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们都希望当亲朋好友问到“你在哪儿上班”的时候,可以骄傲地回答出一家有名的大公司,或是一个有地位的职称, 像是医生、律师,或甚至只说自己在航空公司、科学园区也好,只要听起来混得还不错,大家总会对你投以羡慕的眼光。然而如果是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上班,许多人也许就不想把公司名称说出来,因为会觉得有些丢脸。似乎大家是以大公司或小公司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这种以到大公司才能衬托出身价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大公司是之前的人造成的,与你无关,进到大公司不代表你的厉害或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徐新跃 《经理人》2006,(6):124-125
从小公司跳到大公司,你可能要寻求略低或者平级的职位才有更大把握小公司的高手.到大公司寻求更大的发展平台,往往会遇到一些挫折,即使他们能力足够,但是资历却不被大公司所看重,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大公司之所以看重应聘人的资历, 是从自身企业文化来考虑,因为相同背景下的空降兵会更认同企业文化.更快速地融入到企业中来。显然,尽管小公司的高手个人能力很强。但一遇到其他候选人能力相似.而背景深厚,加入大公司.寻求更大发展就很难了。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许多高手认为只能顺其自然。然而,是否可以借助猎头公司的帮助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相似文献   

3.
何如平 《领导文萃》2009,(23):147-147
我在一家工贸公司的分公司上班,工作轻松自在。 那天快下班时,我觉得气氛和往日有些不同。平时到了这个点。大家早就放下了自己的工作。老王会打电话向老婆请示该买什么菜回家.小马会和自己的女朋友在电话里定下约会的地点,娜娜则开始化妆打扮。今天一个个却都在伏案工作。  相似文献   

4.
世界这么大     
正这天上班,领导对我说:"世界那么大,你就不想去看看?"我心里一惊,这是炒鱿鱼的新词吗?立即稳稳地回答:"领导,您就是我的全世界!"领导笑了,"这么说,你是不愿意出去了?"我义正辞严地表示:"领导放心,公司就是我的家,我哪也不去!"领导说:"那太好了,这次安排大家出国旅游,正在为安排留守人员发  相似文献   

5.
孟宪岐 《领导文萃》2011,(21):129-131
小荷来单位上班那天,几乎所有人的心里都暖乎乎的。因为,小荷微笑着,跟他们都问了好。大家就都笑呵呵地学她的样子说:“你好!祝你快乐!”学完,大家都嘻嘻笑。笑完,都觉得这话好听,听着心里滋润。  相似文献   

6.
“这是我们公司的对外电话,你要打最好用手机。”在留下自己的办公电话时,日照市岚山港务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荆小姐这样说。这让记者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要用手机呢?难道港务公司的办公电话只能接手机?荆小姐的解释让记者更加困惑了。她说:“因为你们电话的区号是010,010开头的电话我们一般不接。”  相似文献   

7.
陈和 《领导广角》2002,(8):55-55
李沙是老板的亲戚,从国外拿了MBA回来,到公司上班已半年多了,这半年来,她所在的企划部同事个个忍声吞气,因为她总是我行我素,好大喜功,但自己本身能力又不怎样。最气人的是,部门主管碍于她的“来头不小”。每次跟她说话都是低声下气。唯恐她不高兴似的。对于其他同事的抱怨,他总是说: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许多国内的小公司甚至大的公司在信息化的征途中也许都会碰到软件集成的问题,因为大家都期望的软件统一、平台统一似乎越是在大的公司越是难以实现,比如大家熟悉的联想、华为等都存在多种软件并存的问题.随之出现的各种专门提供接口的供应商报价之高又令大家不敢轻易决断.  相似文献   

9.
留到最后     
年轻有为的伊藤当上了日本十大公司之一、拥有1.5万名员工的钟纺纺织公司董事长后,常对自己的下属说:“自己服务的公司濒临倒闭之时,就是你留下来发挥潜力的最好机会。如果没有关闭那个副业单位的机会,也许,我一辈子都得做小职员哩!” 原来,伊藤当初还是一名小职员时,钟纺公司的一个生产厂因经营不  相似文献   

