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伯的"英国法悖论",是指按韦伯的理性化标准,英国法的理性化是程度较低的.然而事实上英国法又能较好地保障英国人的确定性、自由和秩序."英国法悖论"的产生,在于韦伯将理论理性视为唯一的理性并将其作为标准尺度来衡量英国法.事实证明,英国法的实践理性不但是一种理性化道路,而且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理性化之路.反倒是韦伯的理论理性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认真反思韦伯的理论理性法治观.  相似文献   

2.
公共理性:不是什么和是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理性是公共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精神.概括地讲,公共理性就是指各政治主体以公正的理念和自由而平等的身份,在社会政治这一持久存在的合作体系中,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充分合作,以产生公正的、可预期的共治效果的能力.公共理性既是一个实体性概念,又是一个蕴涵丰富方法论意义的范畴,包括公共意识、公共伦理、公共思维、公共逻辑与公共调适等一系列内容.  相似文献   

3.
理念论哲学:自然法是法律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清德 《社科纵横》2002,17(3):46-47
对理性的功能性解释兆始于苏格拉底 ,认为理性有对真理的终极诉求 ,法的追求就在于实现法的自然或观念正义。它是古希腊哲学人文主义兴起的契机 ,是西方理性主义长盛不衰的源流。柏拉图则将理性超功能化理解 ,认为理性是一种先验的定在 ,一方面肯定了理性对人的绝对意义和法律有对本身价值的追求 ,有了自然法与实在法的明显划分 ;另一方面 ,对人类行为作出了逻辑目的推论 ,走向了法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4.
消费主义是怎样成为意识形态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成为意识形态是指自20世纪以来,社会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后,消费主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成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消费主义成为意识形态需要三个条件:一、从生产型社会到消费型社会.二、理性经济人假说的超越.三、大众传媒与消费主义的联姻.  相似文献   

5.
传统理性观把理性局限于认识论和科学技术活动当中.20世纪以来,人们对这种理性观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开始了理性文化重建的历程.理性是一个总体,是使人成为可能的存在方式,它包括属于人的一切生命活动;它应当是一种合理性、合情合理性和合人性,而不是像近代理性观那样仅仅理解为知性理性和技术理性.马克思实践哲学对资本主义制度、近代主体形而上学以及技术异化的批判为我们重新理解理性的价值和建设和谐理性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创立的内在逻辑线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楠明 《学术交流》2001,1(1):12-16
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是人类解放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创立过程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密切关联在一起.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从黑格尔的理性的人到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再到现实的人的过程,与此相应,他的哲学的创立也经历了从历史理性到人的本质的异化再到人的现实实践活动的过程.所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构成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创立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7.
理性在西方文化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是,传统理性观把理性局限于认识论和科学技术活动当中.20世纪以来,人们对这种理性观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开始了理性文化重建的历程.理性是一个总体,是使人成为可能的存在方式,它包括属于人的一切生命活动;它应当是一种合理性、合情合理性和合人性,而不是像近代理性现那样仅仅理解为知性理性和技术理性.马克思实践哲学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资本主义制度以及技术异化的批判为我们重新理解理性的价值和建设和谐理性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立达 《浙江学刊》2008,8(1):158-165
本文通过对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范式比较,指出两门学科的复杂关系的根源在于人类生存方式中自然对象化与社会对象化、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抓住价值的可比较性,统一的实践理性标准和学科功能的协调三个关键问题讨论了两学科范式整合的可能性,并提出了范式整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政治理性化为核心的政治知识化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特征之一.人民主权观念是政治知识化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而孵化人民主权观念并使其得以转化为现实的政治生活的社会基础则是现代市民社会的兴起.  相似文献   

10.
单纯 《社会》1993,(12)
在我们日常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交流中,知识分子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概念。但要用一种理论标准来定义知识分子,却又会使许多人感到困惑。换言之,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社会问题,一旦要诉诸严密的理性检验时,我们才意识到感性经验的不确定性和理性概括的严密性之间的鸿沟!中国公众喜欢的小品演员赵本山在一次春节联欢会上,表演了一个电视征婚的小品。他自我解嘲:“本人六级木匠,括弧——相当于中级知识分子。”观众听了都会心地一笑:“六级木匠从什么角度可以类比于中级知识分子?思考这个问题并不需要艰深的理论功底,只要具备些中国现代史的常识就够了。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60年代起,女性主义学者们把目光转向了法律,其中就包含侵权法.以女性视角重新审视侵权法,女性主义学者们有了新的发现:侵权法是男性的法律,法律原则和规则无不带有男性的偏见.为此,她们向传统的侵权法发起了挑战,于是就有了侵权法的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在侵权法研究中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她们揭示侵权法中的性别差异;其次,她们批判“中立法律”标准中隐含的男性偏见;最后,她们呼吁法律实践中女性的经验.女性主义侵权法理论与传统侵权法理论的核心冲突是对“理性之人”、“注意义务”和“救助义务”的不同理解.女性主义者给法律带来的实际影响是显著的.在私法领域,女性学者们主张以“理性之女人”取代“理性之人”的标准,以“相互依赖、责任和关心”取代“个人权利”的理念,加大法律对易受伤害女人的特殊保护.把女性权利的主张由公法扩展到私法如侵权法,使女性得到了更大的补偿.  相似文献   

