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规范化、书法和书法艺术张卫国(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副教授)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全民共用性。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语言的交际作用的工具”。文字系统只有符合语言的全民共用性的要求,才能充...  相似文献   

2.
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且至今仍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人类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因而从汉字的本身就可以认识到中  相似文献   

3.
文字是语言的记录,语言的组成有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也就应该记录这三要素。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由于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趋于稳定,所以万变不离其宗,不会变成另一种语言。但语音,从时间、地域上看变化相当大,即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文字一经产生,形体就趋于保守,远远落后于语音的变化。三千年前,以“多”(ta)作“移”(dia)的声符,确是一个很不坏的谐声;而一千五百年前,“多”仍是〔ta〕,“移”已变作〔ie〕,到现在更成了〔tuo〕与〔i〕了。各方言区对同一汉字读音不同即代数式音符,不必举例,比比皆是,即使所谓表音文字,也只能记录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字第一成熟期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文字第一成熟期述要何丹众所周知,自公元前四千年中期至前二千年中期,人类有三种文字先后发展到了能“按顺序无遗漏地记录语言”的成熟水平,它们是:苏美尔人的楔形字,古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华夏古汉字。这是人类文字的第一度成熟,因而,人们称这一时期为人类文字的...  相似文献   

5.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符号体系,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与语言的音位配列相联系的文字系统是语音文字,与语言的语素配列相联系的文字系统是语素文字。汉字是语素文字。汉字作为汉文化的代码,是汉民族在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瑰宝,是世界文字中的珍品之  相似文献   

6.
文字的定义     
文字的定义应是"人类记录信息的书面符号",这个定义界定了文字的两个特性:载体属性和功能属性.文字的裁体属性是书面符号,文字的功能属性是以书面为裁体记录信息.记录信息的文字与表述信息的语言都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一、速记溯源 速记是一种用简单而有规律的记音符号加上词语及句子的略写方法,代替现行文字快速记录语言或表达自己思维的书写技术。 语言是人类通过口语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但是,在录音技术和设备发明之前语言一讲即逝,不能长时间地保留下来。于是人类又创造了用书写(最初是刻写)形式记录语言、表达思维的工具——文字。最初的文字(如象形文字)都是一些简单的书写符号。如:  相似文献   

8.
象形文字漫谈李晓东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有文字与其配合,共同构成交流、记录、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工具、文字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回过头看一看整个人类所走过的路程就会发现,人类历史在文字产生之前对于我们只是一片迷茫的荒野,是...  相似文献   

9.
西方语言学家通常把语音看作语言的记录符号 ,而把文字看作语音的记录符号 ,文字于是成了“符号的符号” ,被排除在语言学研究对象之外。对于以“语音”为核心的印欧系语而言 ,这种区分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汉语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非语音化”的语言 ,因此汉字在记录汉语时根本不需要语音作为中介 ,其书写本身就是记录汉语的直接符号。汉语的文字书写在迥异于印欧系语的语音指向的同时 ,也对中国传统诗学话语的最终生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交际工具。不论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还是有声的口头语言,都是由音、字、句、段、词法、句法等语言诸要素组成。因此,语言学习者历来十分重视对上述语言要素的学习和掌握。然而,在交际实践中我们发现,除上述因素外的一些非语言因素,在人类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正起着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否则  相似文献   

11.
释“录”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是和语音结合起来的符号系统.在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当中,“义”是关键和灵魂,承载着文字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而“音”和“形”是载体,是记录文字内容的物质外壳.本文依据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原则,通过对“录”字字族和“录”字古文字字形结构的剖析和归纳,以及从“录”字字义所引申的词义线索,以探析“录”字本义.  相似文献   

