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伶 《女性大世界》2005,(11):57-57
来中国之前,谢喜福的第一职业是音乐老师,第二职业是作曲。而他现在的身份,从讲台上换到了课桌前,又重新做起了学生。如果你走进课堂,一眼就能认出他来,因为,他一定是教室里最老的学生,谢喜福在将近四十不惑之际,把自己放到了异域文化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2.
古今名人录     
日常生活中的体态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下文的这些体态,可能你都见过,但你未必知道它们的真实含义。叉腰姿势易冒犯人当你与别人聊天时,你的站姿(如何移动脚步、如何挤眉弄眼)已泄露了你对对方的潜在态度。因为,人以何种方式站立,对于理解他的身份或他极力声称自己具有的身份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指南。  相似文献   

3.
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是一部具有创伤感的作品,母亲茹灵移民前受父权制社会的压迫,移民后,经历了种族主义歧视以及被"他者"化的伤痛。女儿露丝尽管优秀,却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处于"边缘人"的位置。这些境遇给母女带来的心理创伤无以言说。这部作品中,谭恩美某种程度上把书写作为一种治愈心理创伤的工具。茹灵通过书写讲述了自己的创伤性经历,重视自己的过去,使自身走出创伤成为可能。露丝通过梳理母亲的手稿,懂得母亲种种怪异的行为源于自己无法理解的中国文化。母亲的言说赋予露丝力量,使她重新认清身份,露丝重新思忖与其生命中重要的他者的关系,认清自己的文化身份,在美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中坚定自身的"中国性",不再排斥自身双重文化身份,最终走出了自己的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4.
一位年仅20岁的乡下女孩,因为感动于一位已婚男人对自己的真心帮助,心甘情愿地做了他的情人,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里生活了7年,一直不为人所知。不料,后来因为一次小偷入室行窃,让她"第三者"的身份曝了光……  相似文献   

5.
正"没白活一回。"31岁的铲车司机毕元庆或许没有想到自己这辈子能去南极,也没有想到因为拍了一些在南极工作的视频,自己能以主人公的身份登上电视屏幕。在江苏卫视《新闻眼》节目报道中,主持人说,"他在南极开铲车,他的邻居是企鹅、海豹、13级的暴风雪……"电视画面中呈现的正是毕元庆在南极工作的场景。这其中有南极美轮美奂的风光、  相似文献   

6.
当你与别人聊天时,你的站姿(如何移动脚步、如何挤眉弄眼)已泄露了你对对方的潜在态度。因为,人以何种方式站立,对于理解他的身份或他极力声称自己具有的身份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指南。  相似文献   

7.
白先勇是位十分重视小说"对话"的作家,他的"对话"艺术一方面能表现小说人物的个性,另一方面能推动故事的发展。他的小说大都通过对话的方式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本文将从对话展现人物、对话反映人物变化、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三方面就白先勇小说中的"对话"艺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职业》2014,(28):6-6
他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共和国将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的杰出军事指挥员,在41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把每一分炽热都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军营,献给了祖国的和平与安宁。他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  相似文献   

9.
<正>他是一位名人,却也是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儿子蔡国庆知道:现在,他和妈妈的身份掉了个儿,母亲变成了需要他悉心照顾的"孩子"。蔡国庆给人的感觉永远是阳光、快乐的,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童星出身,很多人能随口哼出他那些传唱不息的歌。在这个很多明星主动或被动地与大众分享自己家庭故事的时代,蔡国庆却很少在公开场合谈及自  相似文献   

10.
青年农民工的城市生活体验与身份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个案为基础探讨青年农民工的身份认同过程,这一研究超越了以往重视群体身份认同的传统,展现了青年农民工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的生活体验,且在与外界的互动过程之中而形成的独特的身份认同。对于很多户籍上仍然是农民而在城市里生活和工作的打工者而言,不论他身在哪里,都是异乡。同样,伴随的是其对自己身份认同的模糊。也即是说,对青年农民工而言,已有的身份认同机制已经无法满足他对自己认同的需求,于是,寻找一种新的认同机制成为他寻找新的归属的必然,打工者,正是他对自己身份认同的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1.
身为一个"高富帅","富二代"张天培也有自己的苦恼,那就是如何在浮躁、世俗的现实社会中找到一份完美的纯净恋情。在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终于找到出自普通人家的女友周惠子之后,他一度以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纯粹"爱情。可是,随着"富二代"身份的回归,他才忽然发现,原来自己的爱情并非不掺任何杂质……  相似文献   

