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文献多达数万种,内容相当丰富,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方言材料。利用这些材料,我们既能研究唐五代西北地区的方言,也能印证和研究现代西北方言,还能解决同期传世文献中有关方言的一些难题。从罗常培先生开始,已有一些学者利用这批材料,开展自己的方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的来说,人们对敦煌文献的方言学价值认识还不够,已取得的成果和应取得的成果差距相当大;同时,至今尚未出现专门论述敦煌文献方言学价值的文章。所以,探讨这个问题将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能让人们全面了解敦煌文献方言学的具体价值之所在,能为从事方言的学者提供一些理论借鉴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华学诚教授主编的《古代方言文献丛刊》即将印行,如何利用这批资料辅助汉语史研究是学界急需探讨的问题.汉语方言是汉语发展不同阶段的活化石,能折射出汉语史的局部面貌.前人在研究汉语史时,已意识到方言学材料的价值,如段玉裁、钱大昕、章太炎、刘师培等人方言证古的理论及实践.但其价值还不止于此,它们在研究汉语音韵、训诂(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均具有独特作用:可补证和验证前人音韵研究的结论,揭示古代语音演变的部分状况,帮助我们解读古籍,为词汇史研究提供材料.其所反映的语法现象,还可为通语语法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岁时民俗文献是了解古代民俗的有力依据,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是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献学和史料学价值。以断代或分类的方式对中国的岁时民俗文献进行整理、编纂、注释,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进而条别源流,甄论得失,既为历史文献整理做出贡献,也为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关系和文化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文本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方言研究的兴起与方言学的建立、<方言>的作者与成书背景、<方言>的内容与体例、<方言>的哪贡献和影响等问题,指出扬雄的<方言>对中国古代方言学的建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方言学的正式建立,因而它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5,(6):29-31
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出土文献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贡献日益突出。2015年6月6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百年来的出土文献,尤其是新出土或新整理的资料,从出土文献与古史研究,出土文献与秦汉制度史研究,出土文献与秦汉政治、行政、法律史研究,出土文献与学术史研究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展示了考古发掘、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先秦秦汉史乃至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新视角,推动了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篇导论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置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的大背景下,阐述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在中国史、亚洲史、世界史上的历史地位,并以时空大跨度,条分缕析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文献记载与研究概况,给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研究以较准确的学术定位。而《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变迁研究》的出版,也期待着同行学者的批评与认同。  相似文献   

7.
文献诠释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古人对文献诠释有系统的看法。在他们看来,文献诠释的必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空间隔,文献载体的变化所导致的对文献理解的困难,二是学术传承过程中对文献理解的不同。文献诠释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恢复文献原貌,探知文献作者的"原意",二是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阐发蕴含在文献中的"道",并用之于社会实践。因为古今相通、人之性情相通、语言文字相通,使得文献诠释得以可能。"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由字以通词,由词以明道"以及排除"先见"是古代文献诠释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医临床文献与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密切相关,包括与中医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有关的文献内容。系统深入地对中医临床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有利于提高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学术水平。认为:中医病证名称整理是前提和关键,在此基础上,界定文献检索和收集的范围,综合运用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等文献学的方法系统整理相关文献,建立重点病种文献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挖掘研究,加强重点病种理论研究,最后形成重点病种中医临床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文献的哲学认知体系和文献样式的最初形态及发展演进过程中,充分体现着中华各民族历史文化特征。该文从探讨中国古代各种类型的文献入手,探讨了我国古代文献的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10.
干支纪时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纪时方法。它有其独特的纪年、纪月、纪日的方式,其原则和规律是不能随意变更的。这种纪时方法大量地反映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是当今文人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本文力图通过对干支纪时的历史追溯,阐述干支纪时的原理和方法,使读者对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私家目录从产生到发展直至兴盛,对中国古代目录学作出了不可或缺的探索与贡献。他们或从目录分类的体系入手,或从目录学理论上总结,或从目录的内容着眼,不一而足,都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增添了能动力。中国古代目录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除官修目录和史志目录外,也与私家目录的学术成就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所谓“文献研究”,按照笔者的理解,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者,乃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而言;广义者,则泛指学术研究的一种意识或思路。本文主要探讨狭义的“古代小说文献研究”,即专指以古代小说之目录、版本、校勘及史料为主要对象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阐述古代目录书对戏曲文献的收藏情况,说明我国戏曲文献之发展,进而说明了我国古代戏曲事业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历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阅读史籍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点评.毛泽东倡导以唯物史观、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以及厚今薄古等作为史学研究的方法论.毛泽东对古代历史、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富有独创性的论述,体现着他颇具特色的古代史论.  相似文献   

15.
唐宋方言学史的研究目前仍是空白,探讨其研究策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唐宋方言学史,至少要考虑以下几点:把重要方言史料纳入讨论范围;文献的全面考察和重点考察相结合;合理利用清人辑录成果;全面概述和重点讨论相结合;参考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辩证对待前人观点;在汉语方言学史上定位.这几个方面综合运用,合理安排,就可以初步构建断代方言学史的撰写范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文心雕龙》研究,萌芽于唐宋,肇端于元代,发展于明代,大成于清代,主要表现为校勘、考证、注释等基础性研究,为数不多的对义理的阐发又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所以未能形成一种专门的学科。但正是古代的基础性研究,才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文学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解释性:当代方言学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国内的方言调查与研究工作业已取得可喜的阶段性的系列成果,今后理应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加强解释性。解释性是当代语言学的特征,也是当代方言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古代文献在中国文明形成与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性 作为重要手段,中国古代文献在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与考古发掘相辅相成,互相支持、印证,成为两个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系列论文之一,简述了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产生和早期的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了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陈骙的《文则》这两部早期的修辞学著作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的价值、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尽管古代地中海地区的占卜习俗研究比其他地方已经拓展了许多空间,但还缺乏"新世界"的视界,比如希腊、罗马、亚述和中国对占卜术所作的贡献。中国关于占卜的文献记载极为丰富,可以为占卜比较研究提供一些等值的证据,这是极有可能的,而且将这些证据极富意义地并置起来,又可以避免现行的为比较而比较的神谕研究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