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与上古汉语比较,中古汉语相对时点词有以下特点:由位移动词参与构成的相对时点词语明显增多;除继承上古"位移动词 时间成分"方式外,中古相对时点词语出现"副词 位移动词"和"位移动词 位移动词"的结构方式。中古汉语位移动词构成的相对时点词用法更加统一;一些新兴相对时点词经历了"佛典→与佛典有关的文献→一般文献"的发展过程。汉语时间表达的认知隐喻方式在上古还不够成熟,中古才趋于成熟。中古时期,人们更加有意识地参照汉语对时间表达的认知方式,运用位移动词来创造新的相对时间词。  相似文献   

2.
俄语方位动词"站"、"坐"、"躺"不仅描写人在空间中的三种不同状态,而且还可以与其他表达不同类型物体的名词搭配。这些动词对与之搭配的名词的选择性绝非偶然。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可以发现,物体的空间特征、理想认知模式下人们对物体功能、情景的认识以及概念化的特性等因素制约着方位动词的搭配。  相似文献   

3.
位移体空间运动的参照,由"处所词"充当,按语义特征可分为"起点"、"经过点"和"终点"等.由介词标引的处所词,部分可以位于动词前,部分可以位于动词后,但有些介词结构位于动词前和动词后时,表义上往往不同.表示"起点"的处所词可以用介词结构置于动词前,表示"终点"的都不能用介词结构王于动词前,而可以由趋向词标引用于动词后.处所宾语语序基本遵循"起点在动词前,终点在动词后"的时空像似性,体现了人类普遍的"终端焦点化"的认知倾向.  相似文献   

4.
路径事件框架表征物体运动路径整体,其间涉及注意力视窗开启模式的不同。运用语料库,统计“来”和“come”作为位移动词的路径类别和视窗开启模式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其一,“来”和“come”表征路径类别时分为开放式路径、封闭式路径和虚构式路径三种,其中均以开放式路径为主,其次是封闭式路径,虚构式路径最少。其二,“来”和“come”中注意力视窗开启模式均以开启末端窗为主,说明汉英两种语言均侧重凸显位移终点。其三,“来”和“come”作为位移动词,在表征路径事件和视窗开启模式时均蕴含隐喻、转喻和隐转喻的认知动因。运用语料库方法对比研究汉英位移动词,是对内省法的补充和发展,有利于揭示汉英位移动词在表征路径类别和视窗开启模式的共性和差异,印证路径事件中路径类别和注意力视窗理论的跨语言普遍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认为制约介词"向"和"往"在语言中不同表现的深层机制是它们各自形成的意象图式不同:"向"形成的是目标指向图式,具有行进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往"形成的是空间定位图式,具有确定性的特点.由此决定了"向"和"往"多方面的区别:共现的介词宾语不同;参与表达位移事件时,对动词的限制和表达现实位移和虚拟位移能力不同;由于语域不同而激活的事件场景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主观位移句中,位移动词用于描写静态空间场景,这种位移动词的特殊用法可以从认知角度加以解释。主观位移及表层语言结构的形成依赖于人类概念整合、概念转喻和完型心理等认知能力与认知操作。主观位移产生于对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的概念整合操作之中。在主观位移的语言编码过程中,凸像的选择性、路径信息的必要性和方式信息的受抑制性等语言特点也具有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7.
概念领域的重叠源于对类同物复现的认知,而类同形式元素在线性语言序列上的复现(即语言表达形式的重叠)对应于类同概念元素在一定认知构型中的复现,因此,对类同物复现的认知是语言表达形式重叠的认知基础.对类同物复现的不同视点(或认知模式)能够解释语言表达形式重叠的不同现象.这有别于以往用一种语言现象来解释另一种语言现象,如用动补结构的产生来解释近现汉语动词重叠的产生,而是从人的基本认知方式来解释语言重叠现象.我们认为,动补结构的产生及其类推对近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产生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但不是近现代汉语动词重叠产生的原因,其原因是人们对类同物复现的识解模式的转换.同时,重叠认知模式的选择又要受到词类和词义、重叠格式及句法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来"在"(PP/VP)+来+VP"句式中的功能纷繁复杂,以往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个性的挖掘,进而不断地分裂出新的属性。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那些分布于不同句法环境中的"来",虽表现不同,但其本质上还都保留了"位移"这一核心特征,因此在属性上仍可统一处理为动词。  相似文献   

