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靳磊 《管理科学文摘》2009,(11):204-208
侦查讯问是公安等侦查机关为了查明刑事案件的事实真相,收集案件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依照法律程序,面对面地以言语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问的一种侦查手段。可见侦查讯问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会话形式,无论从会话参与者、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参与者参与会话的目的等各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会话形式的特点。本文运用语言理论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知识,从侦查讯问语言的特殊性、侦查讯问语境的分析与运用、侦查讯问中主体所使用疑问句的语言结构和语义效果的分析以及侦查讯问心理和侦查讯问语言之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侦查讯问语言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与研究,试图从中总结出侦查讯问中言语的一些规律性和实用性的运用方法和技巧,对今后的侦查讯问工作做点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侦查实践中,侦查人员往往会因为遇到案件的讯问活动无法开展下去而形成僵持局面。这种僵持局面阻碍和影响了侦查活动的顺利进行,是任何侦查人员都不希望遇到的。如何突破讯问僵局?讯问僵局与侦查僵局、疑难案件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检察机关侦查观念和侦查手段的不断发展,运用同步录音录像固定证据被广泛采用,在刑事诉讼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推进"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深入开展,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试行)》。按照该规定,从2006年3月1日开始,全国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嫌疑人犯罪案件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同时,高检院、  相似文献   

4.
不同于西方定义为法院开庭审判刑事案件的预备性审理,"预审"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是指为侦查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真相而依法进行讯问和查证的过程,是一种侦查的讯问制度。从侦审分离到侦审合一,预审制度走过了近66年。侦审合一后,预审制度的目的与现实存在差异,因此学者们对于采用何种模式的预审制度进行了诸多争论。考虑到中国实情,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预审仍然应定位于侦查阶段,并且只能采取侦审合一的模式,但从长远的发展眼光看,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预审程序从侦查阶段走向审判阶段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马俊廷 《经营管理者》2013,(2X):279-279
人权保障乃现代刑事诉讼之灵魂。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处于被追诉者地位的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及人身安危极易受到国家有组织的暴力行为的侵犯,因而,其权利的保障自然成为人权保障的重点。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罪推定"、"重实体,轻程序"等法律观念根深蒂固的国家,以检察监督为主的侦查控制方式本身固有的重大缺陷,致使犯罪嫌疑人的权利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要在侦查讯问中切实做到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必须对现行刑事诉讼的立法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是对侦查讯问程序中犯罪嫌疑人权利设置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我国不应采纳沉默权制度,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侦查讯问或出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在西方各国的刑事诉讼中,大多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并且被认为是受刑事追诉者用以自卫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1日,新刑诉法正式施行。新刑诉法充分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围绕我国的侦查理念、程序、体制等宏观方面进行了改革,在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和特别程序等细节方面进行了修订,在这些制度修改中,涉及律师职业权利部分的修改是对经侦工作影响最深的部分。
  一、刑诉法修改后律师职业权利的变化
  (一)律师介入案件时间提前
  正式确定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把律师介入诉讼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有权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侦查人员也应当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律师,并将告知的情形记录在案。  相似文献   

