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树 《中州学刊》2001,(1):153-157
20世纪初期,李大钊在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同时,以开放的态度借鉴近代西方史学思想,介绍、吸收和发展了其中进步论的历史观、非神学的历史观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观等合理因素,从而形成了他的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核心,涵盖近代众多优秀史学思想的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史学理论体系,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和中国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里,西方及西方以外的历史思考和历史写作方面都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历史学家确信:历史是连续的、片面的过程;坚持自己科学性权利的学术研究会把来源于客观学术研究的历史叙述置于世界历史的框架之中。到了20世纪,把历史看作“人文科学”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历史研究观逐渐被把历史看作一种“社会科学”的历史观所代替。然而,对社会科学和现代化普遍持有的信心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到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的最激烈的声讨,也受到来自历史学家,尤其是文化历史学家的较为平静的挑战,他们的论点都导致了认识论的相对论。无论如何,只有很少数的历史工作者同意后现代主义者关于“不存在客观标准”的观点,但后现代主义和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某些中心思想却对日益向文化史转变的社会历史作品产生了很大影响。统一的思想或历史倾向让路给了向小单位、地方和边缘的集中关注,与之同时则是政治史研究地位的下降。在通向21世纪的世纪交替时期,我们已经看到了广泛的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潘先林 《学术探索》2007,2(4):95-103
本文从中国近代史学对民族史的研究、中国民族史学对近代史的研究两方面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的成绩与不足,认为近代史和民族史学科界线分明,较少交叉与对话,同时影响了两个学科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民族史视角"观点,主张从我国多民族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上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广智 《文史哲》2006,(4):95-101
西方历史学有着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自古希腊发端至今已走过了漫长的历程,而西方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科自身的关注则始于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全盛时代。从20世纪初年以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与变化。从方法上来讲,研究西方史学史应注重对西方史学遗产及时代趋向作出动态考察,注重开展中西史学之间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以期深化我们对于西方史学、西方社会的了解与反思,更从整体上推动我国历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何平 《学术研究》2002,(1):82-86
人类历史就其本质而论是变化、发展和进步。反映了人类历史过程的本质的历史进步观因而构成了现代历史意识的基础。本文探讨历史进步观刚出现时对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方文化形态史观是 2 0世纪以后在史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的一种西方史学理论。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中除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外 ,应借鉴和使用西方文化形态史观的某些观点和方法 ,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并采用新的观察视角 ,以期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从近代史学革命看心态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威 《中州学刊》2005,(1):163-166
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发生了一场史学革新运动,它确立了中国近代新史学的理论体系.但奇怪的是,一度得到宣扬的心理史学却没有在后来发展下去.其原因在于传统的史学观念在某一方面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当时史学革命的主旨也限制了心态史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认真了解与梳理西方史学的反省精神,对史学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追溯它的源头,西方史学的反省精神从古代就开始了。古希腊时代的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在其叙述体的历史著作中,就显露端倪;其后,在希腊化时代的波里比阿那里,得到了延伸;在古罗马统治时期,更显光芒,卢奇安以其《论撰史》,回顾与总结了到他那个时代的西方史学,对史学反省发表了卓越的见解,它对于研究西方史学史之史,对于今天的史学研究工作都不乏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7,(8):38-45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教义是:历史受经济力量的无情制约,所有人类社会都将通过相同的阶段走向社会主义,目前绝大多数人正在经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不管人类事实上已经公开声称的动机为何,在任何时候,物质利己主义都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阶级代表了对其自身利益的集体表达,因此所有历史都不外乎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意识形态、艺术和文化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它们没有自身的历史动力。个人是他或她所处时代和所属阶级的产物,哪怕是天才和强者也无力左右历史进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即便如此,他们的行为依然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与马克思同时及之后大约一百年来,上述每一个命题都曾得到过马克思主义者的赞同,这些命题又无一例外地是对马克思所真正言说的内容的粗略简化。经过几代人的研究和思考,马克思的理论被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所批评的相比,马克思主义为历史学家所提供的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史面临着意识形态化的“现代化范式”简单取代“革命范式”却不具有应有的诠释力的“范式危机”。解决的思路在于以大历史的哲学视野超越之。  相似文献   

11.
影视史学是在现代科技发展和历史学本身变革的交相催产下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的出现为历史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气息和活力,也成为史学研究新的领域.影视史学概念的问世不仅表明影视等视听媒体可以用来表现历史,而且也表明影视史学和传统的书写史学可以比肩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回顾整个20世纪中外史学的交流时,既要看到"五四"以来西方史学的传入,也要看到来自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成长.为此,就不能不认真审视苏联史学及其同中国史学的关系.以及它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张子辉 《学术探索》2004,(9):98-101
西方社会学的传入主要体现为一个过程,其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变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理论和方法多被中国近代史家吸收和借用,由此使得史学的内容、理论、方法、功用和价值体系等均发生了多重面、多向度的变革,从而推动了中国史学的近代化进程和科学化走向。  相似文献   

14.
沈世培 《天府新论》2000,42(4):79-84
中国古代对史家才、学、识、德的要求,对规范当代史学家的素质仍具重要意义。这一理解也为现代西方史学理论研究所证实。西方史学家思想源流虽然与中国史学迥异,但对史学家素质的评论却有趋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史学期刊是近代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事物,对近代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发展过程以20世纪20年代初期史地类期刊的兴起为标志,此后又有了历史语言类期刊的产生,再至20世纪30年代史学类刊物的开始大量创办,最终导致了专门史类史学期刊的产生,这一过程表现出近代史学发展不断专业化的发展趋向。由此可知,自梁启超提倡新史学以来,中国学人不断致力于中国史学的转型,这一转型从理论到实践,迟至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史学是中国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代中国史学变革过程中 ,民族史学研究决然不可忽视。梁启超的史学成就与地位深为人知 ,其史学之核心实为民族史学。  相似文献   

17.
马基雅维里对西方史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论述马基雅维里不朽之作《佛罗伦萨史》的编纂方法入手,在认定《佛罗伦萨史》是一部人文主义史学著作之基础上,通过对马基雅维里的人本史观、英雄史观、历史哲学观、历史循环论及其历史为政治服务的思想进行系统阐析,论证了马基雅维里是一位对西方史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18.
19.
侯云灏 《学术研究》2004,8(12):90-95
西方实证史学传入和影响中国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通过日本这一中介。经过“日化”后再传入中国的西方实证史学, 已经留有日本的痕迹。但是, 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 这些“实证史学”思想, 反而对中国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后殖民主义在对抗和挑战西方学术霸权过程中也陷入到一种理论困境之中.民族主义依然是塑造当今世界极其重要的力量,民族史的观念仍然是组织和表现我们关于过去的知识的最为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