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系楊荣国敎授在《学术研究》今年第五期发表《刘节先生历史观的哲学基础的剖析与探源》一文,对刘节錯誤历史观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文章首先从刘节在《学术研究》一九六二年第一期发表的《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問題》一文談起,指出刘节在这篇文章中宣称要用“天人合一”說去論述中国思想史上的問題,是明白把自己置于与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相对抗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上古汉語里的系詞問題,是汉語語法史上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之一。呂叔湘先生曾經說过:“語法史上有些問題曾經开展过討論,象‘是’的系詞用法出現的时代,或者擴大一点說是上古汉語里的系詞問題,象上古汉語否定句里的宾語位置問題,都还沒有确定的結論,有待于繼續探討”(見《汉語研究工作者的当前任务》一文,載《中國語文》1961年4月号)。这的确是“有待于繼續探討”的問題之一;因为目前的流行說法,依我們看來,并不符合于語言实际。目前的流行說法,可以拿王力先生和洪誠先生的說法作代表。王力先生在《中國文法中的系詞》文中認为“表明  相似文献   

3.
自从我校中文系教师严家炎在《文学評論》今年第三期上发表了《关于梁生宝形象》一文之后,引起了学术界、文艺界广泛的注意,不少人撰写文章表示不同的看法,《創业史》的作者柳青也在《延河》上发表了《提出几个問題来讨论》的文章,針对严家炎文章的主要論点提出六个問題来討論。这場爭論涉及的問題較多,也較重要。虽然问題的提出是在于对《創业史》第一部的主要人物梁生宝形象做怎样的艺术評价的問题,但由此出发,却涉及到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初期农村现实生活的基本状况的問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中新人的素质和特点的問题,以及应当按照怎样的原则来塑造这种新人的問题,实质是如何理解和运用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結合的創作方法的問题,此外,还涉及到如何认识我国农业合作化初期农村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的相互关系和矛盾  相似文献   

4.
《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六三年第三期曾发表楊荣国同志《龔自珍思想初探》一文。文章从具体問題出发,对龔自珍思想的若干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討,讀后頗受启发。但是,从文章的題目和形式就可以看出,这似乎是作者的一篇札記式的初步探索的写作,因而有些問題还需要进一步探討。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龔自珍思想曾經展开过討論。討論表明:用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来正确地分析龔自珍思想的性貭,从而作出恰当的評价,整个学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佛教宗派的历史,史实复杂,記載纷歧,其真象有待于深入地探討。去岁曾就中国佛教有所謂“十宗”、“十三宗”的問题加以論列,并写了一篇《論中国佛教无“十宗”》,載1962年第3期《哲学研究》。一年以来,在搜集中国隋唐佛教史料时,也留心到宗派問題,有些中国和日本的資料可以作为前文的补证。因此草成本文。主要是提出些資料加以論述,只是讀书札記而不是科学論文。不敢敝箒自珍,提出以供参考。本文拟分下列三部分論述: (甲) 晋唐间流行的佛教经論的一些相关資料(乙) 略論从学派到教派(丙) 日本的一些資料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哲学系几年来在中国哲学史的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特别是由于对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質领会得不够,产生了把中国哲学史簡單化、公式化的教条主义的傾向,这样,就更加使教学研究工作难于順利开展。党的“百家爭鳴”方針提出后,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和啟發,思想大为活躍,許多新的問題都提出来了。为了提高中国哲学史的科学水平,大家要求召开一次座談会,和中国哲学界一起共同研究解决这些問題。这些問題有的在开会前已写成孨?先后發表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上。最先發表的是朱伯昆的“我們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見1956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其后陆續發  相似文献   

7.
關於中國資本原始積累問題,在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研究中已有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看法。穀書堂同志等還撰寫了《中國原始資本積累問題》的專門著作;關夢覺同志也撰寫了《中國原始資本積累問題初步探索》的長篇論文。在1961年第3期至第8期的《學朮月刊》上又先後發表了伍純武等四位同志關於中國資本原始積累問題的商榷文章。  相似文献   

