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虚拟经济的规模日益扩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愈加显著。就全球而言,虚拟经济增速快于实体经济,但两者增长趋势相同。就中国而言,金融资产成交增长率的波动性比较大,而且与GDP增长率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外国在华证券投资占GDP比值的变动趋势和外国在华证券投资占外汇储备的比值变动趋势十分相似,甚至可以说是同步变动趋势。因此,必须加强虚拟经济的统计,构建虚拟经济统计体系;加大虚拟经济发展力度,推动金融创新;同时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由此引发各界学者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以倒金字塔经济结构为分析基础,基于1992-2008年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法对我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体经济增长是虚拟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是虚拟经济增长不是实体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回归结果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增长对虚拟经济增长影响显著.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需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虚拟供应链利润分配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供应链是在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供应链基于虚拟企业、整合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柔性供应链模式。虚拟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是虚拟供应链有效构建和运作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分析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利润分配的形成机制,对虚拟供应链的构建和管理在制度安排方面作了方法论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关于虚拟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经济指以虚拟资本和金融系统为依托的特殊的经济运行活动,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历史必然。它对我们的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迎接虚拟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中国网络虚拟货币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方式形式层出不穷,使用日益广泛。本文尝试对于网络虚拟货币现象进行剖析,首先介绍中国当前网络虚拟货币现状,然后分析虚拟货币的本质特性和其产生与存在的原因以及当前网络虚拟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一些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虚拟货币本质上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货币交易媒介职能的商品,其不会对现行金融体制产生冲击,但是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虚拟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美学形态,与传统美学最大的不同是它所观照的是一种"虚拟"的现实和现象。从实践美学的角度对虚拟美学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虚拟美学中的实践问题,虚拟艺术的审美特征,虚拟美学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运动形式。虚拟资本是金融工具的一种派生形式,其产生于金融,但不同于金融;因为虚拟经济与金融有不同的功能和运行规律。金融属于实体经济范畴,而虚拟经济则与实体经济对立,有其自身独特的运动规律:与实体经济截然相反的"供求律"。据此所建立的虚拟经济"供求模型",能说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同运动规律。虚拟经济运动是对现实的一个"颠倒"。由于其运动的能量——货币要由实体经济提供,并回到实体经济,当实体经济停止"供血",它立刻崩溃,且酿成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8.
虚拟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美学形态,与传统美学最大的不同是它所观照的是一种“虚拟”的现实和现象。从实践美学的角度对虚拟美学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虚拟美学中的实践问题,虚拟艺术的审美特征,虚拟美学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试析虚拟经济认识上的五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虚拟经济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这些偏差可以概括为五大误区:对“虚拟经济”概念范畴的界定存在一定偏差;对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划分不清;对虚拟经济的本质把握不准,不能准确认识虚拟经济的“虚拟性”;误认为虚拟经济是金融资本运动的一种形态;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解释缺乏严密逻辑性与说服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虚拟经营的风险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制造型企业的虚拟经营是建立在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经营模式。企业实施虚拟经营受到环境、能力和利益等方面限制 ,也存在各种风险 ,包括虚拟产品开发风险、虚拟制造风险、虚拟物流风险、虚拟营销风险。因此 ,加强对虚拟经营过程的风险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虚拟经济、实物经济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其总体规模已超过实物经济。实物经济的发展、运行效率的提高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 ,但当虚拟经济完全脱离实物经济极度膨胀时 ,就会形成经济泡沫 ,最终引发金融危机。因此 ,及时研究虚拟经济的内涵及与实物经济、金融危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我国虚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球虚拟资本的总额已经达到实物资本的5倍.大力发展我国虚拟经济,充分利用虚拟经济的优点,可以促进我国实际经济的快速发展,避免由于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和世界虚拟经济发展不匹配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虚拟资本问题。本文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虚拟资本属性的阐述入手 ,分析了他对虚拟资本的扩大和减少及其与实体资本运行关系等问题的深刻认识。这有利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识和研究当代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提高驾驭虚拟资本的能力 ,防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4.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从“人本”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以生活价值论为基础的新财富观。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出发,以生活价值论的观点对财富、价值等经济学核心概念进行了解读。认为:生活即是存在本身,生活是理解经济现象的原点,虚拟价值是生活对象化产物的命题体现了“本质、现象、过程”和“体、相、用”的统一;广义虚拟经济的出现不是人的异化,而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树立新的生产、消费、生活观,改变“先生产、后生活”的观念,寓财富创造于生活过程,实现和谐的经济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经济成长的动因、轨迹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十年来 ,全球虚拟经济迅猛发展 ,其成交量相当于实体经济贸易成交量的几十倍。然而 ,对虚拟经济的研究近几年才开始 ,而且多属探索性的 ,在经济学界尚未广泛深入开展。这可能是由于虚拟经济的复杂性、混沌性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文章从虚拟经济成长动因入手 ,分析了虚拟经济成长轨迹及其特点。虚拟经济经过了缓慢发展和飞速发展两个阶段。从虚拟经济成长动因、发展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来看 ,其主要特点有 :依附与独立并存、融资与泡沫并存、优化与破坏并存、风险化小与风险剧增并存、稳定与起伏并存等两极性特点  相似文献   

16.
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经济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对实体经济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脱离实体经济基础的过度发展,致使虚拟经济对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的破坏作用日益明显,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应合理发展虚拟经济,防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7.
当资本由现实形态独立出虚拟形态后 ,虚拟资本迅速膨胀 ,而现实资本则呈现相对缩减趋势。从定性分析看 ,虚、实资本的相互作用关系 ,既可能成为良性互动关系 ,促进经济的发展 ;又可能成为恶性互动关系 ,导致经济危机。从定量分析看 ,虚、实资本存在黑子型、停滞型、扩张型和泡沫型四种数量关系。我们应充分发挥虚拟资本的能动性 ,监控虚、实资本的互动关系 ,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是其货币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马克思对生息资本、利息、信用与虚拟资本等的深刻分析中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出现与发展具有必然性,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同时,应该突出国家在资本市场构建与发展中的规范与引导作用,合理运用利率进行宏观调控,强化资本市场中信用机制的建设以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防范由虚拟资本带来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顾客需求将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产品生命周期将越来越短 ,市场竞争则日趋激烈。企业外部环境的瞬息万变造成原有的企业组织模式无法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 ,虚拟企业应运而生。虚拟企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 ,它既有市场的灵活性 ,又有传统企业的相对稳定性 ,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新的组织模式。虚拟企业灵捷、动态的运营特点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金融虚拟性命题及其理论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金融呈现出明显的虚拟性特征,其主要表现就是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与其自身实体价值相脱离,以及金融工具交易形成的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运动特征。金融虚拟性命题的提出既有事实依据,也有理论渊源。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哈恩难题"以及金融异化和金融边界假说都对该命题的提出有重要启迪,研究金融虚拟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