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过两年多谈判后,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英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届时,香港将结束自鸦片战争一个半世纪来遭受殖民统治的历史,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此外,联合声明还宣布了中国1997年后将在香港实施“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规定了中英双方在过渡时期中应密切合作以实现平稳过渡。这一引起世界舆论高度重视的重大信息经过传媒为香港居民迅速获悉后,绝大多数居民无不欢欣鼓舞,额手相庆。敏感的、具有文学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  相似文献   

2.
<正> 自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亦称中英协议)于1984年12月正式签订、1985年5月换文生效、香港进入过渡时期以来,“一国两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伟大的构想(注),而是开始付诸实践的行动纲领了。尽管按照联合声明的规定,“一国两制”要在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后才正式实施,但在过渡时期必须按照“一国两制”的精神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保证1997年的顺利交接和特别行政区的建立。这就是说,“一国两制”的奠基工程已在进行;或者说,“一国两制”这部雄伟瑰丽的历史剧的序幕,已经拉开了。  相似文献   

3.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根据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简称中英联合声明,下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香港基本法)的规定,香港回归后依据“一国两制”的原则,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特区),直辖中央人民政府,实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香港特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和法律基本不变。这就决定了回归后香港的法律具有许多新的特点。认真学习香港基本法,研究香港法律的特…  相似文献   

4.
在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定了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前后,部分对中国政府政策和香港前景怀有疑虑的香港人掀起了阵阵“移民加拿大”的热潮。移民加拿大一度成为身份和本事的象征,成为近十多年香港人的热门话头,和香港小说和影视作品经常出现的题材。然而,十年之后,约从1993年起,移民加拿大的香港人又纷纷回港,掀起回流潮。在世界各国目前的移民潮中,近十多年香港移民潮的流向和反复是比较特殊的,原因何在?香港移民为什么首选枫叶之国加拿大?他们在加拿大的处境如何?为什么要重返香港?这…  相似文献   

5.
香港沧桑     
随着1997年7月1日临近,香港即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祖国的统一又向前迈了一步。在我们欢欣鼓舞之时,包括香港在内的所有中国人也不要忘记香港过去那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这对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香港的繁荣与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一、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将要收回的香港地区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组成。关于香港地名的由来,通常的说法是得名于岛上的香江。岛上有一条清澈的泉水化成小河,流入大海,河水香甜可口,海上过往船只上的客人常常傍岸涉水,久而久之,这条河流便有了一个美丽…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与香港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怀抱,举国欢腾,世界注目。这既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也凝聚着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尤其是周恩来总理的智慧和心血。本文拟就此谈一点体会,以纪念这位伟人诞辰一百周年。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其对香港问题的原则立场,从根本上保证了香港的最终回归。周恩来对此作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香港在19世纪被英国强行占领后,清政府、中华民国政府都曾为收复香港作过种种努力,均无结果。尤其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于蒋介石坚持反共政策,中国失去了…  相似文献   

7.
人们习惯于把1984年12月19日至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之日的这一段倒计时数的读秒时刻,称为“过渡期”。在这历史的“过渡期”中,香港文学本身的香港特色日益鲜明,硕果累累,举世瞩目,在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进入“过渡期”后,香港作为联结海峡两岸乃至中西文化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加强了。香港作家立足香港,放眼于全球性的世界华文文学的大文学圈,成为沟通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之间的文学桥梁,同时也是沟通五大洲所有的华文作家的一座桥梁。可以这样说:香港文学在“过渡期”的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在香港风雨沧桑的历史上,既刻画着清王朝的屈辱,又写满了中国人的自豪。香港将在1997年7月1日翻开新的历史一回归祖国。这是世界瞩目的大事.更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从英国占领香港地区到今年7月1日,整整156年。那么,英国殖民者是如何割占香港的?香港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本文拟就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古代的香港香港地区玉臣称香港(英文“HongKong”是粤语“香港”译音)。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早在2元前4O00年左右.中国的原始居民就在香港地区居住。在南丫岛、大屿山等处发现的众多晚期…  相似文献   

9.
香港通常指香港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口附近,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以及附近大大小小100多个海岛.总面积1061.8平方公里.香治是现今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全融、信息、航运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19世纪鸦片战争中被英霸占.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通过“一国两制”方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回归一周年之际.本文就香港回归与祖国兴衰问题做一些探讨.一、丧权辱国,清政府失香港主权香港问题是中英历史遗留问题,英国政府侵占香港可以说是蓄谋已久.1793年和1816年,英…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香港房地产业权制度香港的房地产业权制度,起源于英国政府对香港的主权关系.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曾先后强迫中国满清政府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即1842年的《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1860年的《中英北京条约》和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条约》,强行侵占了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并租借了界限街以北的新界地区,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起计.  相似文献   

