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提高技校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之我见王建明,闫朝辉技校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是根据其未来的就业需要提出来的。笔者认为,就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和智力、体力、社交能力、办事能力等各种能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技校生就业适应能力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张晓霞 《职业》2013,(12):145-146
技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切实帮助学生解决职业岗位上的实际问题,所以注重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是技校教学的重中之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目前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地开展。英语作为技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设置英语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如何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英语的实际作用?这些问题都是英语老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3.
技校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阐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技校毕业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主要是看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是否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从技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反观技校素质教育的内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自 1996年开始推荐学生就业以来,迄今为止共推荐近 3000名学生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根据我们收集的情况来看,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 一、对就业前景过于理想化 由于城镇学生独生子女多,而农村生源中的男生“独子多”,不少学生从小就娇生惯养,大多…  相似文献   

4.
主要岗位与可转岗位──对技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益尝试郑春香为适应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需要,针对部分专业工种划分过细、知识面过窄的情况,葛洲坝技校对部分专业范围进行了调整,即通过对相近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分析,将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目标归纳调整为大...  相似文献   

5.
《职业》1994,(3)
强化训练抓好统考王志登,王元珑近年来,我市劳动局和市工考委要求各技校坚持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突出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把培养有理论、会操作,在生产岗位上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技术工人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为达到市里的要求,各技校在抓好平时的技能训练的基...  相似文献   

6.
李红玉 《职业》2012,(12):21
当前一些技校毕业生盲目追求就业的高层次、高薪酬,造成了"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而一些企业也出现了"企业用工难",劳动力供求脱节的现象。技校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难、难就业的主要原因,因此,学校对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应进行全程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提升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就技校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途径进行探讨,并提出增强技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曾志彬 《职业》2014,(27):100-102
通过对技校机电专业中开设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课程的教学分析,提出构建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的教学体系。紧密围绕企业专业岗位"六能力"建设,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技能教学互融互通成模块化,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模块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相似文献   

8.
张谊 《职业》2016,(9):116-118
技校学生的就业稳定关系到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情绪、人际关系、环境适应、自我认知等心理状况影响着学生就业后的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影响就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了技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探讨“校+企+家”三方合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学校、企业、家庭共同合作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三方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竞争力,从而提高技校学生的就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一、实施劳动预备制的形势与任务实施劳动预备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任务,为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一是从就业面临的压力看实行劳动预备制的迫切性。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的基本对策是:扩大需求(即增加就业岗位),减少供给(即调控劳动力资源),提高素质(即加强职业培训).增强活力(即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情况看,就业岗位的超常规开发难度相当大,而通过实施劳动预备制,使我们找到一条运用调节劳动力资源供给,减缓就业压力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徐恩霞 《职业》2016,(8):132-133
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本文分析提出,要针对技校学生的年龄、身心发育等特点,在职业指导工作中,以多种有效方式和途径,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加强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职业素养和适应能力,掌握择业技巧,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使技校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1.
吴绍军 《职业》2014,(17):131-132
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将“养成教育”引入到技工学校教育上来,通过有目的(具体内容)、有计划(方法)的训练(社会活动等实施途径),使技校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本文探讨技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概念,分析技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探讨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林涛 《职业》2010,(35)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工学校都将就业指导摆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情况,以求深入探索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笔者针对荆门市几所技校几个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进行了无记名式的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有1000名,其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3.
宗玉萍  商和福 《职业》2014,(24):151-151
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是当前技校的首要问题。本文就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院校师生综合素质等几方面对提高技校教学质量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数学在技工教育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肩负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的双重任务。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使数学更好地为学习专业课服务,这是技校数学教学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我们的做法是:一、明确目的.强调服务性技校教育的对象是进人劳动年龄的初、高中毕业生,技校教学的目的是提高这些预备劳动者素质,使学生成为物质生产第一线的骨干。因此,负有职前培训之责的技校各科的教育就具有十分明确的目标性。劳动部在(关于技工学校深化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技工学校的教学要“坚持文…  相似文献   

15.
《职业》1998,(3)
技校招生改革的尝试北京市劳动局近几年,北京市技工学校生源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二产企业形势普遍不景气。学生对主要为二产服务的技校不愿报考:二是就业形势严峻,职工大量下岗,给原来技校在分配上的优势带来极大冲击:三是首都政治中心、文化大都市的定...  相似文献   

16.
吴莉莉 《职业》2011,(24):22-23
笔者所在学校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项目训练课程开发,全方位提高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不必重新学习和培训就能适应工作岗位。 一、创设工作情景,适应就业岗位创设的工作情景,要求项目(任务)设计真实,具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旨在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刘凯 《职业》2014,(14):149-149
技校学习是很多学生最后两年的在校时光,毕业以后,学生要面临着从学生到产业工人的转变。如何帮助学生迈出这一步,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成了技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班主任作为班级事务的管理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应该做好学生就业方面的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8.
叶复政 《职业》2014,(3):140-141
随着普通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当前我国技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如何进一步提升技校学生整体素质,结合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成为当前业内普遍关注的课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技校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技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策略,供广大技校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长以及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很多没有技术的人开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可是多数技工学校在技能实践、安全教育等方面下尽工夫,却忽视学生在进入技校后的心理调试训练,以至于学生很难适应环境,有部分人甚至选择中途退学。本文提出,为了使技校新生能更快适应职业角色,技校应该对技校新生心理现状进行分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范春莲 《职业》2013,(35):110-111
语文是技工学校的基础课。技校生文化基础差,已是不争的事实。技校语文教育现状不理想,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较低,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表达、交际等能力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他们就业能力。因此,技校语文教学应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放在首位,着力加强语文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