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老年人》1994,(6)
已分家析产多年的房屋,可否再立遗嘱重新分割?问:我的父母有两处房产。父亲逝世后,母亲为避免我们兄弟姐妹4人为房产发生纷争,于早年就召开家庭会,进行协商分家析产。一处房产分给了老兄和姐姐,一处大点的房屋分给了生活较为困难的两个弟弟,并以母亲遗嘱形式到公...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骄傲     
张正直 《老年人》2008,(7):32-32
在我看来,父亲是个很窝囊的人。他老实巴交,胆小怕事,用母亲的话说,就是天上掉片树叶下来也害怕打破脑壳。  相似文献   

3.
父亲是去年10月去世的,医生说送他终老的病是脑溢血,但我总觉得我们兄妹6个才是父亲的催命鬼。如果他不是养育6个孩子,他就不会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那铁塔一般壮实的身体就不会倒下。父亲是个苦命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3岁时就死了母亲,成了没娘的孩子。家境的贫寒,严重影响了他的婚姻,我的母亲双目失明,其家世比父亲更糟。当年,母亲嫁给我父亲的目的就是找一碗饭吃。父亲用勤劳与坚忍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完整的衣服,饥饿与寒冷是他常年征战的两大敌人。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  相似文献   

4.
窗外     
下午,父亲来了。 父亲一年忙到头,平时很少来。这次如果不是母亲逼着他送些红薯来,他恐怕要到过年才会来。真是难得。我坚持着留父亲住一宿,怎么也要陪父亲喝几杯。或许是长时间没有和我们在一起了,他竟然答应了下来。  相似文献   

5.
张世普   《现代妇女》2005,(11):29-29
前不久,年近七十岁的母亲患了严重的胃病,去省城医院做了胃部切除手术。手术后,我们弟兄和妯娌几个商量着轮流伺候母亲,但是父亲执意不肯,父亲说他能够照顾好母亲。父亲特意为母亲买了一把黑色的拐杖。父亲把一根根红毛线搓成红绳,然后在绳子上缀一些精巧雅致的小铃铛。那时,包括母亲在内我们都非常不理解父亲这种孩子气十足的举动。一开始,拐杖并没发挥作用,因为身体虚弱的原因,母亲无法拄着拐杖行走。母亲惟有放下拐杖,让父亲搀扶着锻炼走路。一步,两步,三步……终于在三天以后,母亲能够拄着拐杖走路了。母亲在病房内移来挪去,叮当,叮当,…  相似文献   

6.
8岁那年的一天,母亲把炒好的黄豆芽儿端上桌,就捂着肚子躺在了炕的一边。我叫母亲吃饭,母亲说:你们吃吧,我心跳得厉害。那是母亲留在这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我们全家吃完饭,父亲抽了一支烟,问母亲要5元钱,说矿上有人结婚,要随个礼份子。叫了两声,炕上没人答应,父亲有些火了,过去拉母亲,母亲软软地倒了下去,全无知觉……  相似文献   

7.
感念父亲     
感念父亲,是因为父亲的忠厚、善良、勤劳和慈爱。父亲于我们兄妹,除了有报答不完的养育恩,还因为父亲用他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塑造了我们直面人生不屈不挠的心灵。我们的健康成长,每一步都凝结了父亲付出的心血。父亲是个孤儿,从小受尽磨难,41岁与我母亲结婚,才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也许正因为如此,家的份量在他的心里特别重。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就从来没有打过我,连骂都很少。他宠爱我们兄妹俩,是想把自己小时候未得到的爱全部加到我们身上。记得我满10岁那年,个子比同龄人都小,第一次出远门上学,父亲很不放心。他帮我收拾行…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虎毒不伤子”,那么,这位父亲就比毒蝎更毒了;如果说“世上只有妈妈好”,那么,这位打工妹就好过妈妈了。世上竟有这么狠心的父亲小红红是不幸的。8岁的小红红被亲生父亲抛弃在兰州街头。红红的大名叫童小红,家在陕西歧山县青化镇童家村。父亲童叶辉不擅农事,长年在西安一家饭馆打工,偶尔回家一趟也带不回来几个钱。父亲跟母亲关系不好。终于有一次,当父亲灰头土脸回来,不知为啥母亲跟他大吵一架。第二天,母亲就喝农药,死了。只有13个月大的小弟弟被父亲偷偷地送给了一个过路的外乡人,而红红,就被塞给爷爷奶奶照养。…  相似文献   

9.
大爱无言     
李盂雄 《老年人》2006,(7):30-31
“五一”节放长假,我准备回乡下看望独居的父亲。父亲已经80岁了,身体尚健,只是近年来听力已大不如从前,常常把话听错。3年前母亲过世后,父亲就一个人住在乡下,砍柴、种菜,侍弄一亩多责任田,过着一份恬淡而寥寂的日子。父亲原本可以过另外一种生活。母亲过世那年,我们姐弟就提出让父亲和我们一起到城里来生活,可父亲死活不肯,他说“:我哪里都不去,乡下乡亲好,空气好,我还要守着这栋屋子莫让它倒了。”其实,父亲的心思我们都懂,他是怕给我们添麻烦,增加负担。办完母亲的丧事,我们姐弟就回了城。父亲一个人留下来,住在屋子的西头,东头住着堂弟…  相似文献   