11.
1984年12月19日,当《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署后,邓小子含笑走到记者身边,对他们表示,要是到1997年体力仍可支撑,他一定“要去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在香港回归祖国,举国同庆的时刻,我们追思邓小平同志的心愿和伟业,为他只差百余天未能成行香港而深深痛惜和抱憾,更增加了我们对他的深切怀念之情.邓小平同志为祖国统一、香港回归建立的丰功伟绩和作出的卓越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第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途径。“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2.
香港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841年至二战阶段,战后至1997年阶段和1997年回归后的明天更好阶段。一、1841年至二战前的香港1840年6月中英开始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1月20日义律与传善签订《穿鼻条约》割香港。1月24日英军占香港。5月1日义律宣布香港为自由港并公告批地拍卖章程,以英镑为计价单位。后来中英两国政府均不承认《穿鼻条约》。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江宁条约》割香港并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等五地为通商口岸。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战败签天津条约。1860年签《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1898年…  相似文献   

13.
香港“九七”回归后的社会若干变化探析张广芳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自鸦片战争以来成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对香港来说,这是一个翻天复地的变化,也是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  相似文献   

14.
王杰 《学术研究》2002,(10):100-104
郑氏一生过往香港9次 ,驻埠不足1年。他在香港的活动可分成两类 ,一是操持军务 ,一是主办商务。军务与商务密切相关 ,他出色的军务乃是借助其在商务中建立起来的地缘、人脉与才干的优势成就的。香港是郑观应参与抗击列强侵略的舞台 ,揭开了他从商、从军“两条腿”报国的人生新篇 ,这令他引以为豪 ;香港是郑氏蒙拘半年的“伤心”之地 ,又令他刻骨铭心。本文认为 ,香港蒙拘进一步陶冶了郑氏矢志救国的品格 ,催生了《盛世危言》的撰写。就此意义上说 ,香港“情结” ,促成了郑观应登上“三位一体” (从商、从军、立言 )报国成就的高峰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炎黄子孙无不拊掌称庆。在这举国欢腾的日子里,使人禁不住抚今追昔,回顾百余年来中华民族走过的由屈辱到自豪的历史。一、痛失香港的屈辱历史香港是镶嵌在祖国南海之滨的一颗明珠,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我们说的香港,是今天香港地区的通称,包括清政府于1842年被迫割让给英国的香港岛,1860年割让的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小岛,以及1898年租借的“新界”陆地和周围235个岛屿,总面积约1092平方公里。从16世纪初开始,香港就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凯觎的对象。葡萄牙、荷兰、英国殖…  相似文献   

16.
<正> 1985年5月27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换文生效,香港开始向“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过渡。从此,香港社会就环绕着“国两制”的轴心慢慢转动。过去一年,中英双方执行《联合声明》的情况,总的说来是好的;香港形势的发展也比较好,社会安定,经济稳步上升,人们增长了对香港前途的信心.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是“政制改革”之争——这是香港迈向“一国两制”的特区第一步的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共两党是中国现代历史舞台上的两个最有影响的政党。关于香港问题,南京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以后曾经作出收回香港主权的尝试,但以失败告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终于在1984年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圆满解决香港问题,1997年7月1日香港这颗推灿的明珠已回到祖国的怀抱。本文试图比较国共两党解决香港问题的异同点,从而进一步阐述中国共产党为香港回归祖国作出的伟大贡献。(-)今天的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用武力迫使昏庸的清政府先后签订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杰出诗人黄遵宪在1866年过香港时,写下了《到香港》这首充满感慨的诗:“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宫仪。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诗中希望收复“吾上”的强烈感情从笔端倾泻而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希望,也是香港被占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与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今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性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国家变得强大后取得的,邓小平同志在《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文中说得好;“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的一件大事,是我们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的重要一步。香港回归不仅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经济上对内地的发展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将步入新阶段。过去,港英政府对香港与内地经济交往实行“不干预、不合作”的政策,因此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主要通过“民间”来实现。香港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将会突破过去低层、单一合作的局限,走向民间、半官方、官方三种层次并存的全面合作新阶级。…  相似文献   

20.
<正> 香港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近三十年来,它从一个传统的转口港,迅速发展成为国际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制造业中心、运输中心以至旅游中心,与台湾、新加坡、南朝鲜并驾齐驱,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成为中国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经济奇迹、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