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汽车产业是反映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性产业之一。我国属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后起国家,起步晚,基础弱,但发展速度迅猛,2004年汽车销量突破500万辆,居世界第四位。然而繁荣的市场背后却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作为国家支柱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专项调查,对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工业企业节能降耗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专业化配套政策、节能降耗效应及节能降耗动因,最后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引进节能服务型企业形成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等促进金桥出口加工区节能降耗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2002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不同时期各项系数并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汽车产业自身价值增加能力不足,产出结构中产品产出同技术产出不匹配;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带动作用最明显,对消费需求依赖度逐步扩大;汽车产业与自身的关联性最强,与其他产业存在多种直接间接联系,其结构优化将会间接影响其他产业.  相似文献   

4.
谢鸿光 《统计研究》2012,29(11):3-13
 本文在回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特点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汽车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倩 《江苏统计》2003,(1):17-18
汽车产业由于其对相关产业的巨大带动和波及作用,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本文利用TSP软件对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从数理角度进行了相关性的论证和计算。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汽车产业集中度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首先分析了集中度的影响因素,井研究了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现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1992年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决定因素作了实证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我国汽车行业的集中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首先分析了集中度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现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1992年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的决定因素作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现状 20世纪末以来,中国汽车工业逐步走出了一度低迷状态,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阶段.汽车工业从2001年开始加速增长,2002、2003年更是呈现出"井喷"状态,产量增长率分别达到38.49%和35.2%,2004年仍达到14.1%.然而在总产量迅速增长的同时,长期困扰中国汽车产业的集中度较低、过度进入等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目前,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世纪的最初十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十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从2001年的236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1806万辆,年均增速超过25%;同时,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销量的比重,从2001年的4%增加到目前的25%,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11年以来,汽车市场增速放缓,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汽车产业安全度估算的DEA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入世后汽车产业是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但是这种冲击到底有多大,以及在入世后的各年份中,这种冲击又是如何分布的?尽管有不少学者已做了一些定性分析,但是更重要的应是能够确定每年的安全状况的定量估算.本文首先对入世后的汽车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入世后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指标数据进行了预测,最后应用DEA模型对入世后汽车产业安全度进行了估算,得出了合理的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庞丽  李显君 《统计与决策》2012,(19):130-132
文章研究了广东汽车产业集聚程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市场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区域创新环境建设有效促进了广东汽车产业的聚集,而较高水平的劳动力成本对汽车产业集聚有负面作用,整车零部件配套环境,人力资本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对产业集聚的作用并不明显。未来广东汽车产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高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提升广东汽车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证券价格的波动变化不仅影响衍生产品的价格也是政府管理金融市场、制定政策的依据.由于价格的波动往往呈现非线性的特征,文章利用马尔可夫转换模型对中国股票波动性进行估计.研究发现该模型可较好对我国上海证券市场股价波动性进行分类估计,并得到了证券市场波动的状态平滑概率图.在统计结果的基础上,还分析了我国市场波动性的成因和特点,并对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票市场具有新兴市场的共同特点: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政策的干预.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比企业或市场内在因素的改变对市场的影响更大.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政策市".政策是对股票市场影响最大的信息,这是我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基本因素,结合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特点,建立了中国分类出口增长模型.利用中国在1985~2007年的分类出口教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世界收入水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外商直接投资显著影响了中国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最后,对于中国迅速增加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八和对外贸易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外各种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政策及实施情况出发,重点分析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方案、补贴额度和补贴方式,构建了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中国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模型,并进行了模拟测算。利用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构建开发的中国能源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测算了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表明中国可再生能源价格补贴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且经济可承受范围的电价补贴越多正影响越大。最后就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定价和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38个产业的数据,分析了环保政策对“中国制造”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严格的环保规范会刺激厂商提升生产效率;环保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环保政策对高污染企业产生的生产率效应比低污染企业更为显著;此外,环保政策的生产率效应存在滞后效应.因此,政府对污染企业实施更严厉的环保政策可达到环境改善和效率提升的双重效果,但环保政策应考虑产业差异,并应制定配套措施协助厂商进行环保改造.  相似文献   

17.
观点传真     
曾俊林 《四川省情》2007,(10):18-18
中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近日表示,中国汽车产业虽然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汽车产能过剩、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配套服务水平不高等三大问题。张国宝说,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720万辆,但实际  相似文献   

18.
高雷  曹永锋 《统计与决策》2006,(16):111-113
政策对股票市场的频繁干预是我国股市的一大特征.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实证研究了中国股市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利好政策比利空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更明显,但差别不大;具体来说,牛市阶段利空政策影响大,熊市阶段利好政策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海峡两岸最大的汽车产业合作项目也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落户福州,福州现代汽车产业逐步兴起,初步形成了以青口汽车城为主体的汽车工业园区,产业分工日益专业化,布局日趋集约化,但与此同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较弱,配套厂商发展较慢,人才缺失等问题也逐步显现。为深入了解福州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近期福州调查队对青口工业园区的两家整车生产企业和部分相关零部件制造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对福州汽车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攀升且在高位震荡。研究表明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汽车产业总体需求和需求结构产生了较大冲击。国际石油价格是汽车产业总需求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对其冲击是负向、显著、长远的;它是乘用车、商用车需求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所引起的响应路径截然不同。乘用车内部,它与基本型乘用车、多功能车的需求变化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却外生于运动型多用途车及交叉型乘用车的需求变化。相应地,它对前两者的销量影响较显著,相对方差贡献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