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日本形势回顾与今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日本形势回顾与今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何力1996年,日本政界分化组合过程继续进行,自民党在大选后恢复了一党执政地位;经济回升缓慢乏力,改善金融财政状况和调整产业结构成为紧迫课题;日美安全同盟得到重新确认,中日关系克服重重困难得以稳...  相似文献   

2.
日本政界重组拉开帷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屏 《日本学刊》2005,(6):7-22
“邮政解散”以及大选拉开了日本政界重组的帷幕。民主党无法通过这次大选实现政权更替目标早在预料之中,但是,自民党赢得如此没谱确实出乎人们的预料。经过这次大选,自民党一党独大已成定局,正在形成中的两党制受到严重挑战。超级执政党的诞生以及森派的“一枝独秀”都将对未来的日本政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8月30日,日本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众议院选举,最终民主党击败自民党以308个席位赢得了本次大选,实现了政权更迭。同年9月16日,鸠山由纪夫当选日本新首相,鸠山新内阁诞生。鸠山新内阁成立后,提出了一系列有别于自民党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其重  相似文献   

4.
浅析民主党外交安保团队及其政策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最大在野党民主党内,围绕外交安保政策可以分万资深议员与少壮派议员两大集团.党首小泽一郎是资深议员的代表, 目前主导着民主党外交安保政策的制定,而以前原诚司为首的少壮派议员活动能量较大,其观点与自民党"新国防族"政治家相近.如果民主党上台执政,势必要对迄今为止的外交安保政策进行调整,但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牵制,这种政策转型未必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11日,小泉纯一郎领导的自民党在大选中获胜,296人当选众议员,如果加上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当选众议员31人,其总数已超过众议院议员定额480人的三分之二。这次大选的热闹非凡的过程及严重一边倒的结果,均为战后日本政治所仅见。日本政治的第二次“总体保守化”即“总体自民化”由此开始,以小泉的一系列主张为代表的民族保守主义(有外电称此为“新型民族主义”)由此成为当代日本政治的主流,日本的泡沫政治因此迅速发展。根据日本宪法,新国会中的参议院已无力阻止小泉推行其改革方案,基本丧失了对众议院的制衡作用,国会无可选择地成为民…  相似文献   

6.
“55年体制”下的日本外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刘映春“55年体制”是指1955年形成的日本自民党和日本社会党两党对峙的日本政治格局。该体制从1955年形成至1993年崩溃,社会党一直未能取代自民党执政,实际上是“自民党一党执政体制”。这一体制维持...  相似文献   

7.
老牌保守党自民党"一党独大",得益于"小选区比例代表并立制"中"小选区"优势的制度保障。近来,自民党在国会大选中实力大增,历史修正主义及修宪意图凸显。社民党等革新政党的议席急剧减少,基本失去对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制约力。新型保守政党民主党的政策"自民党化",公明党的执政党化,加之维新会和次世代党等右翼政党的崛起,日本政坛的"总体保守化"势在必然。从内因来看,日本现行选举制度客观上使得传统革新政党及在野小党弱化,保守政党壮大,日本政党政治生态发生结构性改变,导致日本政坛"总体保守化"趋于常态化。  相似文献   

8.
日本最近举行的大选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政策选举” ,各党都高举着自己的“政权公约”即施政纲领参加竞选。自民党的“政权公约”名曰《小泉改革宣言》 ,“小泉改革”就是自民党的施政纲领。大家知道 ,小泉 2 0 0 1年上台时提出的施政纲领是“小泉结构改革”。从其内容来看 ,“小泉改革”和“小泉结构改革”这两个口号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小泉上台已经两年有半 ,这次大选后又继续执政 ,“小泉改革”这个口号自然已成为新一届小泉内阁的政策纲领。值此“新桃换旧符”和小泉内阁实行内阁改组之际 ,对“小泉改革”的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对其…  相似文献   

9.
2017年10月22日,日本举行了第48届众议院总选举,自民党延续上届选举优势,再度实现了单独过半数,自民、公明两党继续维持众议院三分之二以上多数。此次选举以安倍强势政权遇到危机为背景,执政党抓住在野党竞选能力处于低谷、朝核局势趋于严峻带来的有利时机,利用解散权成功延续了执政时间。选举帮助自民党稳固了政权,但主要在野党在大选中陷于分裂,安倍政策引发的争议也并未消除。选举之后,安倍政权有可能执政至2021年,其修宪议程将稳步推进,经济改革计划加速进行,在外交政策方面则做出一定调整,使之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10.
冤家缘何联姻─—评自民党与社会党的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刘映春1994年6月29日,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在该党和自民党、先驱新党的支持下当选为日本新首相,组成了自民党、社会党和先驱新党的三党联合政权。村山政权虽然也同细川、羽田政权一样是联合...  相似文献   

11.
政治资金与自民党的兴衰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王振锁日本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军分裂,作为日本第一大党执政长达38年之久。在战后日本经济复兴和走向经济大国的进程中,作为执政党的自民党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战后几十年来,日本"金权政治"亦愈演愈烈。据有关研...  相似文献   

