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生物炭对不同磷肥用量条件下糜子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置四个磷肥用量0 kg/hm2、50 kg/hm2、100 kg/hm2、150 kg/hm2(P0、P50、P100、P150),每个磷肥用量下设对照(CK)和生物炭(BC,15 t/hm2)添加处理,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1)糜子的株高、茎粗、叶片形态指标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与对照相比,P100+BC(P2O5,100 kg/hm2,BC,15 t/hm2)处理下的糜子株高、茎粗以及叶片的表面积、叶长、叶宽最佳,说明施加生物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糜子的地上生长指标。(2)糜子的根系指标数据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与对照处理相比,施加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糜子的根系表面积、根长、根体积以及根平均直径,其中P100+BC处理糜子根系生长的最好,根表面积、根长、根体积以及根平均直径分别为218.87...  相似文献   

2.
糜子是吉林省西部地区主要杂粮作物之一,目前该地区的糜子生产中存在品种退化、产量不高等问题.通过由宁夏固原地区引入的宁糜10号、宁糜11号两个品种的栽培试验,以本地品种吉糜1号(G002)作对照,对其主要产量性状、生育期等方面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引种这两个优质糜子品种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和生产实践意义,本项目的研究为该地区植物育种、栽培、引种、利用新的种质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棉花栽培上的几项主要农艺措施:密度(X_1),氮素(X_2),单株果枝数(X_3)和缩节胺(DCP)化控(X_4)作统一设计。试验结果经统计分析建立回归数学模型;应用微机进行模拟试验,获得亩产籽棉225公斤/亩以上的农艺措施组合方案198个,再经频率分析获得生产上有应用价值的优化方案是:密度3042~3444株/亩,氮素13.5公斤/亩,果枝数17~18台/株,缩节胺1.9~2.3克/亩。  相似文献   

4.
栽植密度能显著影响柚园内不同部位光照强度、叶面积系数、叶片发育质量及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光合产量的高低,最终影响柚的产量和品质。枳砧柚矮化密植栽培适宜规格是:行距2~3m,株距1.5~2m,栽植株数为1665~3330株/hm2。栽培中可以通过整形修剪来控制树冠高度(2~2.5m)和叶面积系数(6~7)。当树冠严重交接,叶面积系数大于7时,应及时间移。晚白柚、梁平柚为矮化密植丰产栽培的较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5.
用褐藻酸钙对小新月菱形藻进行固定化培养实验,测定不同胶粒大小、胶珠密度、CaCl2浓度及不同接种量对该藻的影响,比较了自由化生长与固定化细胞的生长曲线。小新月菱形藻在褐藻酸钙凝胶中仍具有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能力。球径为3.5mm,CaCl2浓度为2%时,细胞生长快,每50mL培养液中加入200个胶珠时细胞生长量大,接种量不能低于104个细胞/mL。与游离的小新月菱形藻相比,固定化小新月菱形藻生长慢,但生长周期长。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 ,建立了油菜新品种绵油 11号产量与种植密度和施纯氮量间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选优 ,得出产量在 30 0 0 .0 0~ 314 0 .6 9kg/hm2 间的栽培模式 :种植密度 2 0 .5 0~ 2 2 .89万株 /hm2 ,施纯氮量 197.83~ 2 32 .2 1kg/hm2 。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Poly-Si/SiO_2/S1(多晶硅/二氧化硅/硅)三层系统的扩散进行了分析。根据其扩散解得到二氧化硅层最小掩蔽厚度x_m。 在二层系统 x_m=2(D_2t)1/2 Arg erfc[(1+a)N_b/2mN_o′·10~(-4)] 在三层系统 x_m=2(D_2t)1/2Arg erfc[(1+a)m_1N_b/2m_2N_o·10_(-4)] 指出在三层系统中,由 A.S.Grove等和 H·F·Wolf 分别定义导出的x_m值偏低。  相似文献   

8.
三种“万元田”经营模式简介如下:(一)同种蔬菜高矮立体种植。(1)黄瓜:在棚室黄瓜常规栽培的情况下,在原栽培主栽行之间加行或加株,当加行或加株栽培的黄瓜长到12片叶,每株留瓜3—4条时,摘除其生长点,使之矮化。待瓜条采收后,将加行或加株一次性拔除,使棚室黄瓜恢复常规栽培密度。可使总产增加30%。(2)茄果类蔬菜:以中晚熟抗病高产品种为主栽行,选用早熟矮秧品种作加行或加  相似文献   