12.
颂古是宋代“以诗明禅”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中国禅宗创造的偈颂新体裁,体现了宋代禅宗“以文字为禅”的特色.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僧人圆悟克勤编撰的《碧岩录》一书是宋代禅宗“颂古”的集大成之作.其弟子大慧宗杲虽然焚烧了《碧岩录》版,但是自己也创作了110首颂古作品.慧宗杲并非对颂古这种形式不满,而是不满于学者的“不明根本,专尚语言,以图口捷”.大慧宗杲的“颂古”之作,是宋代禅宗由“文字禅”转向“看话禅”的体现,一定程度上说,是在扭转北宋中期以来禅宗向文字禅发展的方向,恢复禅门“言语道断”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古汉字的写词法与造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词法与造字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在一些文字学论著当中,对这两个术语的使用相当混乱,往往把它们混为一谈。写词法与造字法究竟指的什么,二者有什么关系,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语言在书面上的直观的代表。世界上各种文字记录语言的方法是不同的,各种文字都是适应着不同语言的结构特点、语音特点来完成记录和表达语言的作用的。日语的假名和俄语的字母是通过记音来记录语言的,前者记录语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白()文”已有较长历史,但学术界对白文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该文从考古发掘的实物和历史典籍中,如南诏有字瓦、历代古籍中的“白文”记载、古碑刻中的“白文”加以论述;“白文”在白族社会中的使用范围;以及白文的形态演化和前景进行分析,得出白文是白族特有的文字,历史上的“白文”是借用汉字的音或义创造的一种似汉字而非汉字的一种字体来记录的白族语言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有了图书,并把图书收集、保管起来以后的事。因此研究图书馆的起源就在研究最早的图书和收集、保管那种图书的机构。人类在发明文字的初期,是没有作为图书起源的记事记言的文字记录的。直到出现阶级和政权机关以后,才有这个东西。那是由父系氏族公社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的事。而收集、保管那种文字记录的地方,则是档案库。称它为“档案”,是因为那种文字记录的性质属于今天人们所意识的档案,称它为“档案库”,是因为它只是收藏与保管档  相似文献   

16.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符号是信息的载体和信息传递的媒介物。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符号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字是记录和传递语言信息的书写符号体系。构成文字符号的物化形式由记事图画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7.
所谓“广义文字学”是以文字学研究为基础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它不是对“狭义文字学”研究的简单颠覆,而是一种研究视角的转换,标志着文字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在“广义文字学”之下,从纵向的符号发展史的角度探讨原始图画和成熟文字之间的关系即是“前文字”;从功能的角度讨论符号、文字、图画以及语言等不同表达手段在人类表情达意中的共同作用,讨论广义的“文字”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视觉转换问题,讨论现代的符号创意活动,为基于网络的新媒体提供符号的基础支撑,即是“类文字”。“前文字”和“类文字”具备不同的价值,两者都是“广义文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到了宋代朱熹为之作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所以古之文献,泛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字材料。到了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载体材料和记录知识的方法,使原来意义的文献函义逐步完善.根据 GB4894——85《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国家规定:“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所以说,文献是人类知识、信息和情报的记录,是大脑思维与记忆力功能的延伸。按其记录形式,它可以分为手抄文献、印刷文献、声像文献、缩微文献、甲骨文献、金石文献、杌读文献等。  相似文献   

19.
论文字五种定义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字”这个术语,蕴含着五种不同的概念:一、泛文字概念。文字是指所有的人为了用来帮助人们进行认识、记录、交际和管理的视觉符号。二、一般概念文字概念。文字是指代表语言的视觉书写符号。三、广文字概念。文字不仅包括一般的文字,而且包括书面语中那些不标音,只单纯表意的视觉图符。四、片面文字概念,文字是指字形。五、超文字概念。文字涵盖人类所有的认知、体验表达的方式乃至实践对象本身。这些不同的概念,各有各的产生背景,各有各的适用场合,在使用中,应该对它们明确界定,正确使用,避免概念混淆。  相似文献   

20.
“字”是歌曲的基础和依托人们谈到组成歌曲的三要素,总是习惯于这么排列:旋律、节奏、内容(歌词)。这是因为,歌曲是时间的艺术,人们总是首先听到旋律,感觉到节奏,而不是首先看到歌词(内容)。事实上,恰恰相反,不论是作一首歌曲,还是唱一首歌曲,都应该是:内容(歌词)、节奏、旋律。《碧鸡漫志》说:“或问歌曲所起,曰:天地始分而人生焉,人莫不有心,此歌曲所以起也。”这是说,歌曲是人的心声。马克思说过:“语言是人类思维的第一意识”,人类是通过语言进行思索,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索。文字是作为表现语言的一种符号。因此,作歌者和唱歌者都只能用文字去思索和表现自己的心声。即使是一首无言歌,虽然在曲谱的表面上看不见有形的文字,但歌曲表达的情绪和内容,仍是作歌者和唱歌者用那些看不见的无形文字去进行思索体验和表现的。著名的意大利音乐家和声乐艺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