12.
当前日本政局的动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赵阶琦一、动荡不定的日本政局当前,日本政局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期。自1993年7月自民党在大选中失败以来,日本政局动荡不已,政界的分化组合在激烈进行,各大政治势力的明争暗斗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其突出特点是:第一...  相似文献   

13.
日本政治结构的演变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9月11日举行的日本众议院大选,出现了自民党大胜的结局。日本政治结构出现了新变化,“一党优位制”以“2005年体制”的形态得以重现,首相的决策地位进一步提高,自民党强行通过法案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未来几年内这一局面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在新的政治结构中,日本的周边外交是否将更趋强硬?这一点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4.
2017年10月,日本举行了第48届众议院选举。安倍晋三率自民党夺下284席而赢得大选。"突袭"解散的策略及在野党的分裂是自民党大胜的重要原因。希望之党成立后,民进党宣布与之合并。然而,小池百合子将赞成修宪等作为入党条件,这迫使民进党左派结成立宪民主党。希望之党虽以反安倍为口号,其竞选纲领却与自民党并无大差,加之小池的"排除的逻辑"与不参选,导致了希望之党的失势。相反,立宪民主党因其鲜明的反修宪立场吸收了左翼选民,一跃成为最大在野党。而能否建设好民众基础并提出更吸引中间选民的方案是其对抗自民党的关键。大选后,虽然安倍会加速修宪的进程,但是面对修宪势力内部见解的不一致,如何纠集修宪势力以实现自卫队入宪方案仍面临很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日本平成时代政党政治发端于自民党"一党支配"体制的动摇,历经"多党重组"及"两党竞争",终止于自民党"一党独大"格局的形成。其间,自民党先后两次在下野后又上台执政,并最终确立了"安倍一强"支配体制。此种演变脉络的形成存有内在逻辑:在"变动"的时代环境里,以社会党、民主党为代表的主要政党由于执政失败而走向党势衰落;小选区制有利于第一大党的运作特点加剧了大党之间选举竞争的激烈程度;行政改革的效用累积有力地支撑了官邸主导型政策决定机制的构建;加之自民党党内支配体制的中央集权化倾向,这些均为"一党独大"格局的形成与"安倍一强"支配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平成时代的日本政党政治在朝野竞争、政策决定与政治参与等领域,面临着是否完全体现"政治民主"的课题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正在7月31日举行的东京都知事选举中,日本前防卫大臣小池百合子击败众多候选人当选新一届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日本政坛创造过多项"第一",曾是日本第一位女性防卫大臣、自民党第一位女性总务会长,现在又成为了东京都第一位女性知事。小池的成名之战是其作为前首相小泉的最强"刺客",在2005年众院大选中击败了自民党内反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2月,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赢得众议院大选,日本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第二次实现政权更替。此后自民党共经历两次参议院选举和两次众议院选举,在参、众两院都获得稳定多数议席。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从最初对"安倍短命内阁"的质疑转移到"安倍长期执政"可能性的探讨上。本文基于选举政治学的视角对安倍谋取长期政权的内在机制进行考察。首先,安倍以及自民党在政策议题的设定上尽可能满足选民的需求,对于同选民相背离的政策议题则通过灵活操作的方式在选举进程中将其规避。其次,通过政党党首形象的比较发现,安倍作为自民党党首的稳定性以及在选民中间较高的情感偏好是其支持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最后,支持安倍以及自民党选民层次的广泛性和稳定性是安倍谋取长期政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日本政局出现历史性变化,是日本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自民党保守政治所致。民主党执政后,提出一系列内政改革与变革政策,努力使日本政治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鸠山内阁开局良好,具有优势和很多有利因素,但也面临执政经验与能力、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来自自民党等挑战,也存在考验。鸠山内阁推行调整对美关系、重视亚洲和对华关系的积极外交政策,利及日本自身和东亚地区的稳定与合作,具有战略性的积极意义。但寻求确立对美的对等关系,将受到来自美国的阻力,具有难度。在发展对华与对东亚国家关系上,日方态度积极,也需要切实把握和努力。  相似文献   

19.
1955年体制与日本经济论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宋绍英1993年8月,日本非自由民主党的8党派联合成立了新的内阁,这意味着维持了38年的自民党一党执政的所谓1955年体制的结束,成为战后日本政治史的一个转折。而正是在这个体制下,日本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党政治都是其本国政治、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而日本是在二战以后,在美国占领时期短时间内完成的民主政治体制,因而它与西方政党政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日本的政党制度不同于两党制和多党制,政府由不同的政党或政党联盟轮流执政,日本能够在完全竞争的多党制条件下,自民党以优势地位执政长达38年之久;其次,日本的政党组织结构与西方国家不同,日本政党内部派阀林立且活动持久;第三,日本政党与政府的关系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党政分开,自民党直接参与政府运作,成为政府运作的中枢神经;第四,日本的在野党没有起到西方发达国家在野党监督、制约执政党的功能,各政党没有明确的政策主张,具有明显的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