10.
母亲12岁时被作为童养媳送到父亲家,还没等混个脸儿熟,15岁的父亲就跟着部队走了。这一走,就是11年。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婚事     
邱晓冬 《老年世界》2006,(19):11-11
28年前,父亲得了肺癌,抛下母亲及我们兄妹7人,撒手人寰。 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白天在责任田里忙农活,晚上在家里忙家务,那时大哥在部队服役,二哥、我及弟妹们全还在上学。母亲倾注了全部心血,一人独自拉扯我们长大成人。那年,母亲刚刚40岁。后来曾有一位邻村小学离异的王老师有意与母亲再组家庭.但母亲怕贫困的家庭委屈了王老师,又怕影响我们兄妹的感情.同时,更担心乡亲们的闲言碎语。王老师来我们家几次后.母亲便坚决不准他再来.把自己的感情埋藏在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12.
张正 《老年世界》2013,(2):13-13
一大早,还没有起床,就被电话铃声吵醒,那边传来母亲的声音。母亲说,父亲刚刚出门到城里来了,说要检查身体,让我在单位传达室等着,把户口簿带给他。父亲和母亲住在老家乡下,户口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户口簿平常由我们保管。我问检查身体要户口簿干什么,母亲说她也不知道,父亲一定要你带给他。  相似文献   

13.
刘晓宁 《老人世界》2010,(12):11-11
父亲是在他68岁生日的头天晚上去世的。当时,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母亲就特意嘱咐我,一定把父亲生前最钟爱的东西锁进他的小木箱。  相似文献   

14.
资本:我是英语八级的小厨师 1979年,我出生在川北山区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3岁的时候,父亲在一次开山放石中被炸死了。父亲死后,身有残疾的母亲咬着牙艰难地把我们兄弟俩拉扯大。母亲坚忍不拔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我。 1995年7月,仅仅读完高一的我,就到省城成都去闯世界了。  相似文献   

15.
白头相守     
冯秀芹 《老年人》2006,(12):30-30
母亲是个好人,温顺,细致。父亲也是个好人,耿直,热心。但是,两个好人未必就能成就一段好婚姻。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偶尔回家,总是来去匆匆。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亲的脾气总是很大,经常对母亲大喊大叫。我8岁的时候,跟着母亲从农村进城,与父亲住在了一起。父亲还是经常发脾气,哪怕一顿饭菜不合胃口都能让他大发雷霆。母亲逆来顺受,总是选择了沉默。只是背着父亲,她才对我们说“:过这样的日子,还不如回老家去,累是累点,但落得清静。”气归气,怨归怨,母亲对父亲的照顾和顺从一如既往。直到退了休,父亲的脾气才好了一些。这时,母亲好像不再软弱,…  相似文献   

16.
我母亲是位极其普通的农家妇女,今年高寿89岁。母亲生育6个子女,在我父亲1976年过世后,一个人撑起一个家,把我们养大成人。我小时候身体特别瘦弱,母亲看着心疼,常常起早摸黑,打着赤脚到池塘或山坝里捞点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特权     
梁景容 《老年世界》2007,(20):27-27
母亲是一个温和宽厚的女人,这一生几乎从未与别人争吵.但却唯独跟父亲过不去。父亲偶尔犯个小错.母亲便会揪住不放.除了当面批评和数落,把父亲批得体无完肤外,逮着我也会唠叨个没完没了。哪天如果碰到母亲有批评父亲的迹象,我就赶紧找个理由溜掉,实在溜不掉,也只能默默地听着母亲对父亲的怨词。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苦母亲离开我们的时候,我11岁,最小的弟弟还不到半岁。父亲实在很难照顾我们5个孩子,打电报回乡下老家,叫来了15岁的梅表姐。于是,弟弟有人带了,可家里也多了张吃饭的嘴。粮食不够吃,父亲就把细粮换成粗粮,表姐还在屋子后面种了好大一片菜地,有菠菜、小白菜、土豆,还养了两只羊和一大群鸡。羊奶是喂弟弟的,鸡蛋也是给弟弟吃的。那时,我们都以为表姐无所不能。快入冬了,我们的棉衣棉裤都还没有做好,表姐看着父亲买回来的棉花发愁。她告诉父亲,她在家没有学过做棉衣。父亲请来了秀莲阿姨,用了三天的时间,把我们所有的棉衣、棉裤做好了。…  相似文献   

19.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本来不是哥两个。我还有个二哥,在乡下。母亲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哥、二哥和我,二哥在5岁那年被送了人。送的也不是别人,是父亲的大哥。大伯与大娘不生育,吃了好多药,可还是没生下一男半女。最后,绝望的大伯找到了父亲,因为父亲刚好有三个儿子。大伯说,过继给我一个吧。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伤痛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冬夜是怎样的让人寒心彻骨. 1987年的除夕前夜,母亲和我们兄弟俩围着炉火在等父亲回来.父亲那时有些经济头脑,从两年前就一直在外跑生意.敲门声响起,却是常和父亲一起跑生意的隔壁四伯.四伯把母亲拉到屋外,嘀咕一阵后,母亲一脸惨白地回到屋内,泪水从她的眼角不住地往下流.原来父亲在外面有了女人,那女人是个寡妇,拖着一个孩子,父亲和她已经有一年多的来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