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约20年前,龙应台擎着一把“野火”闯入了人们的视野。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毫不留情的言者,一个冷峻的批判者,一个咄咄逼人的斗士。她的书在华文世界掀起了一股“龙卷风”。然而,作为一个女人,在她的身上同时也有温柔的一面,有作为母亲的温和乃至脆弱。  相似文献   

2.
东西方华文作家文化身份在价值观念、语言表达、家庭制度、生活方式等方面同中有异,东西方华文文学在各自的文化现实境遇中以其不同的"他者"姿态构筑了不同的生存体系,中华文化在异文化语境中形成了复杂的生存形态,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认同是海外华文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文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美华作家所写的作品就整体而言属于“阳春白雪型”,代表着海外华文文学的最高水准,领导着海外华文文学的新潮流,其中的佼佼者,既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有时代风雷的足音和外来文化的潮声。  相似文献   

4.
从华文文学转向华人文学,目前已成为华文文学研究界值得关注的一种学术趋向.围绕族裔身份与汉语写作两个层面,对这一学术现象进行梳理和辨析,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反思这种转向的局限性,以期对当前的华文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人文学揭示了黑人长期被迫面对的种族歧视和文化身份危机,也记载和推动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而文化身份意识的增强也促进了黑人文学的发展.从黑人文化身份意识的发展路程可以看到,通过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来加强文化身份认同及建构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汉语与性别作为特征的世界华文女性文学,表现出复杂多样的文化特质与文化图像。文化背景的多重性,思想资源的丰富性,不同国家与地区文化形态与母体文化的整合,致使女性形象内涵有着无穷可塑性,又能提供阅读予无限可解性。置身于文化、国家、性别“三维”空间中,女性形象既充分呈示她兼收并蓄的活力,又可能陷入混沌难解的尴尬身份中。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20世纪儒家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变的文化背景上,从多个方面展开了20世纪华文文学典律构建的思路,考察了20世纪华文文学经典的累积形成过程及其价值尺度,并以此作为构建20世纪华文文学史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8.
北美华文文学的文化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错或并行于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北美华文文学 ,有着独具的文化特征。如果把中国旅美学人在游学期间所创作的作品 ,都视作中国域外的华文文学的一部分 ,则本世纪北美华文文学有三个时期特别活跃而重要。这就是本世纪的 2 0年代前后 ,60年代前后和 90年代前后。这三个时期的华文创作 ,从不同角度展现的文化主题 (从伦理层面的文化冲突 ,到转向政治和经济层面的文化冲突 ) ,都对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身份意识”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的“生存”思索有其重要而有效的价值意义。全球化语境带来“中心与边缘”边界的模糊固然在一定的层面上给长期处于“边缘状态”的海外华文文学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文化突围”,但陷入新一轮的“被误读”的可能也同时存在。文化身份的价值理性及其历史建构有助于我们保持应有的警觉。北美华文作家张翎的创作无疑对此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他者"的存在和"身份"的追寻--美国华文文学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华文文学置身美国却以华文进行创作的存在事实,使它客观上与生俱来地具有了一种双重“他者”的身份:对于美国的主流文学(英语文学)和东方母国(中国)的中国文学来说,它都是“他者”,这种“他者”性存在最终决定了它的“他者”立场和“他者”视角。而存在于美国华文文学中的“身份”焦虑,在经历了从本质主义的追寻到重建新的“身份”的变化之后,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11.
加勒比狂欢节起源于殖民种植园这个特殊的文化空间,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种植园主与奴隶、秩序与混沌等多种对立因素之间的冲突、斗争、商讨和妥协中产生。对于加勒比作家来说,狂欢化是一种想象历史、重述历史、并赋予历史以新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方式。狂欢节(以及狂欢精神的其他许多方面)给加勒比作家提供了一种将大众变成人民,探索为自由而斗争、肯定自己道路的意义的工具。加勒比狂欢节既唤醒了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加勒比各族群的民族记忆和族裔身份意识,也促进了一种新的、混杂的本土身份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一直是澳大利亚文学作品关注的焦点。在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对海洋的描写和关注已然成为澳洲作家和作品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西澳作家及其文学作品对海洋的关注,并罗列了当今西澳文学界的主要作家及其关注海洋的主要作品,阐述了海洋话题在澳洲文学作品发展史上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并回顾了我国对葡萄牙文学的译介。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及出版社为推动我国葡萄牙文学的译介作出重要贡献。随着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问鼎1998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世界的目光更加关注这个疆域并不辽阔,但文化底蕴丰厚,人才辈出的欧洲国度。在文化全球共享的大潮中,改革开放的中国将迎来更多更好的葡语译作。  相似文献   

14.
因殖民现象和移民运动而形成的文化混杂,已经成为后殖民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新移民文学作为流散群体的生活折射,势必会对文化混杂进行富有特色的形象思考,陈霆的《漂流北美》、张翎的《尘世》和苏立群的《混血亚当》即是代表。他们的创作,既从多方面展示了文化混杂的意蕴,凸显了他们对文化身份的崭新认识,也表露了他们对于文化关系的重新探索以及对文化权利的平等追求。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背景下,华人的国族认同以及在相对情况下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华人人口分布和从事的行业、各国政府对华人政策的演变和现状及华人的反应密切相关。大致而言,采取严厉政策,如以宗教信仰、居地限制等预设“种族长城”隔离华人,则华人较不易融入该国社会,也不易形成对该国的国族认同,甚至坚持本身的国族和文化认同;反之,采取包容政策的国家,华人往往能融入当地社会并取得国籍。一个共同的现象是:华人即使取得居留国的国籍,一般仍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其中尤以汉族中的亚群客家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频繁出现的渔父意象,是中国文学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古代文人笔下的渔父纷繁复杂,既有超脱旷达、恬淡自适、乐山爱水的隐逸者,又有怀才不遇、苦等时机、期待一飞冲天的垂钓者,还有坚守人格信念、追求至情至性的侠义者.林林总总的渔父意象,寄寓着无数文人的梦想,勾勒出古代文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以华裔美国文学为例,在现代多民族国家如美国社会之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少数族裔———华裔美国人文化认同复杂新变。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主导之下的文化多元主义并没有为少数族裔文化的保留和发展提供合适的空间,族裔文化共同体传播的乏力和美国个体主义的流行,使得少数族裔文化在开放时代迅速零碎化、民俗化、边缘化,在美国华裔文学中华裔文化民族主义理想伸张艰难。  相似文献   

18.
青年作家是当前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队伍的主力军。当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焦点一是表现民族文化传统、民族生活习惯和现代性、和当代现实生活的冲突,二是宏大叙事的民族民间化,三是对底层边缘人物的励志书写,四是表现生态主题。  相似文献   

19.
14世纪,中国基本处于全国统一的态势。中国文学呈各种文体繁荣的局面。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汉文化圈的扩大,文学中心南移至当时的江浙行省东南沿海地区。当时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时期,民族融合和多民族汉文文学创作大量出现:小说、戏剧发展处于嬗变期,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品。文学发展中萌生新的因素、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人的文化本体是人的根本,是人得以立足的基础。同样,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是中国人得以立足的根本。然而,当今中华文化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遮蔽了,“关于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论的确立”就理应成为中国哲学界文化研究的迫切课题。走出困境,就必须使中华文化本体回归并建构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中华文化的精华,对全人类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