9.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建立了水稻冈优 72 5产量 (Y)与施氮量 (X1 )、施磷量 (X2 )、施钾量 (X3)和密度 (X4)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选优 ,得出产量在 9750~ 1 1 2 50kg/hm2间的栽培模式 :施氮肥 85~ 1 77kg/hm2 ,施用P2 O5 为 40~ 85kg/hm2 ,施用K2 O为 1 2 5~ 2 0 2 .5kg/hm2 ,密度 2 0 .5~ 2 7万窝 /hm2 。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建立了玉米绵单四号产量 (Y)与密度 (X1) ,施氮量 (X2 ) ,施磷量 (X3) ,施钾量 (X4 ) ,施锌量 (X5)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选优 ,得出产量在 6 750kg/hm2 以上的栽培模式为 :密度 4 1550~ 4 2 6 75株 /hm2 ,施纯氮 2 16~ 2 2 6 .5kg/hm2 ,施用P2 O5为6 1.5~ 6 9kg/hm2 ,施用K2 O为 6 4 .5~ 72kg/hm2 ,施用ZnO为 2 1.15~ 2 2 .95kg/hm2 。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2002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对海南省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海南省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960 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329 6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631 hm2,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1.47倍。这表明海南省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海南省的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黄石市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黄石市1999~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1.79342hm2逐年增加至2004年的2.34330 hm2,生态承载力在0.51 hm2上下波动,生态赤字由1999年1.30909 hm2增加至2004年的1.81928 hm2说明黄石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3.
设Da,b(x,y)表示关于两个正数x和y的Stolarsky平均,其中,a和b是两个正参数.本文给出了几个关于Da,b(x,y)的注记和对数平均、Heronian平均及幂平均的几个不等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Ca2 水平的水体系统中藻类增长特性,三角帆蚌滤食对于藻类的影响,藻类增长所导致的细菌增长对三角帆蚌所产生的危害.实验设计了五组Ca2 浓度水平(45.50mg/L、48.65mg/L、58.65mg/L、88.65mg/L、125.15mg/L),通过调节使pH与Ca2 浓度相对应,实验结果发现:[Ca2 4]=88.65mg/L,pH=8.05的条件下,藻类生长最佳,而细菌总量则维持在低水平,同时对三角帆蚌生长较为有利.试验的应用价值有利于三角帆蚌快速生长,减少三角帆蚌病害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2004年生态足迹及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西省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1.640 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0.767 2 hm2,人均生态赤字0.873 4 hm2,已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不管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还是生态足迹利用效益、生态足迹的多样性与发展能力,江西省11市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生态赤字呈经济发达区大于经济落后区的分布特征;资源利用整体效益不佳,经济发展对资源耗竭的依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发展特殊用途玉米经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玉米、水稻、小麦、高粱、谷子、大豆是主要栽培品种。我国的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品种。全国玉米播种面积20000000 hm2,占全国耕地面积123330000 hm2的比例为16.22%。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作为口粮比重下降,而玉米作为饲料、工业加工原料比重加大,市场对特殊用途玉米的需求日益增加,成为国民经济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在实验室(空调培养)、温室及田间等不同条件下,利用花粉管通道转导外源野生稻 DNA 进入栽培稻,并将 D_0代外源 DNA 重组体幼胚进行培养,威功地获得了一批外源野生稻 DNA 重组体植株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用花粉管通道转导外源 DNA 的整体系统是简单易行的方法。花粉管通道转导外源野生稻DNA 与 D_0代重组体幼胚离体培养相结合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改良稻种资源和进行水稻分子育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植物高活性制剂对文心兰组培芽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不同浓度的植物高活性制剂对文心兰不定芽增殖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1mg/L、2 mg/L、5 mg/L、10 mg/L、20mg/L高活性成分单纯制剂、5mg/L 生长素、CK1、CK2(6-BA 生长素)的不定芽增殖倍数分别是3.3、4.1、4.3、3.4、2.3、7.6、1.3、3.1倍,最佳浓度为5 mg/L,表明植物高活性制剂能促进文心兰不定芽增殖;(2)不同浓度制剂对文心兰幼苗外植体的不定芽增殖倍数相差不大,在5倍左右,加入生长素后增殖倍数大大提高;中芽外植体的不定芽增殖倍数在2~4倍,最佳浓度为5mg/L,小芽外植体在低浓度的制剂下不定芽增殖效果较好,幼苗外植体的不定芽增殖能力最强;(3)植物高活性单纯制剂 生长素对不定芽增殖的促进效应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19.
对枥木三樱椒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BA(6 苄基腺嘌呤 )和NAA(奈乙酸 )的几种配比对三樱椒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均具良好的作用。在NAA浓度一定 (2mg/L)的条件下 ,随BA浓度升高 ,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下降 ;激素组合NAA 2mg/L +BA 0 1mg/L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理想 ;NAA/BA的比值越大越有利于根的分化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理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可以定义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为完成规划任务所采取的动态方法和手段体系。这个体系包括语言学习规划、语言学习策略、语境/语言学习者因素和语育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