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梁发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华人宣教士,与英国来华传教士马礼逊、米怜等过从甚密.为了传播基督教,他翻译、编撰了多种基督教布道小书.他采取派发布道小书给科举考生、在医院给病人布道等独特的传教方式传播基督教福音,他为此所作的诸般努力,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理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2.
明清之际天主教在华传教士利玛窦在基督教神学框架内,用西方哲学元素论改造中国传统儒佛元素论,以"四行"代"五行"、"四大".明末中国天主教徒杨廷筠沿袭其传教士老师的思路,也基于基督教创造论对儒家和佛教的元素说进行了辨析.认为,儒家宇宙构成论体系中的阴阳五行观念,与基督教创造论体系中的四行观念,异中有同:异在元行的种类和数目不同,同在其共为万物的质料.而佛教四大元素说,则是基督教四行说的改头换面.但是,他也表现出不同于其传教士老师的倾向,即仍在传统哲学意义上解说气在万物生成中的本原作用,并吸收佛教假合说的内容以论证基督教观念.杨廷筠的辨析,表现出他调和两种文化传统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晚明基督教在华传教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晚期,基督教进入中国.基督教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其策略是不断变化的,最早传教士采取的是与佛教认同的策略,后来他们逐渐认识到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于是改变策略,开始向儒家靠拢,并批判佛教.同时,传教士还以西方的科学知识为工具传播基督教教义,使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有了一定的进展,他们在中国建立了几个传教的基地,并发展了一些信徒.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文化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文化现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多作家与基督教文化有或亲或疏、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并将其纳入艺术视野,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基督教文化对于现代中国人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影响。老舍曾经领洗入教,参加教会开展的一些活动,其文化心理及文学思想、艺术思维均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塑造宗教形象,表现宗教人物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为,张扬耶稣的人格精神,是其创作的重要内容。但同时,老舍也通过传教士和教徒形象塑造,对基督教表示了明确的批判和拒绝。老舍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和情感倾向。老舍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与拒绝、赞赏与批判是同他的爱国热情、救世救民的人生追求联系在一起的,是与他改造国民性格、检讨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5.
近代入华传教士大多借助于政治力量从事传教活动,结果往往引起中国人的排斥,严重的还引发民众与教会冲突.英国传教士戴德生最初也期望政治力量能带给他真正的帮助,但在经历了崇明岛事件和扬州教案后,他逐渐疏远了政治特权,这一方面基于他对中国人排外原因的认识,另一方面基于他对基督的信心以及他对中国的爱和中国文化的认同,事实证明这样做反而更便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中国知识分子在与基督教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大致经历了这样的嬗变历程,先是竭力以儒家文化抵御基督教文化,接着是用儒家文化附会基督教文化,再是以基督教文化批判儒家文化.在这种嬗变的历程中,中国知识分子们在儒家文化规范下的家族观念不断地受到冲击、产生变化.在这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传教士们思想的启迪,从而不断挣脱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努力走向近代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考察基督教传教士如何面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改革和革命,可以从一个具体的角度研究这一群体与中国社会之关系.从传教士们发表的言论来看,这一群体对于晚清时期的改革是非常认同和衷心赞赏的.清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正是这个群体长久期待的结果.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传教士群体的态度复杂,各有差异,大体上经历了从震惊、观望到有保留地肯定的过程.而中国的牧师、教会职员则对革命表现出非常热烈的拥护态度.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都将清末的改革和共和国的建立,看作是发展基督教势力的契机,对新政权寄予较高的期望,希望在民国建立后扩大其影响,并利用这一机会促进教会自身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之地,基督教在新疆的传播主要开始于近代。对于基督教在新疆的传播、发展状况,很多学者都做过专门的研究。主要从基督教传入新疆的时间、传教士在新疆的活动、目前基督教在新疆的分布以及传播等三个方面对以往学者的研究加以梳理,以期对未来的新疆基督教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在《论语》翻译及诠释中的文化挪用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用西方宗教和哲学概念翻译及诠释中国思想;证明基督教教义与儒家思想的一致性;借助翻译和诠释塑造中国文化形象.《论语》翻译及诠释中的文化挪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也要反对其抛弃原文精神实质的滥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海外著名中国史研究学者狄德满的遗稿.文章对西方学者的"圣徒传式"基督教史叙事及人类学研究者把传教士视为"敌人"的全然否定的方法颇有批评.