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浩瀚的鄱阳湖,位于都昌县境内水域面积占整个湖面的三分之一,都昌县境内的湖岸线长达185公里。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当年在都昌境内的鄱阳湖畔游玩时,脱口吟出了“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的千古佳句。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每年的10月初至第二年的3月底,鄱阳湖畔却向世人展示着另一番美景:那些飞越千山万水、从世界各地迁徙来到鄱阳湖越冬的、成群结队的候鸟,在平坦无垠的鄱阳湖  相似文献   

2.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是: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要真正做到这些.必须创新理念.主动融入鄙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整合资源,全力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纳税服务平台:主动对接.勇于开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纳税服务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江西首部专门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方性法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获得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将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生态优先、科学发展的原则,以水资源、水环境、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并以鄱阳湖体、沿湖岸线和长江江西段岸线资源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1年前的江西省两会上,江西省委、省政府向海内外隆重推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这是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一个省级地方政府首次展开的最大的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因此,一直以来都引起海内外的高度关注。未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是以鄱阳湖为核心,以环鄱阳湖的城市群或者经济带为周边,目的就是在保护好鄱阳湖这一湖清水的同时,促进江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山江湖"工程的艰难开辟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  相似文献   

5.
赵其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鄱阳湖既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又是世界最大的鸟类保护区和著名国际湿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将代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  相似文献   

6.
赣鄱风情     
人鸟和谐的鄱阳湖今年10月4日,又一个世界动物日来临。随着各种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的实施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栖息在江西省湖口县鞋山水域鄱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越来越多,人与鸟类在此和谐共处。图为2009年世界动物日这天,栖息在江西湖口县鄱阳湖湿地内的鹭鸟在觅食。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旅游是其必然的选择。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发展的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27年前,鄱阳湖上发现了91只白鹤,成为当时惊动世界的新闻。1983年,鄱阳湖成为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每年10月中旬开始陆续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和中国东北南迁的白鹤等珍禽候鸟数量逐年增加,鄱阳湖的越冬白鹤总数占到全球白鹤总数的95%。身为新华社记者的游云谷,  相似文献   

9.
“南瞰鄱湖,水天浩荡。”这是徐霞客在《游庐山日记》中描述的对鄱阳湖的感受。鄱阳湖烟波浩渺、碧波万顷,承纳了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和饶河等五河之水。湖水面积390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5000亿立方,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无比深厚,为我们的文化工作、文艺创作以及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看到,其自然资源的研究得到了联合国的关注。但是,鄱阳湖的人文文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为可喜的是,一批鄱湖儿女为了彰显鄱阳湖地域文化特色,唱响赣鄱文化品牌,一直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努力着。  相似文献   

10.
当前,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生态经济区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的重要议题.文中从法院职能出发,提出了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法庭的必要性,指出构建困境理论和法律依据的不足,从环保法庭审判组织的构建、受案范围的设定、审判程序的构想等三方面就环保法庭建设提出思路,以供我省法院系统司法改革参考之用,致力于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12月1日星期三天气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开赛2010首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在南昌拉开战幕。大赛吸引了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的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参赛。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10日上午8点,江西省鄱阳湖水文局的工作人员在对鄱阳湖的水位进行监测时,一组新数据让他们吃惊不小:鄱阳湖的水位7.37米,以往动辄几千平方公里的浩瀚水面,竟然只剩了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的水域、保有水量仅1亿多立方米,水面缩小8倍,缩水达99%,这是有记载以来鄱阳湖最小的面积。而作为我国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丰水年份的最大水域面积为4350平方公里,水位为20多米,蓄水量上千亿立方米,即使冬季枯水期,湖泊水域面积往年都有数百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要义是建立绿色生态的现代经济产业体系,这需要社会和学校对其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为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必须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当前形势下,坚持行业办职业教育为主,创新学生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建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为人们所认同的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所在。江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奠基了享誉中外的“古色文化”、“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这些文化连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孕育的“蓝色文化”,如同江西的山水,交融交汇、交相辉映,如同清澈的鄱阳湖之水,润物无声、潜移默化,逐渐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色调、主视野和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而高职教育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处于不可忽略地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为南昌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有效地发展南昌市高职教育,适应并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则是本篇文章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与偏离份额模型,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组成主体产业进行分析,发现各组成主体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较高,但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不尽相同,环长株潭—环鄱阳湖城市群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呈不断上升趋势,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先下降后上升.武汉城市圈第一、二产业具竞争力优势,第三产业具有结构优势;环长株潭城市群第二产业具有结构与竞争力优势;环鄱阳湖城市群第二产业具有结构优势,第三产业具有竞争力优势.  相似文献   

17.
船舶超载干扰了正常的航运市场秩序,给水上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文中就鄱阳湖水域船舶超栽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意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逐步消除鄱阳湖水域船舶超载现象,从而维护正常的航运秩序,确保该水域水上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8.
大湖的抉择     
浩瀚的鄱阳湖湿地上刚结束了一场战斗,上千名农民手执刀斧锄铲冲向"敌阵",鏖战了几个月的时间。上万亩的杨树"战死"沙场。这种疯长的绿色植物已经成为鄱阳湖的敌人,因为杨树的每一分扩张,都将使鱼类和候鸟失去领地,最后一块天堂般的湿地将因此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19.
长久以来,人们只知道"丝绸之路",却不知景德镇的"陶瓷之路",更不知鄱阳湖就是这"陶瓷之路"通江达海,走向九州的源头和起点;人们只知道《三国演义》虚构的"赤壁大战",却不知朱元璋与陈友谅,曾国藩与石达开,在鄱阳湖曾展开过中国历史上最壮观,最持久的水战……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地区被正式批复建立生态经济区的决议,充分体现了国家及江西省委、省政府发展生态经济的科学理念,以及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家园的铿锵决心。但是,摒除概念上的经济区,就落到实处而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思路是什么?发展举措又有哪些?怎么发展?发展什么?这一切,都是值得4400万赣鄱儿女深思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