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不久前,在"朋友圈"看见一张大学室友跑马拉松的照片,他身材很好,没有一点赘肉。我拿给同事看,她们都花痴得直咽口水,殊不知他在大学时是个臃肿的人。大四的春天,我每周去操场跑两次步。每次想拉着室友同去,他都不肯。有天我俩打赌,他输了,就陪我到操场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在“朋友圈”看见一张大学室友跑马拉松的照片,他身材很好,没有一点赘肉。我拿给同事看,她们都花痴得直咽口水,殊不知他在大学时是个臃肿的人。 大四的春天,我每周去操场跑两次步。每次想拉着室友同去,他都不肯。有天我俩打赌,他输了,就陪我到操场跑两圈。在操场,有个跑步的姑娘从他身边经过,我看见他眼里绽出了一点光。他什么也没说,不过,我什么都明白。  相似文献   

3.
轶事     
《社会观察(上海)》2004,(3):M001-M001
■马寅初读书讲效率,他说,“我可以肯定地说,1+1决不等于2”,“我这指的是看一小时的书,接着再看一个小时书,绝不等于看了两个小时的书。因为前一个小时与后一个小时的学习效率不同。”——摘自《学林散叶》■法学家吴经熊早年留学,精通德法英和拉丁语。但听他讲外语后,便可知他是宁波人。他人以其发宁波音戏谑。吴正言厉色说:“此乃宁波人之忠于故乡风土也。君不见贺知章之《回乡偶书》乎!  相似文献   

4.
留有余地     
黄龙霖 《伴侣(A版)》2013,(10):51-51
有位英国雕塑家,作品屡获大奖。一次记者采访他,请教雕塑的秘诀。雕塑家说:“所谓秘诀,只有两点:第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点,第二是要把眼睛雕小一点。”记者不解地问:“鼻子大眼睛小,雕像不会太难看了吗?”雕塑家解释道:“鼻子大眼睛小,就有修改的余地。你想,如果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眼睛小了.还可以向外扩大。反之,如果一开始鼻子雕小了,就再也无法加大了;眼睛雕大了,也没办法改小了。”  相似文献   

5.
文化宫     
《老年人》1996,(12)
文化宫某科长下乡,去一所小学给学生作报告。他上台就说:“今天就国际国内形势谈五个问题。”讲了10来分钟,头冒大汗,言语支吾。这时,校外公路边有辆汽车鸣笛,他一声惊叹:“糟了,今天县里还有个会议要我主持,接我的汽车来了。”校长出去看了看,回来说:“那是...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的一天,在天津市东北角新华书店二 楼,一位女士正在全神贯注地翻看一本名 叫《心里的豁口》的书,她丈夫轻轻走到 她的身边问:“看什么书呢?这么专心?”那位漂亮的女士指着书名对丈夫说:“陈仲舜出书了,一套六本。这是其中一本。”他丈夫说:“他出的书咱可得看看,你等着,我去买一套。”妻子听了,冲着丈夫会心地一笑。当时正在买书的我,把这个镜头看个满眼。在一次聚会中,我将这事讲给陈仲舜教授听。他笑着说:“在天津几百万人口中,如果有人意识到自己得了心理方面的疾病,想到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是我,我就很满足了,这…  相似文献   

7.
去年6月,我在住处不远的小吃店里看世界杯,听那个叫沈冰的美女主持说"你喜欢一个城市,其实是因为喜欢那个城市里的某个人。"我不幸被她言中。欣欣是我的初中同学。她是那种成绩好、口齿伶俐的女生,所以大学毕业后被分到家乡的贵族学校教中文。欣欣高中时,父母因车祸去世,后来跟着外婆过,高中毕业后,她考上了重庆市最好的师大。在师大里,欣欣恋爱了,因为这段不被祝福的感情,欣欣选择了南下到广州打工。我循着她的脚步来到广州,跟她成了同事。欣欣关照我要记得打卡。我住的地方离厂子很远,走30分钟才有车站。每天早晨,我在路口的小摊子买两根  相似文献   

8.
小人大幽默     
小人大幽默四川省大竹县和平街166-4号的曾小娟──一天,我到6岁的小欣欣家去玩.他忙上忙下为我端冷饮。刚刚坐定,就见电视上出现一对情侣脉脉相对的镜头,小欣欣忙对我说:“瞧!搞定了!”接下来,果然是拥吻的镜头。某天,我接5岁的小侄儿帝豪到家里玩,他突...  相似文献   

9.
张德普 《老年人》2013,(11):49-49
曾在某刊物上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同一高僧斗智,最后,高僧问苏:“你看我像什么?”苏调笑道:“你像一堆牛屎。”苏接着反问高僧:“你看我像什么?”高僧答:“像菩萨。”苏东坡非常高兴,回家讲给妹妹听。苏小姝听后说:“其实输的是你,并非高僧。你是‘牛屎心’,才会把别人都看成牛屎。高僧有一颗‘菩萨心’,认为人人皆可成菩萨,所以说你像菩萨。”苏东坡听后,羞愧不已。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世界》2010,(4):30-30
没门 老弟欠俺的钱。昨天俺跟他要账,可是这家伙却只给俺画了一幅画,还说: “你回家给姐夫看看,他应该知道啥意思。”俺一看:不就画一房子吗,能有啥意思呀……回到家,俺把画拿给老公看,老公大骂:“你傻呀!他画房子不画门,是在跟你说:还钱?没门!”  相似文献   