8.
从一九五四年纪念洪昇逝世二百五十周年以来,学术界曾經对《长生殿》展开过不少的爭論。有些問題,至今意見仍很分歧。这篇文章想就作品的主題思想及李楊爱情評价等問題来談談我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对《长生殿》的主題,有的认为是政治批判,不时爱情主题,有的則强調是爱情主题不是政治主題。这种爭論并不是今天才有,早在《长生殿》問世之时就已經产生了。洪昇在《长生殿》例言中說:“棠棣相国尝称于是剧乃一部鬧热牡丹亭,世以为知言。”这可說是当时一般人对《长生殿》的看法。但朱襄在《长生殿》的序里說:他看到  相似文献   

9.
一朱德熙、卢甲文、馬真三位同志在《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1年第4期,51—64頁上发表了一篇題为《关于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問題》的論文,对現在流行的一种企图解决汉語一詞多类現象的理論。即“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理論提出評論,附带地也对高名凱的詞类理論提出意見。我們細讀这篇論文之后,觉得这篇論文,正如某些人所說的,①的确是給划分汉語詞类問題打开了一个缺口,但是从这缺口里流出的水却沒有流入他們所希望流入的渠道,相反地,却正好流入了他們所批評的汉語实詞沒有固定詞类的理論的大河、因为这篇論文虽然正当地批評了名物化理論的某些論点,但也有許多矛盾的論証,它不能証明作者們所认为正确的理論,它实际上反而証明了作者們所坚决反对的学說。  相似文献   

10.
“氓”的身份问题,是研究孟子思想和中国古代历史分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962年史学界曾展开过讨论。杨荣国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书中曾提出“氓”的身份是奴隶,以后李荫农同志在《学术研究》(广州)1962年第3期《关于孟子的阶级划分论》一文中,提出与杨荣国相反的意见,认为“氓”的身份是自由民,是指从别国迁来侨居的自由民,这个意见发表后,《学术研究》1962年第4期又发表彭殷雒同志《论“民”“氓”“野人”草莽之臣的阶级地位及孟子政治思想》一文,认为“氓”是周族奴隶主统治下殷族奴隶,他们愚拙无知又被刺目而盲。《诗经·氓》诗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是工商食官的商业奴隶,所抱的布是奴隶主阶级的,并非他自己所有。同时又有  相似文献   

11.
馬克思主义文藝理論中的最根本性的問題之一,莫过于文藝与政治关系的問題了。从我國“五四”运动前夕掀起的新文学运动开始,直至解放以來文藝思想上的一系列的斗爭。无論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及革命文学的倡導;或抗战初期的民族形式問題的討論;无論是對胡适及其他反动的文藝思想——買办資産階級“新月派”、“文藝自由論”和帮閑文学“論語派”等的  相似文献   

12.
一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否还会产生悲剧呢?特別是能否运用悲剧形式去反映人民内部矛盾呢?这是文学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中值得探討的一个問題。1957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了老舍同志《論悲剧》一文后,悲剧問題引起了全国文艺界的重視。有些同志同意老舍同志新社会可以有悲剧的說法,但也有不少同志作了否定的回答。广东文艺界和中山大学等高等学校就是在上述爭論的基础上,对現代悲剧問題进一步展开爭論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歷史人物的評价問題,多年來一直是教学上存在的不易解决的問題。自从郭老《替曹操翻案》一文發表后,曾引起史学界的广泛討論。在討論中各人占有資料不尽相同,对于資料的理解分析亦不尽同,于是各抒所見。但經过一番討論,对于如何評价某一歷史人物,却有着極大的啓發作用。最近以來,繼郭老对歷史上反面人物的重新估价,則有傅衣凌先生所發表的《关于朱温的評价》和胡如雷先生《关于朱温的評价問題》等。拜讀以上兩先生的文章后,頗得教益,但亦存在一些問题,茲提出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傅、胡兩先生和諸讀者。  相似文献   

