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拉萨回民教育琐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回民大辞典》一书载:“据传公元十一世纪左右即有穆斯林入藏。随着各民族交往,居住在陕、甘、青、川等地和克什米尔以经商传教为主的穆斯作,跨越山川河流到雪域高原,遂与当地藏族通婚,形成西藏回族,故西藏有近80%的回族具有藏族血统。”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写的《拉萨文物志》又载:“拉萨大清真寺建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最初规模不大,建筑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平定了廊尔略以后,大清真寺进行了维修和扩建。”从这些记载看,拉萨回民在藏约有900年的历史,清真大寺有近300年的历史。西藏…  相似文献   

2.
《三省入藏程站纪》不分卷,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浙江镇海范铸(字寿金)撰,综叙自西宁、成都、昆明三地入藏至拉萨沿途程站,颇为详尽.此书向无刻本,不见诸家目录著录,吴丰培先生据抄本标点、整理,将它收入《川藏游踪汇编》中(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页415-436页),嘉惠藏学学林不浅。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也藏有抄本《三省入藏程站纪》一部(以下简称抄本),与吴丰培先生标点本(以下简称吴本)相较,互有歧异、脱漏,知二者皆非原稿本,均系辗转抄录者。抄本、吴本内容出入较大的有三处:①吴本页424、行ZI:…  相似文献   

3.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年谱》《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年谱》(《西藏文史资料选辑》十一辑)的藏汉文本1989年由民族出版社刊布于世,该书极有价值,但其中有些译法值得商榷,有些史实需加说明。一、汉本134页言:“(1914年11月,达赖在拉萨)接见德国(藏本226页)的喜饶嘉措和锡金热那亚巴的彭措旺堆二人。向德国人赠送无量寿佛像一  相似文献   

4.
西藏入中国版图始自公元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入中国版图始自公元初常征在1997年第1期《河北学刊》上说,吐蕃族出自西羌,不祖鲜卑。西羌入藏始于战国,西藏诸族归汉事在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至今已有一千九百余年,早于元宪宗“郡县吐番”一千一百余年西藏入中国版图始自公元初...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从云南到西藏的交往通道,主要有过以下几条:(1)由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经缅甸、印度到西藏,曾经是清代至民国时期“滇茶销藏”的主要通道之一;(2)由云南普洱经大理、德钦等地到西藏;(3)由云南经四川到西藏;(4)由云南经四川到陕西,再由后着古道①到西藏,其中从四}!D到陕西经由褒斜、子午、剑阁等通道严()由云南大理经腾冲翻越高黎贡山入缅甸,渡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再由葡萄到西藏察隅;(6)空中航线。人们通常所说的“茶马古道”,即指第(2)条和第(3)条通道而言。实际上,第(5)条通道也应属于“茶马古道”的…  相似文献   

6.
说明:我们根据有限的资料,编制了部分西藏地名的藏文、汉文、英文对照,按地区排列,附以历史曾用名及经纬度。一、此《地名表》所根据的英文地图和资料有,以下几种:1,(TIBEANDADJACENTCOUNTRIES)(西藏及其周边国家图)(1938年);(北京图书馆藏)2,《PARTOFTIBET}  相似文献   

7.
成飞 《民族学刊》2022,13(2):90-97, 142
嘉庆《四川通志》是清代第三部四川省志,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刊行,其卷百九十一至百九十六为《西域志》。此“西域”以先分地再分目的通志体,对西藏历史、地理、社会、宗教、文化诸多方面情况全面记载。嘉庆《四川通志?西域志》实为一部名实相符、体例较为完备、内容宏富、资料丰富的官修西藏地方志,是清代西藏地方志持续发展第一个高潮中集大成者。在清代西藏地方志中独设汉藏人物传记,摘引了反映清王朝治藏战略的重要官书,收录了四川本地特有文献和大量咏藏诗词,多角度记述了清代川藏行政划界,推动了清代四川省修纂西藏方志体系的最终形成。该志的成书标志着清代西藏地方志两种体系合一后的再次整合,也推动了之后西藏地方志发展的新趋势,对民国时期康藏史地研究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在日喀则,中国通向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开放口岸樟木口岸在日喀则,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帕拉庄园在日喀则……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扎什伦布寺,也在日喀则。扎什伦布,藏语意为“吉祥须弥”。扎什伦布寺坐落于日喀则市城区西边的尼玛山南坡,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名寺之一,也是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谈到扎什伦布寺的发展历史,离不开两个重要人物——根敦珠巴、罗桑却吉坚赞。  相似文献   

9.
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激励先进,督促后进,推动今后科研工作,本院于年末岁初进行了院内科研成果评奖活动。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筛选、比较,并经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院长办公会核定,最终获奖结果如下:(一)专著类:特等奖《西藏农牧业微观基础的组织创新研究》(汉文,18万字)承担者:本院课题组主编:俞允贵《副研究员、副院长)一等奖(空缺)二等奖1、《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汉文,25万字)作者:尕藏加《副研究员)2、《藏文诗学概论》(藏文,10万字)作者:关却加3’《西藏民间体育及特点》(藏文,8万字)作者:次仁…  相似文献   

10.
读者之页     
读者之页来自民族乡的呼声编辑同志:前不久,在调查《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时,一位民族乡乡长直言不讳地说:“这与我们没啥关系,落实不落实,关键在上级。”民族乡享受不到应有的优惠政策,同其他乡没啥区别,只是挂个民族乡的牌子而...  相似文献   