同时对上个世纪晚些时候兴起的西方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中的"东方主义"及"后殖民主义理论"等进行了质询,强调了要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研究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同时也研究西方传教士为何背井离乡到有时会有危险的中国来传教.他认为对这些人类命运的共同经历理应值得作更缜密和更严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如何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的民权思想进行接转,这是梁启超晚年民权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晚年的他对传统民本思想"淬厉其所本有","采补其所本无",将之与西方的民权思想进行创造性的接转。梁启超将中西文化融通化合,并以此探索中国民权政治的进路,这对中国当下如何利用本土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人权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罗孝全是新教开创对华传教事业时期一名重要的传教士。特立独行的性格使他与差会的关系陷于尴尬;与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师生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穿梭于宗教与世俗之间的罗孝全最终没能实现他的宗教理想,但中西文化激烈的冲突与交汇赋予罗孝全的传教活动以更多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宗教家、政治家。他自幼便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天主教文化的良好教育,这两种原本异质的文化结合在马相伯一人身上。这两种文化之间无疑是具有张力的,而马相伯的一生便是这种张力的充分映照。如何消除这种张力,如何从异质对立的结合体转变为相成相济的和合体,这也便是天主教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清华大学人文的译学历史渊源进行了梳理,通过对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朱自清、闻一多、金岳霖、贺麟、钱钟书等8位清华代表性人物的开拓性翻译研究,论述了清华早期人文学科从各个不同方面对我国译学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比较研究中西悲剧精神是探索中西文化心理、人文艺术精神和文学艺术实践活动的一条重要路径。人们所以喜爱使人产生痛苦的悲剧是因为违逆人的生命自由本质的矛盾会使人在发生痛感的同时唤醒心灵自由本质的扩张。西方人关于痛感转化为快感的思考成果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审美范畴———崇高。中国人在审美活动中也触及到了悲哀转化为悲壮的问题。中西方人都具有审美意义上的悲剧精神,中西方人都探讨过悲剧精神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引发了西方学术的大量涌入。薛凤祚引领当时学术风气之先,提出了一个会通中西学术的先进模式。为实现会通目标,薛凤祚不遗余力,其实践领域主要为天文历法,也旁及其他。但他的努力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在整体上没有扭转中国学术在此之后被西方远远抛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谭平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位颇有影响力的革命家.但是,相对于他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而言,理论界对谭平山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他早年参加同盟会,又是创建中共党组织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曾创建“第三党”,反对蒋介石专制独裁,积极拥护和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爱国民主运动,积极参与中国的建国工作.他以曲折而又光辉的一生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丛报》是由美国传教士创办、1832-1851年发行于广州等地的综合性英文月刊。这份刊物不仅报道时政新闻,而且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的学术论文,在西方学术界重构关于中国的知识体系过程中具有显著地位。它所发表的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文章对中国传统史学著作和19世纪中期以前天主教传教士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念提出质疑,发表了众多评论中国史学著作和西方学术界的中国历史研究著作的文章,主张重写中国史,就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观点。该刊还将一些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作了翻译或评介。这些,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易经》早期译介者既有传教士如利玛窦、金尼阁和白晋等, 也有非传教士人物莱布尼茨。莱布尼茨认为《易经》的六十四卦图类似 于他所发现的算术二进制,尽管二者其实并不是一回事,但在传播目的 和策略上却跟其他传教士一脉相承。《易经》在西方的早期传播,客观 上影响和改变了西方人对东方的看法,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也 开始在欧洲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20.
梁漱溟的一生纠结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伴随他走过的一生中,个人精神追求和国家民族忧患之间形成的强大张力,使得他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多了一些常人所没有的多向度性。这种多向度性一方面使他的眼光往往比别人独到而深刻,另一方面又使得他的思想和人生常常陷入难以解决的矛盾之中。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充分展示了这种独到和深刻,也反映了梁漱溟试图调和这种矛盾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