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教育,从广义来说,就是对全社会,全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的教育,它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和全民教育。而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面广、教育手段独特、较适应大规模的教育等特点,是我国独创的农村远距离教育。它为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走出了一条宽广的道路,也为农村培养乡土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开辟了新的途径。一、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产生发展和壮大(一)农业广播电视教育适应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诞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面临的…  相似文献   

2.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艺术教育的普及,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注意重视研究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将有利于人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女性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女性教育的喜与忧教育作为人口素质赖以提高的根本,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发展占人口总数一半以上的妇女教育,更是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重中之重。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的妇女教育基本上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极其巨大的成就。据1999年3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90年代我国妇女进步与发展》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妇女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女性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不断扩大,女性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改善。但从我国教育的总体看,妇女教育的发展仍呈滞后状态,妇女受教育的水平还…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经过近15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目前已进入深入发展阶段。为了进一步深化文化素质教育,高校要着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大学文化素质类课程的开设存在着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课程总量太少等问题,表明对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仍有差距。为此,应创设新课程体系模式,将文化素质课程分为哲学与人文、历史与文化、科技与时代、青春与健康四大类,使其真正成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作者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比较优势为起点,剖析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互关系。以职业文化素质培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载体资源为依托,提出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交叉渗透、双轮驱动和穿插串联,构建职业文化培育在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体验过程和校园文化环境上的融通之路,有效实现职业文化素质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素质教育的背景分析及其实施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选取52所高校试点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立即得到众多高校的积极响应,形成高校教育改革一个新的亮点和热点。站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高度,分析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兴起的背景原因,并积极探讨实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背景分析文化素质教育于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在中国高校的蔚然兴起,其背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对外开放与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负面影响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门渐开,使禁锢已久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52-256
中国传统文化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经过千百年积淀而长期流传的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它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从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中的价值着手,以调查问卷的数据为依据,可以客观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中的缺失现状,进而探索出从整体上使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途径:加大高等学校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力度;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全面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意识;课程设置开设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古典文化课程;加大大学生课外学习及显性与隐性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天津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宗文举教授主编的《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论》,已由天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实践是最好的验证,经历了国家教育部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进行评估、验收的检验后,它的出版价值更加凸现出来。著者自1996年以来先后完成的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天津市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天津市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等多项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研究中心的课题,全书内容就是这些课题研究成果的结晶。这是一部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口文化素质与劳动力就业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近年来,贵州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但总体仍较低,且差异性较大,尤其是劳动力人口文化素质。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促进劳动力就业在民族地区十分迫切,而其关键在于立足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及其需求来开发民族地区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浅论王全才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努力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综合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从理论上阐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意义及教育途径,是做好大学生文化...  相似文献   

12.
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当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注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取决于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经过四十年艰苦曲折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过拨乱反正,总结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的文化素质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陈家义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有口皆碑的,而对近代和现代中国人的文化素质问题却引起争议。笔者认为,对于近代和现代的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要实事求是地看本质、看主流...  相似文献   

14.
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不能仅仅囿于微观领域,更要着眼于宏观领域。基于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把握与研究,得出结论:文化素质教育是向教育自身的回归;文化素质教育是与大学教育理念的合一;文化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试论蔡元培早期国民教育思想之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是从中国旧时代里走出来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早期国民教育思想是在同旧的封建教育思想进行坚决的斗争中、在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薰染下 ,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实践、探索而形成的 ,他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一扫旧时学界保守、封闭的陈习陋俗 ,开创了中国教育的新风 ,至今仍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河北工程大学“紫山讲堂”讲座课程为例,分析工科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工科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实施情况,探索提高工科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 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考和探索。重理工、轻人文 ,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严重弊端 ,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多次在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会议上提到 ,要注重素质教育 ,注重能力培养 ,注重个性全面发展 ,尤其在谈到素质教育时 ,把文化素质单独提出来 ,要求所有专业都要向人文教育拓宽 ,即在所有专业中提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环节。为顺应这一趋势 ,我院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晏阳初发起的“博士之乡”,是在平民教育思潮影响下形成的一场波澜壮阔、意义深远的教育运动。本文拟对这场运动作一简要介绍。走出象牙塔,奉献报国心在各种思潮汹涌澎湃的五四时期,“科学”与“民主”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平民教育成为时代的主潮。1926年底,陶行知在南京近郊筹办乡村实验师范学校。1927年3月15日该校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第一位“博士”走出了高楼深院,穿上了布衣草鞋,来到了偏僻的乡村。继之而后的1929年,以晏阳初为召集人物、以“博士”为代号的知识分子,来到个离北平300余里淳朴的定县乡村。…  相似文献   

19.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包括科学素质、德育、美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等素质。素质教育的内容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开发学生潜能,优化心理素质,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分别处于个人素质结构中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自然素质是物质基础,社会文化素质是后天获得的功能性素质,心理素质处于两者之间。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协同构成了人的素质的有机整体,相互促进或制约着人的素质的发挥和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  相似文献   

20.
宁镇疆 《学术月刊》2024,(1):203-210
<正>2020—2022,基本对应疫情肆虐的三年。疫情虽极大地影响了线下的交流,但学者也因此沉潜,且新材料公布也并未受多大影响,对此有较大依赖的先秦、秦汉史三年间仍佳作纷呈,在不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或进展。兹分几个专题略作评介。文明起源专题人种起源方面,有高星的《探索华夏民族与中华文明的远古根系》,(1)该文可以说是从古人类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国境内人种起源“走出非洲”说的系统回应。作者认为中国境内古人类向现代人演化是一个连续、无缝衔接的过程,自非洲迁徙而来的早期现代人完全替代中国境内古人群的“走出非洲”说并无任何化石证据支持。作者把中国境内不同人群迁徙互动、竞争互鉴,总结为“旧石器时代东方行为模式”,此一理论模型不唯填补了文明起源领域旧石器考古的空白,逻辑上也与其后新石器考古中广为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