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卓华 《劳动世界》2020,(11):20-21,23
全面二孩政策下,职业女性二孩生育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生育意愿受个体因素、家庭支持因素、社会公共服务供给因素、工作与家庭冲突因素、二孩生育成本因素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职业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与生俱来的人口优势,致使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人口大国.然而,凡事过而需止,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为了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基本上要求一个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这一措施有效地控制住了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可是学者们渐渐又发现,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奇迹般地飞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的劳动力,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这样的人口红利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力资源短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多,人口比例失调等.因此,是否放开二胎生育成为了学者们的热议话题.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可事实上,二孩政策的出台与否并不是影响居民生育的唯一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三十多年来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们生育二孩的意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出台后,能否真正释放居民对生育二胎的意愿以及其影响因素,就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独特点在于我们研究的对象是特大型城市,其中,以上海市为例展开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CGSS2018数据,使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了育龄群体在不同生育阶段的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传统养老观念并不能显著影响育龄人口的生育意愿。从无生育意愿阶段向意愿生育一个孩子阶段的转变过程中,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男性、高中及以下学历、有配偶、住房面积越大的个体生育意愿越强;从意愿生育一个孩子向意愿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的转变过程中,经济因素的影响凸显,20—37岁、已婚、没有子女、有两套及以上房产、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育龄群体生育二孩、三孩的可能性更大。文章建议,鼓励生育首先要保障育龄群体的个人权益,尤其是女性权益。其次,政府需要构建家庭友好的生育政策支持体系,解决育龄群体的生育顾虑。同时,针对二孩、三孩,国家应加大生育补贴力度,缓解育龄群体的“经济之忧”。  相似文献   

4.
5.
6.
自我国全面二胎计划合法实施后,适龄妇女就业状况,生育意愿和生育保险等问题引起社会关注,而生育意愿与公共服务协调问题更为突出.本文将通过实证调查揭示上海市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现行生育保险基金面临的挑战,分析应对措施,探讨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上海生育保险基金可持续路径选择,并对个人、企业和政府如何支持与协助生育保险基金可持续性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上海市退休老年人再就业调查数据,对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是否有退休工资、其他老人工作影响等对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在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其他老人工作影响方面存在性别差异。本文的政策建议:鉴于上海市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比例较高,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使其"老有所为"。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制定有关就业政策时应当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CiteSpace等可视化分析工具对WOS核心数据库中2017—2021年关于生育意愿的最新文献及其经典参考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研究力量来看,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国家(地区)之间及其内部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较少。从研究内容来看,该领域的奠基性文献或突破性文献主要探讨欧洲地区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关系、生育意愿的制约因素等内容,知识交流主要来源于人口学期刊,并且代表性学者主要为人口学领域的专家。从研究方向来看,该领域形成了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关系研究及生育模式相关理论研究、欧洲国家生育意愿制约因素研究等8个研究方向。对于研究者来说,未来可以加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从其他领域中借鉴研究模型和理论,也可以将研究内容扩展到影响生育意愿的其他因素研究中,以此丰富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生育方面的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收支平衡是生育保险基金在筹集和使用上的基本原则.大英县社保局近几年通过建立收支平衡的基本模型,考察影响生育保险收支平衡的相关因素,预测基金收支是否平衡,最终确保基金的平稳运行. 影响基金收支平衡的因素 截至2012年,大英县共有6400余人参加生育保险,年均享受生育保险待遇110余人,人均领取生育津贴9200元,人均报销生育医疗费用3100元.期末基金累计结余476万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城乡居民低保家庭对脱贫途径选择意愿问题,发现城乡低保家庭普遍认同就业、养老、健康有利于脱贫,在就业和子女教育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影响脱贫途径选择意愿的因素包括政策导向、经济差异、劳动力市场歧视等外部因素和心理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内部因素.城乡低保家庭脱贫工作的优化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为检测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运用调查问卷,利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从农民的角度,实证分析了40-60岁农村农民对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农民对新农保信任程度越高、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越高、人均年纯收入越高对社会化养老服务态度越积极;身体健康程度越好对社会化养老服务态度越消极。  相似文献   

14.
生育保险是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因历史的原因,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发生转变,生育保险制度是否能够发挥积极的生育保险支持作用尚需实证检验。本文利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逐期PSM-DID分析方法,考察了在“全面二胎”政策背景下,获取生育保险对已育家庭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生育保险制度能够提高“全面二胎”政策后已育家庭的生育子女数量,这种促进效应是“全面二胎”政策与生育保险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生育保险制度对男性生育行为的激励作用高于女性,未来制度设计需要加强男性对家庭婴幼儿照料的安排;当前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覆盖面低,保障力度不足,对农村居民缺乏制度包容力。结合上述结论及有关讨论,提出积极应对老龄少子化的人口结构性困境,坚持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提高生育保障待遇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专科学历流动人口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和logistic模型的研究发现,不同性别、户籍、在婚状态、职业类型以及社会融入程度的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显著不同,随着月工资收入的增加,其城市居留意愿显著增强,但随着住房支出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弱;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偏好于短距离流动,同时城市居留意愿随流动时长的增加而提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专科学历流动人口的就业保障政策和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同时积极促进专科学历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活动,进而提升该群体的城市居留意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地处湖南西部的湘西州为例,基于对湘西州七县一市共400位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从个体、政府及社会三个层面就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因素方面,返乡农民工中男性的创业意愿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因素的影响不显著,除文化程度外,家庭年收入、成就需要及自我效能感等其他个体因素都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正相关;政策制度因素方面,城乡发展差距负向影响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金融税收支持力度和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创业教育培训的影响不显著;社会文化因素方面,亲朋鼓励创业、创业典型被广泛宣传及包容创业失败等都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增加包括女性在内的适龄人口的劳动参与是缓解当前人口红利降低的重要手段。提高生育率则是缓解未来人口红利下降的重要手段。然而,适龄女性在生育和工作之间可能面临着权衡取舍,类似的社会在当前人口红利和未来人口红利之间也会面临着权衡取舍。本文在对现有文献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分别从女性劳动参与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和生育对女性劳动参与行为影响两个方面展开,并对上述行为改变的人口红利效应进行评述,指出既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的岗位在各高校是不可或缺的,招聘条件的设定让辅导员素质参差不齐。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教工队伍,肩负着稳定教学工作基础的重任,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需求、就业激励需求和行业建设需求三个激励因素,从而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辅导员队伍全心全意的投入高校发展的事业中,为高校的教育事业和管理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民航女乘务员离职率不断升高,对航空公司和民航业都意味着人才流失和资源浪费。其中因生育和家庭原因中断职业的女乘务员占多数,主要是由于孩子太小,加上乘务员职业性质特殊,她们无法朝九晚五正常上下班,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不得已放弃工作。为了降低民航女乘务员的离职率,减轻由于生育给她们带来的压力,尽快完善生育的社会支持格外重要。应从国家法律政策支持、企业工会支持和家庭成员支持几个维度,完善生育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