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宝贵的精神财富:周恩来对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在对中国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过程中,周恩来不仅在实践上进行了呕心沥血、坚韧不拔的努力,还在现代化理论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他所阐述的现代化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i首先,关于“经济建设工作在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位”的思想。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深知,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将经济建设牢牢“在国家生活中居于首位”。他在一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济建设工作在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位。”这是因为“我国伟大…  相似文献   

2.
曹应旺 《领导文萃》2010,(19):63-67
<正>最早称周恩来为总管家的是朱德。据薄一波回忆,1948年5月,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薄一波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向刘少奇、朱德汇报经济工作时,朱德说:"快啦!咱们的周恩来同志快来了,他是个管家的,管这一个家。他会把这个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3.
1946年5月,中共代表团从重庆迁到南京,因工作需要购买了两辆小轿车。一辆是"别克",另一辆是"克莱斯勒"。当年周恩来就经常乘坐这两辆轿车外出。当时周恩来在梅园工作,工作人员戏称这两辆轿车为"梅园轿车"。当年跟随周恩来在梅园工作和生活过的人都与"梅园轿车"有着特殊的情结。国  相似文献   

4.
1975年1月13日,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作政府工作报告。 1975年5月3日,周恩来抱病参加毛泽东召集的政治局会议。这是  相似文献   

5.
1958年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周恩来委婉地提出,请考虑自己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是否适当?会议挽留周恩来继续担任总理。会后,邓小平拟了个会议记录,写道:会议认为周恩来"应该继续担任现任的工作,没有必要加以改变"。并把这个  相似文献   

6.
胡长明 《领导文萃》2009,(11):50-51
周恩来的人生轨迹虽有波折,却没有大起大落,这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一个“忍”字。 美国人谢伟思在重庆美国驻华大使馆工作时,同周恩来接触较多,他谈及亲身体验时说:“我未见过周恩来发怒、发火或心烦意乱,他总是那么平静、镇定,我没有见过他克制不住自己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下乡当知青期间知道了我的表叔——杨超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担任过政治秘书。出于好奇,我曾多次找机会请他讲述往事……开始跟随周恩来工作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同志一生中用过多位秘书,他对秘书独特的要求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充分信任韦明是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了8年的秘书。1951年,年轻气盛的韦明顶撞了江青两次。一次是江青不顾周恩来有病,硬是打电话干扰他,被韦明挡了驾;另一次是在确定参加电影剧本作者谈话人选的问题上,韦明  相似文献   

9.
1975年10月,已病入膏盲、奄奄一息的康生见邓小平主持工作之后,经过整顿全国形势很起色,十分难受,也来了劲头。他深知,周恩来、邓小平都是自己的死对头,周恩来把工作交给了邓小平,邓小平干得成绩越大,对自己越不利,必须整倒他们。现在,周  相似文献   

10.
纪东 《秘书之友》2009,(2):43-45
周恩来总理在秘书工作方面对我们的教导和指示很多,回忆和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要广学博览 为了提高我们的思想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总理要求我们抓紧一切时间阅读各种关于政治的、经济的以及文化艺术方面的书籍、资料。理论方面,一般根据工作需要,作常识性的学习和了解。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对他的敬仰与怀念反而与日俱增。在周恩来光辉战斗的一生中,他不仅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而且在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创新上颇有建树。今天,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周恩来同志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对于探索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青、张春桥之所以能够假借“批林批孔”的旗号,把矛头对准周恩来,在当时还有一个错误批评周恩来的背景。1973年7月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住处召见王洪文和张春桥。当时正准备召开十大,王洪文负责党章的修改工作,张春桥负责报告的起  相似文献   

13.
“潮汕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两个经济人才,一个是理论的许涤新,一个是实践的庄世平。”—周恩来  相似文献   

14.
王永钦 《领导科学》2001,(12):22-23
批判政治上的极左思潮,着手解决"文革"中遭受错误打击的一批老干部问题 林彪、陈伯达垮台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只剩下毛泽东、周恩来、康生三个人了.周恩来仍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九一三"事件后,在揭批林彪一伙的反革命罪行的时候,"文革"中一直想方设法保护干部的周恩来,便有了较多机会和可能批判极左思潮,着手解决"文革"中遭受错误打击的一批老干部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60年,周恩来和陈毅一起访问柬埔寨。周恩来被西哈努克接到王宫中去住。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礼宾工作的奠基人。他作为总理兼外长近10年,即使不担任外长期间,在中央也一直负责外交工作。他一向严谨细致,对礼宾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对新中国礼宾风格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说;“从愿望上说,我欣赏小平同志的‘举重若轻’,但说实在话,我这个人做不到,在工作上常常‘举轻若重’。”  相似文献   

18.
1927年5月下旬,周恩来由上海秘密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武汉。此前,在汉口召开的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恩来被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又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周恩来任中共中央军事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一生廉洁、俭朴,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着想,从不乱花一分钱。他戴的手表,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事例。 据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除了特殊  相似文献   

20.
权延赤 《领导文萃》2010,(15):63-65
怀仁堂宴会厅是接待外国宾客最多的地方,因为周恩来任总理,又负责外事工作,所以出现在餐桌旁的时候比其他中央领导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