8.
刑讯逼供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侦查机关的侦查人员在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讯问时,采取肉刑、变相肉刑或精神折磨的方法逼取其供认犯罪事实的行为.刑讯逼供的基本特征是以刑讯作为方法,以获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为目的.笔者认为,产生刑讯逼供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促使侦查人员产生刑讯逼供动机的直接原因,又有使刑讯逼供作为一种现象得以存在并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深层次的观念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管理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监控系统已成为各地正在大力投入和建设的重点安保项目,也伴生了全新而高效的侦查手段——视频侦查技术。近年来,视频侦查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公安机关对视频侦查技术的认识已提升为继刑侦技术、技侦技术、网侦技术之后的第四大技术手段。总之,视频侦查技术将成为案件侦查中最为有效的侦查途径,对提升社会治安管控水平、震慑违法犯罪、提高破案率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强化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案件办理情况的知情权、侦查活动引导权、侦查活动违法纠正权,是侦查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规范引导侦查办案,加强对侦查监督工作的动态管理,增强逮捕工作透明度,有效消除侦查监督盲点,既提高监督质量和监督效果,又有效保障侦查活动规范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高检院的要求,今年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的查处必须全程录音录像。为进一步严格职务犯罪案件讯问的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健全完善录音录像工作的各项程序,魏都区人民检察院严格规范,大胆创新,从规范进出讯问室的细节抓起,录像清晰显示讯问室人员的出入。必须坚持职务犯罪案件讯录分离的制度,要求办案人员需要录音录像时,必须在传唤嫌疑人的同时,将《启用审讯监控系统通知书》递交我院技术部门,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操作监控设备。侦查部门  相似文献   

12.
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日趋复杂化、高智能化,使得我国反腐败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扭转我国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侦查不力的局面,是人民检察院亟待解决的问题。重新认识职务犯罪的特点,整合检察机关的侦查力量,制定专门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建立职务犯罪的特殊侦查措施,是检察机关摆脱目前困境的关键所在。我国现有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单调残缺,已经影响到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有效行使,在一般侦查措施和技术侦查措施上都有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日趋复杂化、高智能化,使得我国反腐败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扭转我国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侦查不力的局面,是人民检察院亟待解决的问题.重新认识职务犯罪的特点,整合检察机关的侦查力量,制定专门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建立职务犯罪的特殊侦查措施,是检察机关摆脱目前困境的关键所在.我国现有职务犯罪侦查措施单调残缺,已经影响到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有效行使,在一般侦查措施和技术侦查措施上都有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从价值属性上来说,诱惑侦查具有风险性和效益性并存的特点,若为了规避风险性,而拒绝诱惑侦查,势必会妨碍对隐蔽性较强的犯罪行为的有效侦查。故应从立法的角度合理规制诱惑侦查,扬长避短,使其在特定领域发挥应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法医鉴定侦查作为刑事侦查手段的一种,在刑事案件侦破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法医鉴定是从日常伤情鉴定或现场勘查中吸取并累积鉴定经验,当遇到难解的刑事案件时,采用心理分析法、辩证分析法、逻辑推理法进行现场分析并运用鉴定经验的一种有效侦查手段,在侦查破案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该文就法医鉴定侦查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为实践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姜丽  李文玲 《经营管理者》2009,(21):263-263
我国的侦查程序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不少弊端,侦查权力的过分膨胀,不仅违背了司法公正,而且严重侵害人权,阻碍了我国刑事诉讼法治化的进程,因此如何完善我国的侦查制度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欲对侦查制度缺陷分析,整合侦查行为的性质,以完善我国的侦查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机关的"侦查一体化",对外是指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对内是指检察机关内部部门职能整合,构建侦查共同体,统一行使侦查权.本文阐述了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建立科学合理的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按照侦查的启动方式可以将侦查分为主动侦查和被动侦查,被动侦查是常规启动方式,主动侦查在我国没有规定,但是在实践中却有存在的价值。主动侦查在学界被质疑,但其本身却有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实践中,强奸—坠楼案的侦查中常会遇到取证难、调查难的问题。心理测试技术在受理这类案件时,依托"现场重建"勾画出嫌疑对象的犯罪行为,可以有效识别出无辜人员和嫌疑对象。该文以"被害人为中心"展开系统调查,为侦查取证工作收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诱惑侦查在特殊犯罪是一种重要的侦查手段,但其极易被滥用。在实体上,诱惑侦查可能形成教唆而触犯刑法;在程序上,诱惑侦查有违"程序正义",可能侵犯侦查对象的人权。分析探讨诱惑侦查在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的违法可能性有助于构建预防违反诱惑侦查的制度体系,促进诱惑侦查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