12.
正你是不是发现他没有以前疼你了?你们的感情出现问题了吗?那你应该好好检讨下自己,是不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让他变"冷淡"了呢?一、被人讥笑胆小怯弱自古便有英雄救美之说,因为男人都喜欢美人,所以在男人的心目当中,都希望自己是个让美人倾慕的英  相似文献   

13.
1.接纳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雷丽,31岁,精算师 老公特别喜欢看军旅、谍战题材的电视剧,我却爱看轻松的爱情片。每次老公推荐我看他喜欢的电视剧,我就特烦。每次他热情地给我讲剧情;我都只顾盯着银屏上浪漫的剧情。  相似文献   

14.
冯峙明  陈樱 《老人世界》2011,(11):12-13
贺麓成本名叫“毛岸成”,是毛泽东三弟毛泽覃之子。又因其母贺怡的胞姐是毛泽东之妻贺子珍,所以他既是毛泽东的侄子,又是毛泽东的外甥——贺是母姓,“麓”是湖南岳麓山之意,表示对故乡的怀念,“成”是革命事业必定成功之意。他之所以长期用贺麓成这名字,年幼时因处于白色恐怖之下,姓毛会暴露他的真实身份。他成年后不姓毛,内中的原因与李敏、李讷不姓毛一样,因为毛泽东成了中国人民的领袖,他不愿意暴露自己与毛泽东之间近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姜夏  于淼 《现代交际》2012,(9):80+79
柳下洪世泰是朝鲜中人文学发展初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早早考取译官,却十多年未被任用。他的诗歌在当时颇获盛名,却因为中人身份束缚徘徊在低微末职。他秉着文学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自成一套"天机论",真正开展了中人的文学活动。他结成诗社,不只与中人,还与士大夫进行文学交流,并花费十余年编纂了中人文人的诗选《海东遗珠》。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其诗歌创作前后期出现的变化特点和审美倾向,以此窥视整个朝鲜译官文学的特点和本质。  相似文献   

16.
当"忙"成为一种悖论式的生活状态 我们遇到的"忙"是一种悖论式的社会现象:谁都说自己忙,但究竟为什么忙,忙什么,忙了有没有价值,可能连自己都说不清;谁都在忙,可似乎谁也不愿意那么忙,但要人不忙,如让他退休、赋闲、离职、下岗,谁也不愿意.  相似文献   

17.
《老年世界》2006,(16):F0003-F0003
刘佑华,自幼拜师习书,50余载,不论在校就读,从军为政,坚持笔耕不辍,终成军内外著名书法家。现为中国书协、中国书画协会会员,中华书法研究会、中国书法家行、草书研究会理事。被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中原书画院等20多家书画组织聘为书法家、高级顾问、名誉会长。湖北、河南、陕西等我国重要旅游景点都有书作被收藏刻石:日本、新加坡、韩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国际友人、华人收藏了他的作品。《旅游文化报》、《中华财富》杂志(珍藏版)等多家地方和中央媒体专题介绍了刘佑华书法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爱情的手套     
<正>男孩爱上了女孩,可是却迟迟不敢告诉她。因为在他心目中,女孩实在太美丽、太出色了,他打心眼里觉得自己配不上她。男孩心里经常想:"如果向女孩示爱了,可能今后两个人连朋友都做不成了。"所以每当和女孩在一起的时候,男孩总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千万不要被她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19.
艺术是崇尚个性的。个性是从艺者厚积薄发的产物,更是从艺者的名片,没有个性也就意味着湮没于世间的琐屑与嘈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唐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著名书法家王永兴就是凭借着他的艺术上的个性得以成为在这个日益拥挤的艺术世界中的砥柱中流,并不断超越自我,攀登着一座座新峰。  相似文献   

20.
明明是中国面孔,穿的却是星条旗标志的衣服,嘴里喊的是America!当看到自己曾经助养的小女孩竟"西化"到如此程度,他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为孩子寻找亲生父母。因为,她的"根"永远都在这个美丽的东方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