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组织现实主义的角度看,在后发国家"应激型"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家能否获得相对于国内各阶级的自主性,是现代化进程能否顺利推进的政治条件.在现代化启动之际,国家政权需要能够有效摆脱传统社会中支配阶级的制约,实施现代化的社会动员.国家自主性对于后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性表现在,一个具有高度自主性和行动能力的国家政权,是有效应对国际挑战、实施现代化的社会动员并提供现代化所需的经济和政治资源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重启的现代化进程中,在世界历史的坐标中呈现出“转型社会”的双向运动.其内在逻辑是:社会秩序的革命性变迁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整体性创新.本文在“转型社会”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当下中国面临的市场化转型风险和民主化转型风险,探讨了基于风险应对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建构的基本理念、价值目标和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国家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之一.现代国家观念包括确定的国家主权和疆域,统一的国家意识,奉行主权在民的原则,国民以国家为最高忠诚对象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理论对中国传统的有"天下"而无国家的认同体系产生了冲击.同时由于政治重心的下移、现代生产的发展和民主思想的传播形成了一个以媒体公共舆论、士绅公共空间和城市网络所形成的公共空间.这一公共空间的扩展对于现代国家认同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列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不但预示着国家治理体系建设进入现代化进程,也的标志着我国政治伦理从传统到现代的重大跨越.在构建我国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过程中,治理主体从一元变为多元,治理手段从德治转向法治,治理目标从善政迈向善治,体现了现代政治伦理对国家治理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国际移民是现代化动力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促进一个国家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中国是一个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倚重国际移民因素.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在国际移民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我们要把握中国国际移民的发展趋势,采取积极措施,使国际移民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怎样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成了现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抉择,现代中国既有近30年对社会主义道路曲折探索的历程,也有30余年开辟和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历程;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实现现代化,这是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趋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经了从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到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振兴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从"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到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相继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但现代化的结局却大不相同.日本比较顺利地进入了现代化国家行列,而中国的现代化却一波三折.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现代化之所以有着差别巨大的结局,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两国现代化面临的历史起点(即制度和文化)不同;两国应对西方文化冲击的速度和能力不同;两国推进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不同.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治理从一个学术概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国家理论上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和职能的认识,为实践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我们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困境,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七年,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专业化的文物保护行政体系,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建立了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中央政府颁布的一系列重要法规和政令,在国家建设中的各个历史阶段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促进了文物保护与国家建设的相互协调。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使数以千计的中华文明中最宝贵、最精华的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这些成就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体现,表现了新中国在现代国家构建进程中强大的国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研究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特点1.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文明演变过程,作为这个总体性进程的一部分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其条件、道路、模式和实际的进程,除取决于其自身的自然资源、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历史与文化传统之外,还受制于它在这个总进程中所处的时空地位。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依据一个国家现代化起始的时间以及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因素,将目前所有卷入现代化这一浪潮的国家分为两大类型,即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自主的程序理性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程序是现代社会具有基础性作用的正式调节机制,现代民族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与程序化程度正相关。中国古代重视程式步骤,现代程序观念形成演变则跌宕起伏,程序化建设与现代化进程大致同步:20世纪头20余年第一次现代化高潮中诞生程序观念,但混同于程式和手续,受制于权力和道德;20世纪后20余年并延续至今的第二次现代化高潮中再次生发程序观念,在科学技术程序、经济管理程序的推进下,政治法律程序注重从中国的实然状态出发,尊重科学理性,保障公民权利的正当程序获得较广泛认同,有效提升了国家社会治理能力。