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论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方能存在 ,共产主义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才能实现。世界历史理论是分析当今世界全球化问题的锐利武器。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结果 ,它的性质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 ;这种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全球化的前途从根本上讲是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全球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密切的关系 ,必须对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消极后果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趋利避害 ,更好更快地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相似文献   

2.
在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中,马克思基于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把握,深刻分析了世界性的普遍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现实作用,形成了具有深刻理论内涵的普遍交往观。这种普遍交往观,对于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来分析和解决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他用实践的方式表征着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全球化思想。而他的历史主义、整体性和批判兼学习的方法与精神体现出一种方法论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20世纪社会发展重大特征的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时代发展的历史前提.面对全球化,马克思主义必须给予理论上的关注与回答.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最早提出了全球化的理论预设--"世界历史"思想.他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随着生产力、交往和分工的发展,各民族的"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的历史";各民族融入世界历史的道路是不一样的;并从交往角度研究世界历史问题,确立了一种崭新的历史观,这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各国发展道路,制定新的社会发展蓝图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列宁关于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前后、无产阶级政权的维护与巩固时期以及一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每一阶段的思想都与俄国和世界的普遍联系密切相关.俄国革命与欧洲、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密切联系,决定了一国不能全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苏俄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均势",决定了"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苏俄经济文化的落后和世界交往的狭隘性,决定了理想的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在一国是不能建成的.列宁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其现实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世界普遍联系是在全球化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其本身也内含着全球化思想,是列宁全球化思想的重要体现.列宁晚年已经明确地认识到,必须以普遍交往的全球化视野对待社会主义问题.这些全球化思想启示我们,应当具备宽广的世界历史胸怀和眼光,在广泛开展全球化经济与文化的普遍交往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孕育着全球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解读全球化问题的理论基石。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普遍问题,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与全球化的比较分析,可以全面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深刻认识全球化的实质和两者间的关系,从而对世界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论断。  相似文献   

7.
音乐艺术以抽象的声音为客观物质材料,以空气振动为媒介,以时间为存在方式,因此音乐起源问题的探究远比其他艺术门类复杂。在学术界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种学说是:劳动起源说、模仿起源说、游戏起源说。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意识到了当时的全球化现象并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他们不仅从全球化的维度进行分析,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和全球化发展阶段,而且着重分析了全球化的动因,包括资本扩张、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工业化及科技的发展等。其全球化思想的方法论对我们今天认识、分析和参与全球化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客观过程。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并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然而世界历史的终极指向并非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是人类正在经历的一个漫长过程,它服从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同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相同,它的必然前景是人类的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政 《东方论坛》2013,(5):104-108
赫梯文明起源的历史文化道路是一个长期以来未受到学术界重视的研究课题。事实上,它的学术意义不仅在于赫梯文明本身和其特点的研究,更在于它对人类文明起源道路多样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赫梯文明的开端入手,从其实现文明诞生的建国和文化发展的轨迹进行探讨,阐释这个古老文明起源的历史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的维度剖析了全球化的理念.这种理念分析使我们发现,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位置.在全球化进程中,应当警惕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从长时段的眼光观察,全球化的普遍主义话语背后隐藏着特殊的历史事实,这就是西方现代性实践的延续、深化和扩散。这种瓦解了"三个世界"国际秩序格局的扩展力量,正在以更加灵活的形式深入到主权国家内部的社会空间。未来世界是会恢复到大国争霸的现实主义旧貌呢?还是会在经济一体化中整合成一统的世界社会呢?如果全球化在超越民族国家构架的同时并没有消解现代世界体系的固有矛盾,那么文明会不会成为人们重建政治整合的守先待后之地呢?未来世界秩序的建构既取决于全球化实践自身矛盾的展开,也取决于人们解决这一矛盾的战略意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资本主导的传统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和内在局限,探讨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讨论全球化的转型动力及新全球化的未来方向。传统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导和资本驱动的,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为代表的大资本成为全球化的关键推手。全球化内在局限产生的自我否定导致了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和合作共赢理念,为全球化的未来指明方向。在全球化转型动力的推动下,全球化将会进入新阶段,并推动世界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中的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 ,它具有双重作用 ,它会对国家的主权产生一定冲击 ,但并不会使国家销蚀 ,国家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而不是牺牲品 ,国家担负着捍卫其经济安全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5.
当比较集中的文化全球化讨论热潮即将落下帷幕,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存在现状及发展态势,学界逐渐对这一问题得出结论,文化全球化并非是指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界限,且整合了各民族文化特性而产生的一种凌架于各民族文化之上的单一独立并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形式,也并非主张以西方文化来主宰和主导世界文化发展的全球文化西方化,而是由经济全球化过程所决定的、以文化传播技术为媒介的、多元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将会导致深层文化的“多元化”和表层文化的“趋同化”的趋势。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深层文化多元性和表层文化趋同性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她更具有世界性。  相似文献   

17.
国家在全球化中的位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球化对国家的挑战及其解决方式 ,将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只有正确应对全球化的国家才能生存与发展。全球化在政治层面上最具挑战性 ,表现为对国家主权的严重侵蚀与弱化。主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当代主权理论应是一种层次理论。国家强大的生命力是基于其职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而非特定性。全球化实际上是一个大国推动 ,广大中小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文化全球化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是全球化运动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在此过程中,各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彼此沟通、相互交融,导致不同文化的边界渐趋模糊.互联网诞生之后,随着其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这项全新的媒介技术一方面使各种文化的交流变得更加通畅便捷,通过突破传统传播制度的控制而将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则又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实力构建媒介强势而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提供了条件,使得当前的文化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內的扩张与蔓延.尽管如此,互联网的多媒体表现、自主运行、平等开放、资源共享等独特的媒介特性决定了它在全球文化的沟通与整合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终将使各民族国家在全球文化传通中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从长远来看,"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新格局应是网络时代文化全球化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史的角度考察了"绯闻"的产生途径,"绯"最初是指一种浅红色的丝织品,之后又被专用作颜色词,后来由于"红"的用法的多样化,"绯"所代表的颜色逐渐被"粉红"、"桃红"等取代.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但由于"绯"和"桃色"所表示的颜色均和少女的面色相似.所以也就带有了和女性相关的联想义,进而被用来指称一类通常有女性参与的新闻事件即"桃色新闻"或"绯闻",此外,因为"绯闻"比"桃色新闻"简省,所以现在多用"绯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惯性起源的问题 ,分析马赫原理、夏马的解释。然后比较光子惯性、核子惯性、天体惯性的起源设想 ,给出惯性起源的引斥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