11.
18个路人     
《中外书摘》2014,(12):94-95
今天我舅舅向我借书,我给了他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他没去过中国,不妨了解一下。该书是我的教授写的,叫作《101个关于中国的最主要问题》。舅舅拿起书,看到结束语,对其中一个问题纳闷不已:“在中国,为什么一个2岁婴儿被汽车撞倒在地却没人去救助?”他问我这是不是真的。“是。”“怎么可能?” 舅舅瞪大了眼。  相似文献   

12.
一位白领小姐,大清早上班时在电梯前遇到同事樊姐,点头问好毕,樊姐立即望着她尖声评论说:“呀,你今天的发型怎么瞅着这么别扭!你这种尖下巴颏的脸盘千万别这么折腾!”说完拊掌大笑。樊大姐的两句“酷评”,弄得她一整天心里发堵。 一位退休工程师,在路上遇到参加某项活动回来的邻居,互打招呼后,邻居问他去做什么,他说去看电影,那邻居听了电影名字以后立刻“酷评”:“嗨,那种小市民趣味!不看也罢!”分手后,工程师虽然还是朝电影院而去,但心头一直梗着“小市民趣味”五个字,到了售票窗口前,心里竟出现类似罪恶感的情绪,…  相似文献   

13.
古巨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红过,无论走到哪里,总会有无数的美眉、迪迪甚至爸爸、妈妈亲切地喊他一声“何书桓,还好吗”?大胆的小女生还会跑上前来激动地给“书桓”一个“依萍式”的吻,弄得他尴  相似文献   

14.
利用冲动     
美国网坛有两位顶尖人物,一是阿加西,二是桑普拉斯。就技术及成绩而言,桑普拉斯还略胜一筹。但两人的收入,却不可同日而语,单单阿加西的广告收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为什么人们喜欢阿加西做广告呢?很简单,他很“活”,装素打扮花样百出,言行举止也十分“有个性”,甚至不惜当众发脾气以启示其“咄咄逼人”的一面。而桑先生则很斯文,这种“乖”,往往没什么风头可出,那么,他的“行情”自然略输一点了。  相似文献   

15.
夫妻对弈     
两个人的夜晚,冷落许久的棋盘又摆上了桌面。其实先生棋艺略高我一筹,但他常常输于我,我赢了沾沾自喜,他便有点恼,尤其儿子在家时。有一次恼得撸了棋盘,被我批评为"棋品"不高。于是先生洗心革面,戒骄戒躁,不再麻痹轻敌。这样他就今天赢,明天赢(限每天一盘),一连三天赢下来,态度好了。第一天笑眯眯,第二天喜滋滋,第三天大方地让你悔一子,赖一点。他也不再正襟危坐在桌前、全神贯注在棋盘了;他一会儿瞄瞄报纸,一会儿吃几颗葡萄,甚至站得老远吆喝:"马二进三……炮八平五……"终于弄到岌岌可危,"长考"起来,让我等得心焦,提出找个钟来计时。突然悟到,这夫妻关系,犹如对弈。凡人都有赢的心理,妻要一直赢,必伤了男子汉的自尊心。但妻要是盘盘皆输,一上手就输,完全不是个对手,不说拴不住丈夫的心吧,终究也得不到尊重。比较理想的是棋逢对手。当然这棋不是下给外人看。我常常感慨于一些科学家夫妻,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相扶相依走过漫长的人生道路;我也感慨于一些平常人家,茅屋布衣,粗茶淡饭,生儿育女代代相传。也有不少家庭,你争我斗,夫妻都抱着必赢的心思,自己还不知觉。都想赢,必  相似文献   

16.
黄昏钓趣     
梁俊琦 《老年世界》2014,(18):26-26
揭短 一个乞丐躺在路边呻吟:“大伙可怜可怜我吧,我一路从家里爬过来的,家里还有弟妹要照顾。” 另一个瞎乞丐说:“别装了,我一看就知道你是个假瘸子。” 瘸子瞪了他一眼说:“哼,你还敢说我!我看别人听见了你,还怎么装瞎子。”  相似文献   

17.
朋友小凌自幼双腿萎瘫,在一家印制包装纸的福利工厂工作,他业余爱看文学书,常到我家来借。我有一天就对他说:“你怎么不立个大志向,发愤写作,也成个作家?”我自然举出了中外古今一些例子,又借给他《三月风》,激励他登上“维纳斯星座”。当时他没说什么,过些天来还书,他告诉我:“我没有写作的天分,我就这样当个读者挺好。”临告别时更笑着说:“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己高兴。”  相似文献   

18.
青天 《老年世界》2007,(4):45-46
见到“南阳十大收藏家”之一的王玉信时,正好听到有人进门喊他:“玉信,老家有人给你送礼来了!”给法官“送礼”这样明目张胆?走近一看,我们不禁哑然失笑,这礼还真不“轻”——原来是一箱奇形怪状的石头。“有好多人给我送‘礼’呢!”王玉信幽默地说,“这些东西对我而言是‘宝’,对别人来说是‘废物’。”许多人参观了王玉信的家庭收藏馆后,经常为他收集一些藏品。  相似文献   

19.
爱情重八斤     
当陈才宣33岁时,连刚入伍没几天的新兵蛋子都开始“操心”起“陈干部的终身大事”。拗不过众人的热情,他终于决定去相亲。女方是杭州某野战医院的儿科医生,25岁,上海人。他获知的消息就这么干巴巴的一点。媒人说:我说再多,也要你去看了才知道啊。  相似文献   

20.
韦继兰 《公共关系》2001,(12):47-47
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述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来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给他女儿办点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