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亮为南宋稼轩派词人,其词深受辛弃疾影响,故研究辛词对陈词影响之文众矣,然研究陈亮对辛弃疾词作影响者却鲜见。文章试从二人唱和词着手,不仅阐明陈亮"以论为词"的词作方式对辛弃疾词作产生的影响,更为突出的是研究陈亮本人作为一个意象在辛词中的构建及其所散发出的恣肆意气对辛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孙华娟 《云梦学刊》2003,24(6):23-26
辛弃疾词是20世纪词学研究的重镇,争论纷纭,主要的焦点包括:生平经历之争,其中又主要是关于其对北伐的态度;与苏轼词之异同,二人的词究竟是不是同属于豪放风格;辛弃疾对于陶渊明、屈原、庄子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接受历程;以及辛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影响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3.
《人间词话》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在清代众多的词话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其见解之新颖、理论之独到,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概括地说,《人间词话》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以境界说为中心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王国维明确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那么,怎样才叫做“有境界”呢,境界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呢?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所谓写“真景物”,是说写景妙造自然、体物得神,而  相似文献   

4.
论辛弃疾的隐逸及其隐逸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有六百多首词流传至今,独占鳌头,这已经是够幸运的了。更幸运的是,历代人似乎都很偏爱他的词,称誉颇多。辛词既然有那么多作品流传并能那样引起历代人的偏爱,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辛词蕴涵的深厚、博大。凡深厚博大的文化遗存其魅力是书写不尽的,只是需要发现而已。本文打算从隐士文化的视角对辛弃疾其人及其作品进行一番考察,这样做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宋代是历史上隐士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二,辛弃疾一生经历了约二十年的隐士生活。三,稼轩词之大部分是在隐居期间所作,还有一些则与隐逸着密切的联系。当然,这种讨论并不是为了证明辛弃疾的隐士身  相似文献   

5.
辛弃疾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究竟作于何年呢?称其为“稼轩词之冠”的陈廷焯(见《白雨斋词话》)没有说,赞其“语语有境界”的王国维(见《人间词话》)没有说。最早为此词编年的是清人辛启泰,继有梁启超,定其作年都较早。现在流行的选本大多选用了此词,但均未注明具体年代,只有邓广铭先生的《稼秆词编年笺注》(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6.
论辛弃疾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弃疾不仅以其全部心力投注于词之写作,而且其志意与理念在作品中得到了本体之呈现。辛词中之感发,原是由两种互相冲击的力量结合而成的:一种力量是作者内在的“感物之心”,另一种力量是外在环境的“感心之物”。辛词之感发的本质,虽以英雄失志的悲慨为主,然而辛词在风格与内容方面却又表现出多种不同样式与不同层次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孙学堂 《齐鲁学刊》2023,(6):137-146
辛弃疾咏花词的特色和成就不在于摹写花卉自身的审美特征,而在于以新奇的构想和强悍的笔力表现作者的主体精神。辛弃疾所写之花大都外表冷淡而情意热烈,在其50余首咏花词中,尤以咏梅和咏桂的作品最为突出。在这些咏花词中,辛弃疾或抒写自己的英豪气概和用世激情,或寄托作为“归正人”的身世之感,或表现作为“当行”词人的才思敏捷、风流自赏的创作情态。辛弃疾咏花词所呈现的主体精神热烈豪放而又不乏深曲之致,与“英雄词”“农村词”等所表现的主体精神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黎修良 《船山学刊》2007,(3):156-158
辛弃疾一生写词很多,其中农村词为14首,在整个辛词创作中,虽然数量不多,但它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是宋代七百多位词人中无一人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的词,并非只是一种风格,他以豪放词为主,兼有多种不同的格调。譬如,他的农村词,清新爽健,具有浓郁的田舍气息和审美情趣,令人耳目一新。他所写的恋情词,却稍带婉约色彩,妩媚多姿,但更以深挚酣畅、富赡蕴藉、气象恢拓见长。与婉约词人写的恋情词不同,则别是一格。然而,直到最近召开的全国辛词学术讨沦会上,仍有专家否认辛弃疾有恋情词,我认为此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因此,对于辛弃疾的恋情词及其特点,就很有必要予以探讨了。  相似文献   