11.
《隋书·炀帝纪》载:“大业五年,夏四月癸亥,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陈兵讲武。五月乙亥,上大猎于投廷山,长围周亘二千里(按:“千”为“十”之误),庚辰入长宁谷,壬午度星岭,甲申宴群臣于金山之上,景戍(接:应为两戍),梁浩门……”。《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隋纪五载:“大业五年,夏四月癸亥,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陈兵讲武,将出击吐谷浑。五月已亥,上大猎于拔廷山。长周亘二十里,庚辰入长宁各,度星岭,丙戍圣浩门川……”。两书记载略同,前者记有“宴群臣于金山之上”,多了“金山”一地。关于隋杨帝此次行军路线…  相似文献   

12.
<正>“朵儿只唱”图记是一枚明代象牙图章,方形印面,配以狮钮,高6.1厘米、边长5.2厘米,原收藏于西藏罗布林卡,现收藏于西藏博物馆。“朵儿只唱”,藏语意为“金刚持”,又译作“多吉锵”。图章印背有汉文款识,左侧为“钦赐朵儿只唱图记”,右侧为“大明万历戊子年制”,即公元1588年制。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月,“番僧答赖准升‘朵儿只唱’名号,仍给敕命、图书”。“朵儿只唱”即为达赖的名号,是明朝廷颁赐给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1543-1588年)的。  相似文献   

13.
看了《西藏佛教与人口》(载《西藏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后,对其观点和提法不免产生了一些疑惑……。为了他广大读者对西藏佛教给西藏社会带来的利弊有个大致的了解,本文提出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以为引玉之砖。吐蕃王朝时期,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曾发生过几起“兴佛灭本”,“灭本兴佛”运动,但终归不能避免自己走向崩溃的绝境。其中崇佛达  相似文献   

14.
来函照登     
中国藏学杂志社编辑部: 《中国藏学》1989年第2期刊登的《西藏上层反动派策划的叛乱是怎样发生的》一文中,有(第12页第8行)“……宁静寺解放委员会主任、头人普巴本·泽旺多吉率六十余人……”;(第19页第10行)“普巴本·泽旺多吉(泽旺江村),芒康(宁静)宗头人……”的记述,其中的人名不准确。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上半叶西藏政事的现代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论题首先牵涉到的是西藏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也就是本文时间段的选取问题。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之一的牺藏简史》(985年12月出版)采用的是“五社会形态”理论,对涉及近代这一部分使用“半殖民状态下的封建社会”予以划分,在其小章节中无明确的分或意识;《当代中国的西藏》等亦承袭此类方法。恰白·次旦平措先生等主持编写的《西藏通史——松宝石串》(汉文版1996年1月出版)以地方王朝为分期标准,在“甘丹颇章政权统治时期”这~大标题下,近代部分则被统摄于“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时期”标题下。这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赵心愚 《民族学刊》2020,11(2):1-7, 118-120
清中央政府决定川、滇、藏行政分界并有计划地全面实施,是稳藏治藏,确保川藏大道畅通及地区稳定的重大战略措施,既是康熙、雍正时期西藏、相邻地区及全国形势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其影响极其深远。雍正二年年羹尧在“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前所上奏折、雍正三年雍正皇帝所颁藏文谕旨与雍正三年十二月云南提督郝玉麟会勘奏折及雍正皇帝朱批等档案文献,《清实录》《清史稿》及雍正《四川通志?西域》《西域全书》等清代早期西藏方志中均未载。在康熙末年至雍正三年川、滇、藏行政分界的进展研究、行政分界中对格鲁派集团采取的措施与注意听取云南方面意见的相关研究及年羹尧在川、滇、藏行政分界中的历史作用研究中,这些档案文献都具有值得重视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民族研究有关学科论文、资料目录索引(续)本刊编辑部民族教育(续)立足为全区的稳定与发展服务,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自治区教委贯彻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基本思路自治区教委《西藏教育》第6期第3页对西藏教育的认识和建议郭福昌《西藏教育》第3...  相似文献   

18.
一、政治 法律维护统一与共同发展:一以贯之的原则——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述评艾玛《中国西世藏》2001:5浅析毛泽东统战理论在西藏和平解放历史时的实践汪德军《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1:4试论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性及其保障 李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5美国干涉与所谓“西藏问题” 李峻《南京社会科学》2001:8保留一支长期稳定的进藏干部队伍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组织保证 易巧秋《西藏发展论坛))2001:4新世纪初西藏工作的行动指南——热烈欢呼中央 第四次西藏工作会议召开《西藏日报》2001-07-06①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西藏与中原文明关系史研究的拓新之作──《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评介杨凌最近,由藏学青年学者、西南民族学院副教授石硕撰写的《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简称《发展史》)引起了藏学界及有关方面的关注和反响。此书时间跨度上起石器时...  相似文献   

20.
早听说有一本叫《西藏政治史》(英文版)的书.随后,该书的增补本藏文版在印度出版了,引起了藏学界、读书界的更为广泛的关注.最近对该书藏文版读了一遍.感慨所及,撰此短文予以驳正并就教于方家学者。该书藏文书名叫《藏区政治王统史》(简译《藏区政治史》),还有两个藻饰名字,一个叫《新蜂游戏海》,一个叫《万月映照池》。全书分上下两册,共23章,加上附录,全文逾百万字.主题是直言不讳地宣扬和制造“西藏独立”。围绕这一主题,尽管对上自远古传说,下迄该书脱稿前几千年间西藏地方的社会、政治、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一般情况,作为背景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着眼点是从西藏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