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字本位"理论强调加强学生的"字"意识,是语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一条全新的思路,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语言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字本位"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运用"字本位"理论指导对外汉字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字本位”的提出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的认识的重要转折,但字本位强调的应该是词汇教学中对单个字的重视,而不能忽视或排斥词的教学。大量不能单独成词的汉字的存在,字义的不确定性,以词为单位的阅读认知,都使汉字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根据成年学生的认知特点汉字教学应是两个层级的分析型教学:对合成词内部结构的分析,对单个字内部的部件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字本位"理论出发,抓住汉字形、音、义一体三相的特征,重新审视"字"——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本质,以字为基点,充分利用汉字的理据性和汉字形符、声符的表义表音作用,以期更好地进行对外汉字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字本位与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界存在的一些问题 ,立足字本位理论 ,在语音、汉字、词汇、语法、方言以及民族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等各个层次上作了探讨。我们认为 ,建立在西方语言学的“词本位”语法体系上的教学思路 ,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字”才是汉语言的基本语法单位。我们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握汉语特点 ,运用“字本位”理论 ,从而更好地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5.
潘文国"字本位"观点轻视现代语言学理论和理性思考,对传统语言学抱残守缺,对违背文字规律的学说和学术错觉情有独钟。潘文国试图牵强附会地把我们从刚刚步入的词本位的科学道路上带回字本位对汉语"字"的蒙昧认识的历史中去。  相似文献   

6.
徐通锵的字体位思想是一种以"字"为基本粒子的汉语言系统观.它摆脱了汉语研究的印欧语眼光,是目前对汉语语法特性最有解释力的观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徐通锵先生的"字组"理论,它立足汉语的特点和本质,从汉语的基本单位"字"出发,由字组配成字组,从字组的结构特点中抽象出语法规则,因此,"字组"理论涉及从汉语的字到句子的不同层面,对汉语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汉字的构型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结构,和世界上许多线性排列的文字有习得模式上的差异,留学生在短时间内在头脑中构建此结构难度极大,本文先对汉字结构进行分析,以末级部件为基础生成合体汉字的方式类推教学。针对"独体字+符号"和"符号+符号"的汉字构架提出了广泛系联和音节转化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  相似文献   

9.
本文遵循汉字的结构规律和发展规律,科学地界定了什么是汉字的理据,提出了判断汉字理据的条件,同时根据现代汉字的特点,提出了讲解现代汉字理据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是较难的内容。本从学习的汉字偏误、汉字的性质和学习的不同母语背景讨论了对外汉字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即适当引入汉字构形说,遵从汉字性质,针对不同学生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摹声是人类造词的重要理据之一。摹声造出的词语,在同一种语言中看来,与客观存在的声音有同有异;在不同语言中看来,有的迥异,有的微殊。这种情形的存在使对外汉语教学面临困惑。在语言纵向发展的历史和横向比较中,可以看出汉语摹声造词理据的特点。对该问题的探讨能深化对外汉语教学的某些理论问题,也能加深我们对“任意性”和“理据性”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指出作为五千年中国文化的载体,汉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同步,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是文化教学、文化传播的过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根据语言教学的特点,有其自身的分类及循序渐进的导入过程。  相似文献   

13.
论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过去人们一直重视西方文化的引入和移植,本土文化的缺失是很普遍的现象.其实在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的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形成性课堂评估是一种促进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手段,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其应用将是对外汉语教学评估体系的必要补充.本文在简要介绍形成性课堂评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课堂评估的意义和具体实现手段,以及保证评估实施效果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第二语言教学不能忽视文化教学,特别是文化附加义的教学.讨论了文化附加义的特点、范围及其形成原因,指出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附加义的客观存在,从而导致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汉语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汉语文化附加义的揭示,是汉语学习者减少和避免跨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对外汉语教学偏重“实用”而忽视了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采用理论分析与调研的方法,从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语言基本要素方面,指出了古诗与现代汉语的一致性及古诗在对外汉语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而有策略地引入古诗的鉴赏与教学,有利于汉语水平的提高和民族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迁移理论入手,简单阐述了俄语和英语两者之间存在的共性,分析了学习迁移的前提,认为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俄语教学应充分立足学生已有的英语和汉语知识,从俄语入门开始,运用俄英、俄汉语言对比,注重认知理解,精讲多练,重在领悟,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介语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中介语理论由塞林格创立,注重学习者母语和第二语言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介语理论的运用是要研究不同母语的留学生的中介语情况及其特点,对外汉语教师要善于发现留学生母语和汉语的相同和相异之处,运用迁移理论恰当引导,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适当的教学策略,使留学生的中介语不断接近目的语。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系统科学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用系统科学全面考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设想,论证了这种考察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个大致的考察框架。本文认为,系统科学具有横断性、层次性、普适性,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同形且已受到它的影响,因而用系统科学考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合理的、必要的、可行的,这种考察可采用演绎性研究与归纳性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些教师受交际英语教学法的影响,反对传统"语法--翻译法".认为,如果一味强调语言的"使用"而排斥"提及",放弃语言知识和语法教学,忽视对学生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实际上只是片面培养"交流技能",而非"交际能力",我们就会被囚禁在语言学家所谓的"语言牢笼"中而找不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