12.
勒紧腰带努力赚钱,终于攒得一份令人羡慕的家产——以前我们将这样的人称为"富人"。如今,衡量富人的标准有了新的变化,不牺牲生活的质与量,通过理性投资,年纪轻轻即积攒了丰厚身家的"新生代富豪"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做做下面的测试,你有新生代富豪的潜质吗?  相似文献   

13.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旭昆 《浙江学刊》2001,1(2):67-75
本文首先强调研究人的行为动机的重要性,进而区分了人的行为动机的两个层次,提出了根本动机的超制度性和具体动机的依制度性,指出了行为动机的多维性、可序性、互补性和互斥性.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进行了论证,提出了精致的有限理性的广义经济人假设,指出了它的两种表现型利己主导型和利他主导型.同时,对理性概念进行了分析,区分并定义了两种理性目标理性和手段理性,指出了手段理性的两种表现慎行和验行,还指出了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各自的适用范围,提出了对这两种行为方式的选择同样是理性的,从而为理性人假设进行了辩护.最后,文章指出了从精致的有限理性的广义经济人假设可以推出的若干命题,尤其是交易能力差异性命题和好人可能干坏事命题,指出了这些命题在解释经济和社会现象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伦理的开端与公共伦理的理性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兴 《浙江学刊》2004,(6):161-165
每个人都是首先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保存自我是每个人的自然权利,因此"我是我"是个体生存的最初原则.然而,由于这一原则的主观性和非社会性,使得它与人类的现实本质--社会性相悖谬.因此,它必然要上升为"我是人".正是由于"我是人",使人类开始了伦理的生活,也使公共伦理有了现实基础和基本原则.本文通过"我是我"到"我是人"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概念推演,从"感性的人"到"理性的人"、"从个体理性"到"公共理性",从"抽象理性"到"现实理性",揭示了伦理的内在原点和公共伦理的理性实质,彰显了埋藏在人类公共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逻辑线索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近代西方道德哲学都是以利己的人性为基础,将人的道德同人的理性紧密相连.英国道德哲学家们强调的是理性对于自由的限制.这就突出了理性的自由思想.这便是社会自由的理论基础;大陆道德哲学家们认为人的理性具有绝对性、普遍性和自由性.因此,照他们看来,所谓道德的生活,就是符合理性的生活,就是一种必然的应当生活.因而自由的理性就是道德.这便是思想自由的理论基础.不过,到了休谟和莱布尼茨,西方道德哲学家们已经开始认识到道德问题应该从普遍的人性,即人的主体性上或生活实践上去反思.这一思想对后来的西方哲学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术界许多同志同意人的认识应该划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这就是说,从感性不能一下子就上升到理性(这里的“理性”是指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即辩证思维),其间必须经过知性阶段。那么,知性向理性的过渡是否是沿着一条直线自发地完成的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知性过渡到理性其间要经历哪几个复杂、曲折的阶段?本文仅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罗尔斯的公共理性是自由而平等的公民在达成民主社会的共同政治认同时拥有公共的政治理性.推理原则及其方法是得到公民认可的.理性的公共性确保了正义原则的合理性.罗尔斯的公共理性为具有共同政治理想规范的、合理而理性的公民在涉及根本政治问题时,具备自觉诉诸公共理性的义务,公共理性应该成为每一个自由而平等的公民自觉履行的义务,失去公共理性的公共政治辩谈很难就根本政治问题达成共识,甚至社会将可能面临分裂和动荡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李松柏  李强 《社科纵横》2008,23(9):119-122
韦伯在其代表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研究核心在于理性及其发展不同类型,其构成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而有的学者提出了第三种理性即行为理性,实际上是构建了"理性三维论".笔者认为,"理性三维论"没有弄清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的划分依据以及异化原因,只是将工具理性的异化作为价值理性回归的前提加以肯定.笔者进而提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异化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二是人们对二者的错误认识所引发的,而重新构建新理性精神可以为弥补价值性与工具理性的断裂和异化.  相似文献   

19.
共通感是对于形式的追求的一种质料性情感.审美愉悦感产生于想象力与知性在理性形式之内的自由和谐.崇高感的消极性方面体现在知性下的想象力综合活动无力把握对象;积极性体现在理性通过理念统摄了质料,想象力的失败也就是理性的成功.这是一个先抑后扬的过程,抑的是知性,扬的是理性.道德感与崇高感都是在排斥质料干扰后对于理性的敬重感.敬重感作为一种理性的情感成为道德动机,引发起道德行为.美感和崇高感作为面对具体事物自然而然生发出的对于理性形式的认同感,证明了道德感触发的道德行为自上而下施行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按照康德所代表的理性道德主义标准,美德和善行为理性,邪恶和歹行则为无理性。休谟及现代休谟派反对这种学说,他们否认道德判断是理性原则。本文先考查休谟的论点及论证的失败,再分析现代休谟派所作的修正及其缺陷。休谟认为,理性的功能在于发现观念之间的关系和事实,道德上的区分不是理性的产物,因此,行善不为理性所需,作恶也不悖干理性。他的理由概括为论证m:前提1:纯理性不能使我们行动;前提2:道德判断能使我们行动;结论:道德判断不是纯理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