10.
张婷 《经理人》2006,(1):114-115
别把自己的角色框定死,你只是公司的一员,需要你做什么, 你就去做什么原欣是很典型的那种北方女子,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豪爽和干练。在海波龙 (Hyperion)北京公司的办公室里,当她夹着一叠资料微笑着向我走来的时候,她的年轻、随和,曾一度让我误以为她是原欣的助理,不曾将“海波龙中国公司北方区总经理”这个头衔和面前这名年轻女子联系起来。然而,这名爽朗的北京籍女子,在配合摄影师拍照的时候,却流露出了几许羞赧和局促,她解释说因为  相似文献   

11.
对自己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和知识人管理充满自信的管理者总是乐意这么说”员工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即使我们所有的资产被大火毁于一旦,但只要我们的员工还在,我们就可以迅速重建我们的公司。”然而他们始终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难题:当你的人力资源在同行业或相关行业中享有盛名时,你的公司的人才也极可能成为其他公司(尤其是猎头公司)觊觎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博思会     
《经理人》2010,(4)
王金铎:医治员工心理罢工你是否正在面临这样的一种无奈,员工上班朝九晚五,从不缺席,本分做事,但是他们只做自己该做的部分,公司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不高。员工心理罢工了,这在实际工作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作为老板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公司里混日子的人,最终伤害的是自己。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你自己是输家。无论为谁打工,都要为自己学东西,客观上为公司创造价值。混日子实际上是混自己,老板损失一小点年薪事小,你损失青春年华事大。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怨天尤人没用,成功  相似文献   

14.
博文集萃     
《领导科学》2012,(15):58-59
受益一生的人情世故格言1.大丈夫才敢把自己说小,小男人总要把自己说大;麻雀总爱停在大牌坊上,老鹰只是躲在云端深处。2.对比你好一点的人你嫉妒,对比你好很多的人你崇拜;对比你差一点的人你轻慢,对比你差很多的人你悲怜;你的邻居发了财你可能眼红,对世界首富  相似文献   

15.
<正> 有人说,我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家境不好,还有人说是因为年纪太大,还有人说是因为年纪太轻,还有人说是因为经济不景气,还有人说是因为口才不好、没有钱、没有人帮助…… 其实,你永远都不会因为家境不好而不能成功,你也不是因为太老,你也不是因为太年轻,真的!一切限制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当你给了自己一个借口,告  相似文献   

16.
一位高层管理者要为某个关键领导岗位物色合适的人选。他问候选人:“你以前所在公司的人员怎么样?”应聘者回答道:“他们无知又懒散。你必须盯着他们,因为他们总是想偷懒、占公司的便宜。他们憎恨沟通,反对变革,满心想的只是自己。”  相似文献   

17.
给糖的哲学     
房晓莉 《决策探索》2005,(11):69-69
自从多年前成立就骏业宏发、蒸蒸日上的公司,今年的敢益竟大幅滑落;这决不能怪员工,因为大家为公司拼命的情况,丝毫不比往年差,甚至可以说.由于人人意识到企业的不景气,干得比以前更卖力。  相似文献   

18.
“精英症”     
南香红  师欣 《领导文萃》2007,(9):156-161
“我每天夜里睡不着觉,到早晨8点还睡不着,看着太阳冉冉升起.大家骑着自行车都去上班,你还没有入睡,你在想很多事情,为什么别人能做,你就不能做,为什么要对自己这样苛刻……”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许多国内的小公司甚至大的公司在信息化的征途中也许都会碰到软件集成的问题,因为大家都期望的软件统一、平台统一似乎越是在大的公司越是难以实现,比如大家熟悉的联想、华为等都存在多种软件并存的问题。随之出现的各种专门提供接口的供应商报价之高又令大家不敢轻易决断。是否有部分简易接口方式能够初步满足我们当前的使用需求呢,下面就简述  相似文献   

20.
利益有大、小、远、近之别,但还必须说有道德的利益和不道德的利益。 从根本上说,没有一个争取成功的人,或已经获得成功的人不注意道德。因为,道德是大家做人做事的标准,就像工匠做器具的模型,谁破坏了这个模型,大家必定不能容忍他,必定群起而攻之。 广而言之,在人们与对手的较量中,无论政治人物在政坛上的角逐,商业活动中投标、立项、争取批准,军事战争的厮杀谋划,乃至寻常邻里、街坊人家的勾心斗角、争争吵吵,道德始终是一个战场。从谋略上讲,投以更多的注意,就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道德的争斗与谋略表现为宣传自己,揭露对手,争取道义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