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二大”明确宣布了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达到28000亿元左右;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科学技术的一般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在某些领域力争达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这样我们才有基础,才有可能真正起飞。  相似文献   

2.
十三大报告明确指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基本实现,第二步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接近完成重要的“第(?)步”,组织向“第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现在我们正在为全面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源流》2009,(8)
早在2006年的时候,广东的人均GDP就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提前13年在全国实现了小康。到2008年,广东人均GDP已经突破5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报告第三部分)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设想,经过十二大、十三大逐步形成的。十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在此基础上,十三大形成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总体构想最早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后来他在1987年4月30日,会见一位西班牙客人时谈到: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第一步在80年代人均产值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人均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是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目标大体上是人均达到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提出,不仅是邓小平同志的深谋远虑,同时它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战略目标的形成和实现,无疑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的发展,迄今为止仅两个世纪的历史,但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却出现了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在不断地扩大,例如战后初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人均国民收入方面的差距约为10:1,但到70年代末,这一差距扩大到了13:1。到80年代这种趋势更为明显。据联合国材料,从1981年到1989年,整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以1980年同定价格计算)仅为3.1%,如果扣除这一时期中国的因素(年平均增长率在9%以上),还不到2.4%,不仅大大低于70年代的水平,也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2.8%)。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从680美元增加到720美元,增加不到6%,如果除去亚洲,其他地区的人均收入实际是下降的,所以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80年代是“失去的10年”。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曾讲过,到2050年中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等发达国家由此成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对于中等发达国家的理解,学术界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将每年世界发达国家8大类发展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平均值即为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科院现代化报告课题组则认为,第二次现代化评价的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各国的平均值即可视为中等发达国家。《中国城市年鉴》总编组参照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出的城市现代化评价体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现代化标准为5000美元以上。北…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时代     
《老友》2002,(6)
第九节邓小平的"硬道理"邓小平认为,"发展是硬道理"。他设想,从80年代初算起,分两步走,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再花30—5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的时候,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一个中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是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尺。我国的社会主义可以划分三个发展阶段: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其生产力只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中级阶段的社会土义,其生产力已经达到当时发达国家的水平;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其生产力已超过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水平。当然,除了根本标准外,也还要联系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面地衡量社会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巧克力作为一种高热值和高营养的食品,受到人们特别的喜爱。在世界发达国家,巧克力的消费达到人均每年6公斤。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虽然逐渐提高,但人均消费巧克力每年仍然只有4克。  相似文献   

1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发表尹玉吉的论文《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研究》,针对我国学术期刊过多的论点,该文认为:与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实际需要水平相比,我国学术期刊不是多了,而是严重匮乏。1.截至1990年底,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国际中心收录的世界上193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的期刊总数约为53万种,按世界人口70亿计算,人均期刊种类数是0.000 075 71种。我国目前期刊出版数量是9 000种,人均种类数仅为0.000 006 7种,世界水平是中国的11.3倍。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就更大了。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十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39.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895.6亿元,年均增长17.1%,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长速度7.6个百分点;2000年全区人均GDP6502元,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91.8%,到2005年全区人均GDP达到16331元,已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2倍,全区人均GDP五年平均  相似文献   

14.
青岛市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欧盟物质流分析(MFA)框架,对青岛市1999-2005年的物质流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青岛市2005年的总物质需求达到6.19亿吨,其中隐藏流所占的比例很高,达到82%以上;物质输入总量4.41亿吨,物质输出总量为3.65亿吨,且增长趋势明显,对环境的扰动较大.2.物质消耗强度由1999年的73.48吨/人上升到2005年的83.54吨从,人均物质消耗数量较大反映出青岛市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增加资源消耗为代价的;3.物质生产力由1999年的303.07元/吨增长到2005年的607.09元/吨,在国内属于较高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  相似文献   

15.
到 2 0 0 0年我国已实现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 ,全国进入了经济小康阶段。进入新世纪 ,“十五”计划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 ,即到 2 0 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这一目标 ,最重要的是必须及早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做好人才准备。为此 ,应将“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教育事业优先赶上发达国家”作为一项长期战略 ,即大办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这是知识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动力和龙头产业 ,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核心产业。我们认为 ,这项长期目标的实现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有现实可能性 :首先 ,中国的人力资源之丰富为世界之最 ,…  相似文献   

16.
曾志雄 《社区》2003,(16):27-27
泰国著名经济学家宋朴教授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泰国就已跨入小康社会,当时被誉为“亚洲四小虎”之—。随着经济持续发展,1992年人均GDP就达到2000美元,4年后提高到3000美元。1997年遭遇金融危机,泰币大幅贬值,经济萎缩,目前泰人均GDP大概维持在2000美元水平。那么,在泰国人眼里,小康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宋朴教授说:“就是住有楼房,行有小车,每月收支略有节余。”为了解泰国小康家庭的生活现状,记者最近专程拜访了泰国朋友万女士一家。这位泰国朋友家住曼谷国际机场附近一个社区,住宅是楼上楼下独立庭院式住宅。万女士夫妇和5岁的儿…  相似文献   

17.
试论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岳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近30年来我国老年人口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1953年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四千多万,占当时总人口的7%;1980年达到八千万,占当时总人口的8%,目前已达到一亿人左右,约占...  相似文献   

18.
总量GDP、人均GDP、总量财富和人均财富是用来认识和确定中国经济的国际比较位置的四个维度。以2011年轮国际比较项目( ICP)报告的购买力平价为货币转换系数,测算了世界主要国家的以美元计价的上述四个变量,从国家维和时间维两个角度来评价中国经济的国际比较位置。研究表明:中国2014年GDP已达到了17.6万亿美元,为美国GDP的101.1%,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是,中国的人均GDP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居民财富和人均财富水平仍然较低,分别排在90名外、120名外、第3名和60名外,仅是美国的21%、10.1%、30.8%和7.4%,中国居民的金融财富要远远小于美日。从时间维来看,中国2013年的人均GDP水平与美国1941年的相当,中国的人均GDP水平直到21世纪中叶才有可能达到美日等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平。中国处在经济第一大国与人均水平低下(特别是人均居民消费水平更低)的一种经济状态,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因此,“稳增长”是中国经济当前的首要任务,而“惠民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以改变当前这种矛盾状态。  相似文献   

19.
改革以前,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管理体制和生产力水平决定,当时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的生活都处在温饱线上,极个别的极贫农户在集体福利制度的供养下,也同当地大多数农户生活水平相当,贫困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多大社会意义。改革以后,特别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我国农民被压抑十几年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迸发,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一百多元提高到1998年的23836元,相当一部分农户的生活已进入小康。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贫困即农户贫困在吉林省乃至全国开始突出显现…  相似文献   

20.
世界能源消费收敛性分析——基于Phillips & Sul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经合组织(OECD)27国(发达国家)与金砖5国(新兴快速发展中国家)为样本, 运用Phillips & Sul提出的判断收敛性的方法, 考察其人均能源消费的收敛性。实证研究发现:总体32国的人均能源消费不具有收敛性;在OECD 27国中, 剔除冰岛后的26个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具备收敛特征;金砖5国人均能源消费也具有收敛性, 但收敛速度缓慢, 明显慢于上述26个发达国家。收敛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人均能耗演变呈现分异特征, 而发达国家彼此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节能政策合作的潜力较大, 人均能耗具有相似的演变特征。这意味着, 在全球能源约束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约束下,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节能政策达成一致的难度较大, 相对而言,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两大阵容各自内部在节能政策选择方面形成共识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