9.
动词是句子的结构联系和语义联系的中心,位移动词是根据是否具有"位移"这个语义特征得出的小类.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动词和位移动词的研究成果作了详细的归纳和概括,并且对位移动词进行了重新界定和分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实验对照法调查动词认知模式的认知效果。实验以本文提出的英语言说类动词认知模式为切入点,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考察大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元认知监控行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英语言说类动词认知模式习得与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水平呈正相关态势;实验组数据表明对言说类动词的认知模式习得有迁移到他类动词的趋势,有助于更加准确有效地理解语篇,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论英语使役结构与“投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英语使役结构的相关研究以及"投射"理论.本文对"以施动者为中心"的英语使役结构与投射结构进行了辨析讨论.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两者紧密相连而又有相异之处.由情感使役动词(如frighten)、使役关系动词(如guarantee)、认知使役动词(如remind)体现过程的使役结构可包含事实嵌入投射或主从观点投射充当结构成分,但另一方面,这些类型的使役结构又与主从述说投射结构相区别;我们需根据"使因"成分以及结构所在的上下文对使役意义的表达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
“拟声词+一声/一下V”结构中的拟声词可分为只能与 “一声”组配的甲类,既可与“一声”又可与“一下”组配的乙类,只能与“一下”组配的 丙类;动词可分为发声动词、联声动词、伴声动词、绘声动词、无声动词五类。它们之间的 组配具有选择性。拟声词与“一声/一下V”组配后具有了强烈的动态性和明显的结果性等整 体意义。由于组配方式和要素的不同,形成了从单纯表示声响动态到单纯表示视觉动态的意 义变化系列。  相似文献   

13.
巴人竹枝词的起源与文化生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巴人竹枝词最初作为一种祭祀歌谣,生成于西南竹图腾崇拜、竹王崇拜文化背景中,原是祭祀竹王的仪式歌,后经唐代诗人引入文坛,才成为一种带有民歌清新自然通俗易懂特点的文人诗歌,风行一时,并蜚声海内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汉语和日语的动词对比来分析它们在句子意义上的特征.日语动词由于有自动词和他动词的存在,它们在体现动词的"有意"和"无意"上分工明确.汉语是独立语,动词语意受大的语言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汉语动词的"有意"和"无意"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笔者认为汉语句子里面是以动词为中心,外围成分向内影响,最终决定动词的有意或者无意.而日语正好相反,是以动词的有意或者无意为中心,从内向外围成分影响,最终决定整个句子的有意或者无意.也即是说,汉语是大的语言环境意合后决定中心动词的意向性,日语是中心动词的意向性决定整个语言环境意合的意向性.  相似文献   

15.
论"写作"     
"写作"一词,有动词、名词之分.中国人一般将"写作"视为动词,而把"写作"作为名词来运用与研究则比较晚.若对名词"写作"重新思考,不妨可把"写作"看成是写作主体运用文字符号描述第三世界(或日世界3)的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6.
从语义关系看"AのはBだ"句式的成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裂句"AのはBだ"能否成立、以何种形式成立,都与该句式中被焦点化的成分B跟A部分中的谓语动词在语义关系上相结合的紧密程度有关.当被焦点化的成分B与原谓语动词的语义关系紧密时,该句式就容易成立,而且在焦点化位置一般不出现相应的格助词;当被焦点化的成分B与原谓语动词的语义关系松散时,焦点化位置一般出现相应的格助词,用以明确语义关系,更加松散时甚至难以构成"AのはBだ"句式.  相似文献   

17.
《吕氏春秋》在成书之后,在汉代流传过程中,篇目次序发生了变化。《吕氏春秋》中的"十二纪"各篇的编排依据,不是按"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思想而来的,而是按照《序意》篇所说的"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的原则编排的。《季秋纪》下属四篇与《孟冬纪》下属四篇之间位置颠倒,这是人为的,性质与《十二纪》"纪首"割为《月令》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印证"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阴阳家思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分析由英汉高频动词"吃"构成的动宾结构,发现英汉动宾结构的语义兼容性呈现较为明显的不对称性,而导致该不对称性的认知根源则是英汉两民族在动词概念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概念化差异,概念化差异对语言结构具有区别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说兼语结构与“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请"字可以组成兼语结构但并非一定组成兼语结构.依据对"请"字及所组成的语法形态的分析,发现"请"字结构有三种基本情况1."请"表示实在的词汇意义,是动词,组成兼语短语作某种句法成分.2."请"不表示实在意义,是敬辞,不构成兼语结构.3."请"用在主谓结构之前,或作为动词,组成兼语句,或只作为敬辞,不起结构作用.这可以从所"请"的是否是直面者、"请"前是否可加状语、句式是否可进行同义转换及"请"字是否可去掉等多方面考察.  相似文献   

20.
洞口方言非能性“得”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口方言中,"得"的语法功能十分丰富,可以做动词、助动词、助词、语气词及构词成分。文章详细分析了洞口方言的非能性"得"字,即完成体助词"得"、结构助词"得"和语气词"得"的语义、语法结构特征,并与普通话做比较,同时追溯汉语史的"得"在洞口方言这个共时平面中的历史遗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