10.
星汉 《殷都学刊》2003,(3):95-99
在两宋词史上 ,辛弃疾继苏轼之后 ,“以文为词” ,进一步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 ,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其词主要是供人阅读 ,而不求演唱。本文从稼轩词的用韵和平仄两方面来看辛词对格律的突破 ,分析其得失 ,以见词体发展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由范仲淹、王安石的部份词作为滥筋,以苏轼有意改革词风为转折,到南宋辛弃疾时期始蔚为大观的豪放词创作,终于进入了能够“立派”的新阶段。长期以来,从风格的主导方面着眼,沿用传统的划分风格、流派的术语,人们目辛弃疾为继苏轼之后的最杰出的豪放词人代表,对辛弃疾在中国词体文学(尤其是豪放词)发展史上的地位及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评价,自然是正确的。然而稼轩词中虽有豪放之作,但观全部现存辛词,不能不看到其中存在着婉约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其它豪放派词人笔下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12.
<正>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作词只不过是以词为“陶写之具”来抒爱国忧民之情。他作词“或闲中(?)石,兴来写地,亦或微吟而不录,漫录而焚稿”,故多散逸。他作词有时“挥毫未(?)而客争藏去”,流布海内,传诵极广。关于稼轩词历代的刻本所见不多,第一个将(?)轩词收集成书的是辛弃疾的门人范开。他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编成《稼轩词》,后称稼轩词甲集.至于南宋时稼轩词的其他版本,只能从南宋一些文人著作中的只言片语,得知一些蛛  相似文献   

13.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他那“气吞万里如虎”的辉煌词章,把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推向新的高峰,为词体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后世“苏辛”并称,尊之为豪放派的领袖。但翻开《稼轩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清而丽、婉而妩媚”的作品,为数竟超过豪放词;其间更有标明“仿花间”、“效易安”诸体的。南宋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公(指辛)所作,大声镗铬,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秧丽绵密处,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邹志谟《志远斋词衷》也指出:“稼轩雄深雅健,自是本色……中调、小令亦间作妩媚语,观其得意处,真有压倒古人之意。”凡此种种,说明辛词的风格并不是单一的,他的婉约词不仅有数量,而且有质量。他把风骚以下,诗歌中比兴言志的传统带到词的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的赋闲与诗意栖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弃疾一生4次赋闲,总计达23年之久.在赋闲期间,他失去了为国家在一线施展才华奋力拼搏的机会,这是历史造成的个人悲剧.然而,赋闲时期又是辛弃疾词创作的高峰时期,他诗意地栖居在人生的舞台上.辛弃疾的词作有一大半创作于赋闲时期.赋闲时期的辛词,既有婉约的作品,又有豪放的篇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辛弃疾的诗意栖居.  相似文献   

15.
一、从王国维的“境界”说说起“意境”,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学概念。王国维提出“境界”说,从理论上使“意境”的概念获得更为丰富的美学内涵。然而,人们不禁要问:既有“意境”一词足以表述其特定的美学含义,为什么王国维还要“拈出境界二字”以代之?王氏在其论文学艺术的论著中,也时而说“意境”,时而说“境界”究竟二者间有无区别?关于这些问题,论者早已有所分析,多认为王国维在使用“意境”和“境界”时,没有什么区别,是一而  相似文献   

16.
宋代诗人梅圣俞说过:“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引自欧阳修《六一诗话》)意思是说,诗词是作者心有所感写出来的,其所感如何,读者只能去体会它,很难具体指出来加以说明。这近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说法。当然,也并非绝对不能“言传”,只是说不那么容易吧了。关于境界的问题,正有这种情况。什么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主。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连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与真感情者,谓乏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说得颇有道理。王国维用他的境界说来品评某些诗词时,往  相似文献   

17.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第一大词人。后世论宋词者,每以辛弃疾与北宋第一大词人苏轼并称“苏辛”。并称“苏辛”者,除两人在两宋词坛上的显赫地位外,还因为两人风格相近,都被称为豪放派。而对于辛词的豪放,清代著名词论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肯定其气魄雄大、意境深厚后云:“稼轩词着力太重处,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诗以寄之》、《水龙吟·过南涧双溪楼》,不免剑拔弩张。”又云:“稼轩词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山寺夜作》、《瑞鹤仙·南涧双溪楼》等类,才气虽雄,不免粗鲁。世人多好读之,无怪稼轩为后世叫嚣者作俑矣。”  相似文献   

18.
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这样一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近年来在有关书籍、论文中,都认为这是指辛弃疾本人南下归宋的事,而我认为这是指李显忠、张浚的符离之败。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境界说对古典诗学的总结及其与兴的关联刘怀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虽为论词专书,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兼论诗、词的,故论者大多承认他所标举的“境界”说对传统的“境界”说或意境说作了系统的总结和进一步的发展、完善。由于王氏“境界”说在理论体系和某些术语的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苏轼、辛弃疾所处的时代、际遇、经历和个性等角度,对他们在词风上的自我形象、意境、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在自我形象上:苏词中的自我形象体现着旷达的情怀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辛词主要塑造性格丰满、情怀复杂的悲剧英雄形象。在意境上:苏词的意境表现出清空的审美意境;辛词的意境表现出对万马奔腾、山呼海啸的战斗生活的渴求,因而气韵比苏词更加激昂、飞腾,辛词所独创的战争和军事意象也是前所未有的。在艺术风格上:苏词最引人注目的是豪放旷达的阳刚之美;辛词刚柔相济的特点最能体现他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