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琼州学院学报》2019,(3):123-128
从学生视角出发,来审视大班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其变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聚焦在翻转课堂内,并对其持积极肯定态度;学生的问题和建议主要集中在教师作为"讲授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上,说明翻转课堂并不意味着全盘让学生唱主角,教师依然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完成深层学习或有效学习。翻转课堂对教师的个人专业业务素质和能力实际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暴希明 《殷都学刊》2010,31(1):112-115
中国古代的婚姻形态曾经经历了由母系氏族社会的群婚制向父系氏族社会的专偶婚制的过渡,而在其过渡过程中,曾经发生过抢婚习俗.甲骨文"姓"、"娶"、"妻"诸字的构形就像一幅全息图像,透示了其过渡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阐述"翻转课堂"这一全新教学理念在地方高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中适用的具体模式以及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同时针对教学中发现的网络教学资源不足、学生缺少对翻转课堂的根本认知等问题,提出推进翻转课堂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字博物馆所展邓氏卜甲,是一版民间收藏的刻辞龟甲,此版卜甲虽然残缺,但非常珍贵:一是此版卜甲上发现一个用为族徽字的新字■。二是此版卜甲的辞例格式有特殊之处。三是兆语、告词也较特殊。四是此版卜甲正反均有刻辞,反面刻辞仅残存就达50字之多,是反面卜辞较多的一版。  相似文献   

5.
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实施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地方本科院校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QQ群等交流平台,探索网络环境下适合地方本科高校生物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翻转课堂软硬件不足的问题,改变原有教师"先教"学生"后学"的单一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的优势比较可知,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非常适合这一教学方法,并对"翻转课堂"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绩"字是古清入声字,变读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情况比较复杂,属于异读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曾两次对异读字进行审音,把"绩"字先后定为阴平和去声,引起字典和辞书对"绩"字注音的混乱.本文从"绩"字历史来源的角度进行探索,提出自己对"绩"字读音问题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慕课、微课教学实际中存在着"效应的天花板"难题、而翻转课堂1.0的实践中也存在"认知的天花板"的现象,这两种效应共同产生了认知的"缝隙",阻碍了"知识"向"智慧"的跨越。翻转课堂2.0的提出为这种"缝隙"的跨越打开了新思路。基于翻转课堂2.0的框架,积极引入直播模块作为沟通线上线下各学习要素的通道,可以用专业教师群体代替翻转课堂1.0的教师个体,打破网络学习资源相对静止的现状,通过翻转课堂2.0"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智慧生成路径积极促成学习者知识的"两次飞跃",完成智慧学习中"缝隙"的跨越,到达智慧教育发展区、促进学习者智慧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李金颖 《中文信息》2022,(3):161-163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居家学习期间,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吸取线上教学优势,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后,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通过"五步双元教学法",发现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力图为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提供经验.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发生了诸多重要的嬗变,在汉语作品中,尤为突出的便是"汉字图像"的出现、彰显甚至僭越。"汉字图像"主要表现为四种形态,即汉字"造景"、多向汉字、字图互文和汉字多媒体,前两者主要侧重于汉字"能指"本身的变化,后两者则代行文字的种种功能,是一种作为文字的图像。这种"汉字图像"的融入不是简单的表达方式和呈现形态的变化,它切切实实地导致了网络文学发生一系列审美嬗变,即审美话语的转换、审美特性的革新和审美体验的嬗变等,也必将对汉语写作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摩罗先生一直以来都是笔者由衷崇敬并喜爱的作家.但本文却是从反面对他的一篇文章提出一点商榷意见.不久前,摩罗在柏杨逝世之际发表<但愿柏杨的时代就此结束>一文,对鲁迅和柏杨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提出质疑和批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体,这就给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理念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翻转课堂就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将"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先学后教"的新兴教学模式,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同时,也培养着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谈起,探究了"互联网+教育"时代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情"字是破解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遗传密码. <正书·刑法志>中多处出现"情"字. "情"在<晋书·刑法志>中有多重含义,如感情、人情、案情、私情、情欲等.本文通过对<正书·刑法志>中"情"字的考证,揭示"情"字同中国传统法文化之间的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视觉理论--如贡布里希--阐释图像与代码问题时的矛盾着手,分析罗兰·巴特在图像符号上的分层理论.不难看出,巴特将图像分解为"语言学讯息层"、"外延图像层"和"内涵图像层"三个层面.图像分层理论剖析了图像符号的构成关系,有利于挖掘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编码在图像中运作的机制,为深入研究图像符号提供了有效的模式,是当代视觉文化和视觉艺术研究的重要理论.分层理论也存在对图像外延讯息和内涵讯息划分过于实在的问题,巴特特别地夸大了照片符号的无编码性.  相似文献   

15.
贾生海 《阴山学刊》2002,15(1):38-42
"所"字短语是古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句法结构形式,并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情形.学术界对"所"字短语的分析存在歧见与纷争."所"字短语的词性属类、"所"字短语的结构类型、内部结构层次及切分是理解"所"字短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自2010年以来,"翻转课堂"一直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本文站在职业教育的角度,探讨"翻转课堂"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同时也指出要使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真正革新传统课堂并想取得成效,需要克服诸多障碍,例如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等。因而,笔者也提出了关于"翻转课堂"在中职教学中应用的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姓"、"姑"、"媵"三字看古代婚姻陋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姓"、"姑"、"媵"三字进行结构及词义分析,通过分析从而看到"姓"字反映了原始群婚习俗,"姑"字折射出"亲缘婚"现象,"媵"字透视出"一夫多妻"的现象,探究此三字的文化意蕴,来管窥古代婚姻之陋俗.  相似文献   

18.
"所"字作为特别的指示性代词,与动词、动词词组或介词词组连用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有些"所"字结构中"所"字的后面是名词或形容词等其它非动词,由于受"所"字的特殊词性的影响,这些名词、形容词等非动词临时改变词性,具有了动词的语法特征和词汇意义,活用为动词了.本文对"十三经"中的"所"字结构进行整理,共集"所"字与非动词构成的"所"字结构37例,并对其归类分析逐一考证,通过对这些用例的分析,初步探索"所"字与非动词连用的关系及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19.
俞欣 《殷都学刊》2001,(4):103-104
"万"字与"(犭)"形体不一致,也不是"丐"字初形."万"字简体起源于人形.  相似文献   

20.
姚小鸥先生在<北方论丛>2004年第1期发表了<简牍碑铭文献与〈九歌·湘夫人〉的若干解说>一文,论定<湘夫人>"与佳期兮夕张"的"张"字为"瞻"字的通假.从文意、韵律以及<楚辞>用张字的本意,可以证明"张"字不当作"瞻"字,张瞻二字古音不同部,亦不得通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