14.
巴人的《論人情》一文,以資产阶級的人性論来修正馬克思主义文艺理論的阶极性原則,巳受到我国文艺界的严正批判。該文发表于《新港》一九五七年第一期之后,早已有人进行了批駁。但过了不久,在《新港》一九五七年第七期上,出现了王淑明的《论人情与人性》,虽也假惺惺地指出巴人某些“不对头”的地方,但整篇文章却是反駁一切正确批評,坚决支持巴人的論点的。王淑明不仅仅是响应巴人而巳,而是更全面更深入地发展了巴人的理論。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是以非“机械”地“正确”闡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观点为名的。这样,問題就更加尖銳了。王淑明的文章以人性問題为中心,伹又远远超出了人性問題的范围。他的修正主义观点是更全面、更系統、更隐蔽因而就更危險的,我們必須坚决揭露和批判这种修正主义的理論。  相似文献   

15.
刘节先生在最近两年来发表的文章中,特别是在《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一文中,提出了阶級分析方法这一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能不能运用于研究中国历史的重大問題。刘节先生认为:“阶級斗爭的理論用之于当前政治是切实有效的,用以解释古代历史事件,是不是可以不要这样教条化,机械地利用起来呢?这确实成为問題。相反地,如果恰如其分地把历史事件的真相写对了,倒是真能够古为今用的。”  相似文献   

16.
我們研究汉語历史語音学,常常碰到的,就是对过去音韻学家所安排的資料如何认识的問題。这些問題之所以发生,倒不完全在于他们所用的說明工具不很清楚,而有些地方事实上是在于我們考察得是否全面,是否能接触到他們原来的审音基础而不是专从外表形式去看。问題很多,我现在就談談《切韻》里面所謂“重紐”的問題。这个問題直到现在还相当令人困惑,还沒有好好解决,我現在就略談一下。本文的內容分三部分,首先是說明《切韻》重紐的性貭和分类的根据,其次是說明重紐的来源和分类的例証。最后則涉及过去等韵学上的一些有关的问題,然后对三等韵和重紐的拟音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一“重紐”是指《广韻》(即《切韻》)某些三等韵中同是开口或同是合口有两套喉牙唇(喉音、舌根音、双唇音)声母的字。根据陈澧反切系联的原則,《切韻》同音字不分两切語,其两切語下字同类者則上字必不同类,上字同类者下字必不同类,“重紐”的反切上字同属一类,它們中間的差別只能从韻母方面去寻求。  相似文献   

17.
漢語的詞类划分問題是我們这几年來在語法教学上所遇到的困难問題之一。对这个問題,我們的認識一直不很明确。就所讀过的語法著作來看,語法学家們的意見有同有異,其差異表現在分类数目不同,所用的朮語及其內容不同币脖憩F在对具体的詞的归类不同。例如,“能、会、該、須、敢”之类,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張志公《漢語語法常識》和中國科学院語言研究所語法小組《語法講話》定为“助动詞”,包含在“动詞”类中;王力《中國語法理論》,划入“副詞”;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也划入“副詞”,叫作“限制詞”。“來、去、上、下、進、出”之类,黎錦熙、刘世儒《中國語法教材》定为“助动詞”,包含在“动詞”类中,但和“方所詞”結合时  相似文献   

18.
今年五六別间,本校中文系师生,进行了关于影片《林家铺子》的討論。該系“当前文艺問題”課并以此作为教学內容的一部分,通过教学,对这部影片作了比較深入的批判。他們在討論期間,围繞影片的一些主要問題,閱讀了大量的有关材料,  相似文献   

19.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指生产資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費資料生产的增长速度),究竟是各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經济規律,还是在資本主义机器生产出現后的以技术进步为条件的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規律?关于这个問題;国內外学术界都有不同的看法飧鰡栴}是治政經济学的基本原理問题,弄清楚是很必要的。本刊1963年第一期发表了曾启贤同志写的《生产資料生产优先增长的两个問题》一文,其中谈到他对这个問題的看法,讀后感到有启  相似文献   

20.
刘国鈞先生的《图书分类浅说》是为了解答各图書館在使用《中小型图书馆图書分类表》时所遇到一些問題的一篇较有系統的著述。它以淺显的文字解答了图書分类某些問題以及某些在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无疑的是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的。《淺說》对問题的解答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的:既有联系,又有系统,而且有时列举例证,确是下过一番功夫,是值得称道的。它初步的滿足了使用《中小型表》某些方面的要求。只是,刘先生的解答,在若干地方似乎存在着一些問題,是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商討的。現分三个方面来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