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盛凯 《劳动世界》2017,(21):20-21
福利国家经过一段"黄金时期"之后,便迎来至今无法摆脱的"危机时期".造成福利国家危机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制度问题、经济状况、全球化角度来研究,笔者认为危机背后的意识形态根源才是福利国家危机的"罪魁祸首".本文分析了福利国家建设的理论渊源及批判,论证意识形态与福利国家危机的关联性,认为只有超越旧意识形态,转变福利观念,才能指导福利国家走出困境,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福利模式前进.  相似文献   

2.
范家绪 《劳动世界》2016,(12):68-69
随着后福利国家时期的到来,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绝大多数福利国家都深陷危机之中已经成为不可辩驳的共识,在危机面前,各福利国家纷纷探索路径以求挣脱“泥沼”。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理清福利国家危机产生的外生源和内生源,并进一步探寻“新右派”势力占据主导地位的成因及其对福利国家的冲击,同时探析福利国家危机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3.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福利国家制度陷入了危机.为了改革社会福利制度,英国人吉登斯提出了著名的"第三条道路"理论.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吸取"第三条道路"思想中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建立适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儿童福利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福利的重要表现。从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现状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覆盖广大儿童的儿童福利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儿童福利的含义,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儿童福利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瑞典、英国、美国和日本四个国家的儿童福利制度进行介绍,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旧农保之间存在着筹资方式、覆盖范围、给付待遇的差异.新农保更好的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养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农村养老保险福利经济学分析模型,利用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分析在实施新农保制度前后社会的福利变动情况.社会的总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减去政府财政补贴成本,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总福利增加,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总福利损失.分析发现其需求弹性对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成本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影响着社会总福利,因此我们加入弹性指标,进一步分析新农保制度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荣珍  孙然 《中国劳动》2007,(11):29-31
社会福利制度,或称社会保障体制,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政策措施的总称。各国具体的社会福利制度虽然千差万别,但从社会福利的发放原则、福利的意识形态以及国家照顾责任的对象的角度笼统说来,则要么属于选择性福利模式,要么属于  相似文献   

7.
福利多元主义是近年来研究社会政策新的理论研究范式,倡导打破政府垄断,由多个主体共同提供社会福利。我国的养老服务提供主体经历了国家-家庭到国家—家庭—社区—市场—社会组织多主体参与的过程,但各主体之间存在职责不清等问题。建议对养老服务主体职责进行重新定位: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市场职能、扩展社会组织职责、加强社区职能、扶持家庭职能。  相似文献   

8.
马波 《劳动世界》2011,(3):64-65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福利国家制度陷入了危机。为了改革社会福利制度,英国人吉登斯提出了著名的"第三条道路"理论。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吸取"第三条道路"思想中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建立适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小伟  董林 《劳动世界》2011,(22):15-17
福利依赖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高福利支出导致“劳动激励”降低而产生的一种“养懒人”的现象,也是西方福利国家竭力解决的问题.同样,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成为福利依赖现象滋生的温床,并开始影响社会公平与效率,个中原因值得探讨.本文首先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依赖现象,然后介绍了中国“低保”制度中的福利依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老年人文化福利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提高城镇社区老年人文化福利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城镇社区老年人文化福利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老年贫困问题被公认为是世界性和历史性的社会经济问题,已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各个国家的重视.但是,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对老年贫困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农村老年贫困关注更少.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农村老年人的福利状况不断恶化,老年贫困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对我国农村老年贫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新中国建立儿童福利体系已经60多年,但就制度的发展进程而言,仍然是处于初级阶段,而不是普惠型的儿童福利.近年来,一系列儿童惨剧的发生,如幼儿园殴打事件、教师暴力体罚、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等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儿童惨剧折射出我国目前的儿童福利制度面临着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没有专门的儿童福利法、没有专门的儿童福利专业化人才,和没有普及的儿童设施规划等.这种尴尬局面下,构建一个能够切实保障儿童福利、有效避免儿童惨剧再次发生的儿童福利制度,是亟需我们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苏婷 《劳动世界》2010,(11):147-148
希腊财政危机引发的欧洲债务危机,导致欧洲许多国家经济下滑,债台高筑,赤字和债务像两座大山压在这些国家身上。欧盟作为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很大影响。本文从三个角度简要分析了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爱尔兰考察访问期间,先后到过爱尔兰国家社会和家庭事务部、国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健康服务管理和社区福利服务机构以及国家养老金监管委员会,对爱尔兰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以丹麦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为了减少越来越高的福利支出,激发有劳动能力的被救助者重返劳动力市场的动机和能力,都对救助制度进行了改革,主要是以积极的救助手段代替传统的消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救助制度也应不断改进,对丹麦的社会救助制度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进而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6.
第三条道路适时应变,超越左和右的传统与局限,其指导思想是:变"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国家"、重新界定政府和市场职能、培育公民社会发挥第三部门的效用等,使英国的福利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也为我国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与社会合作)和完善就业保障制度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国企福利体系的弹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利是一种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柔性的薪酬成分.国有企业一直具有传统中国企业的高福利象征意义.然而,从管理实践看,这些企业福利却没有发挥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应具备的激励效应.传统的国有企业的福利体系基本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国家法定福利,即按照国家要求为员工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二是企业特有福利,诸如节日补贴、交通补贴、生日补贴、培训基金,个别具有优势的国有企业还为全体员工建立了补充医疗或补充养老保险.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企业特有福利是统一标准的,没有进行整体性设计,结果造成员工在思想上认为福利应当是公平性系统,企业的调整福利水平必须是整体性调整.这样一方面导致薪酬成本较高,更突出的问题是造成薪酬体系缺乏其应具备的激励效应.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试图对国有企业建立弹性福利体系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日本的现代福利制度是在二战后随同国家建设和社会重建而逐步发展形成的,从形成路径来看,大致经历了济贫性国家福利的构建、从国家福利向社会福利转化以及从社会福利向社区福利深化三个逻辑转移阶段。根据东京大学武川正吾教授的观点,日本社区福利制度发展可以划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社会福利协议会主导时期(1970至1980年代),社区福利服务主要是以  相似文献   

19.
魏雯倩 《劳动世界》2011,(10):29-31
全球化是一股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正是这一浪潮的核心。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珠三角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试验场,最先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影响。然而,在珠三角出口加工区为经济建设默默付出辛劳的女工群体的福利状况却一直被社会忽视。我们衡量她们的福利状况,不该仅仅局限于经济指标,而应综合经济福利、政治福利与文化福利三个维度还原真实的一面,并积极寻求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旧农保之间存在着筹资方式、覆盖范围、给付待遇的差异。新农保更好的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养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农村养老保险福利经济学分析模型,利用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分析在实施新农保制度前后社会的福利变动情况。社会的总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减去政府财政补贴成本,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总福利增加,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总福利损失。分析发现其需求弹性对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成本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影响着社会总福利,因此我们加入弹性指标,进一步分析新农保制度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