接下来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程序化建设,要在程序表达中更好协调权利、权力和道德三者之间的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后发现代化国家通常都会遭遇“好事不会同时发生”的困境,发展资源的有限性、治理能力的边界性与发展任务多元化、治理需求扩展化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这个超大型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得更为复杂多样。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领导者,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出摆脱现代化困境的中国式道路,其核心理念就是“统筹”。从“统筹兼顾”到“统筹发展”再到“统筹治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认识理路的不断跃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升级转型。统筹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全面展开的重要原则。在中国,统筹治理要发挥党的领导的确定性以应对发展中的诸多不确定性,要保持战略定力,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深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进程中,"先发内生型"与"后发外生型"国家政府的能力发展具有规律性,它们拥有不同的战略选择与进程阶段,呈现出类别化的分殊特征.这些一般规律,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强势,对于与之有显著"时间差"和治理问题境遇迥异的后发现代化中国,其理论意义在于,在充分体认现代化阶段、国族建构与民主状况、官僚制发育以及政府形态之中西差别的前提下,能够为现代化转型期的中国政府治理能力发展提供一个借鉴的能力规划和构造设计理路.在此基础上,本文初步探讨了转型期中国政府能力的需求与供给,并提出了政府能力建设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周志波  张小芳 《人文杂志》2023,(10):108-118
税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价值观念、组织体系、制度规则与技术理性,在改造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塑造了与之相应的国家形态与治理模式,形塑了中国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底层逻辑。税收治理现代化在根本上受制于效能逻辑,税收治理效能依赖于税收治理能力,而税收治理能力来源于价值、制度、组织与技术等结构性要素的相互协调。当前,中国税收治理现代化进程面临价值之偏、组织之弊、制度之困、技术之殇等四大难题,破解这一系列难题成为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关键。未来,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性,妥善解决组织战略、组织激励与组织约束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税收治理规则体系,改进和创新税收治理手段,更好发挥技术的驱动作用,以税收“共治”“善治”“法治”和“数治”推动税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激进主义是落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面临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国家重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繁重任务,因此激进主义在改革开放前的100多年时间里呈现为一种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为此,学术界多从思想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近代以来激进主义的表现进行了一定的考察.本文则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视角,探讨了激进主义不断演进的过程及其原因,认为现代性的挑战使激进主义得以形成和初步发展,建设新中国的繁重任务使激进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而文化大革命的"制度赶超"使激进主义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结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作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始终构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在中外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同的表现样态.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乃近代中国的绝对主题.和绝大多数时人主要关注自上而下政治权威的现代转换不同.梁漱溟坚持并且践行了一条自下而上从社会入手的另类现代化道路.的确,从"国家一社会"的视角看现代化,实际上包括自上而下的政治权威转型与自下而上的市民社会建构的双向过程.而中国现代化进程之所以一再受挫.就因只单向度地注目政治变革,独立的、自治的社会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以至国家与社会二者之间没有形成适宜于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言,梁漱溟自下而上"造社会"之现代化路径探索,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8.
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环节。应当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强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理念,认清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现实挑战,选准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技术路径,加快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新浪漫剧就是现代派戏剧.本文认为,我国现代派戏剧在五四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出现两次短暂热潮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文化现代化其实质是"全人格的觉醒"或人的本质精神的解放.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中,先后经历过两次思想启蒙运动,而现代派戏剧的两次热潮刚好与其相对应.由此可见,现代派戏剧的命运不仅与中国现代启蒙运动的命运密切相关,而且最终决定于整个中国文化及其现代化过程的性质与特征.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新浪漫剧的兴衰中,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复杂历程.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与现代化研究近年来呈突进势头 ,哲学界、科技界、政策研究界、社会学界都对发展问题给予了热忱关注 ,有关发展与现代化研究的论著也日渐增多。吴忠民教授的新作《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 :中国现代化研究》(哥伦布学术文库 ,东方出版社 ,1 999年 5月第 1版 )是发展与现代化研究领域的又一部力作。根植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土壤之上 ,采取怎样的一种现代化模式 ,才能减少中国现代化的成本从而保证中国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 ?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 ,中国发展过程中具有哪些潜在优势和有价值的历史遗产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哪些社会问题 ?在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