的城市化问题的暴露更是引起众多领域的学者们对城市化质量的思考。事实上,城市化最本质的内容在于人的城市化,最核心的主体是农民。本文以更好更快的建设小城镇为重点,分析了新时期小城镇发展契机、现状、不足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在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要加快走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国现有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成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障碍之一。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加快人口集聚,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关键。在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试从加强立法,规范宅基地法律法规及产权管理制度,建立农村宅基地有期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宅基地规划与审批制度,探索宅基地市场化交易机制,建立宅基地收益分享机制,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强制登记制度,整治空心村等七个方面提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是中国政府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消灭城乡差别的政策选择。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途径是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职业教育、建构商业和农业科技转化体系。中国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原则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建立生态城镇、科学规划、建立农村人才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运用安徽省1985—2009年数据,考察城市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在短期内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长期来看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工业化在短期内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长期来说这种负面影响逐渐消失,最终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城镇化 ,即小城镇的发展 ,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本文从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七个条件入手 ,分析了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的大体思路。具体从分析小城镇发展的人口迁移因素、产业集聚因素、区位选择因素、投资环境因素、科技投入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因素以及政府行为因素等方面出发 ,总结了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一些基本条件 ,以期其能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城镇化带来农村社会结构失衡、“大城市病”等社会问题,影响了城乡协调发展。追求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乡村生产要素集结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中,人口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核心。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受区位优势等因素的影响,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向内涵提升,人口回流趋势明显。在就近迁移、就地改造两个方面,安徽省形成了大城市扩容、中小城市产城一体化、中心集镇建设三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4.
广东乡村社会受到城市化的冲击而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剧烈的社会变迁,这一变迁的趋势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将不复存在,农村逐步变成城镇,农民逐步变成市民。二元结构渐趋向于解体,工农业差别日趋缩小,但农业不会因城市化和工业化而消失。目前,广东处于城市化加速期并致力干城乡一体化建设,采取许多有力措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及其路径探索的不断深入,农村就地城镇化已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热点。文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内涵,并通过对湖北省4个典型农村的调研,在分析其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农村就地城镇化应有序推进;增强农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村就业的比较利益;建立合理的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扩大镇级政府行政管理权限,探索建立资源"贡享对等"机制。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农村土地城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江西省小城镇发展的概况 ,并预测了江西省城镇用地的发展规模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江西省农村土地城镇化的五种不同的方式 ,最后针对江西省农村土地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群。所谓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1~2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由于城市群可以扩大聚集经济的优势,城市群有利于统筹规划,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群有利于不同模式城市之间优势互补,城市群可以扩大城市化中的辐射作用,因此,统筹规划、发展和建设城市群是城市化战略的优势选择。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城镇化健康的城镇化道路,是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任务。分析了河北城镇化面临着城乡差距较大、城乡差距已经严重超出合理限度、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并从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河北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方面指出打造河北城镇化新局面的战略举措,健康城镇化道路是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