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一个企业的培训经理.当老板问你培训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收益,你该如何回答?或许你可以给出一些理论依据.或许你也可以这样回答老板:摩托罗拉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投资在教育上的每一块钱.在3年内能够增加30倍的报酬.但估计这些都不能真正说服你精明的老板.老板对于培训价值的认识,也可以理解为一项投资.并且要求增值.培训是投资.注定要求回报.也就是权益收  相似文献   

2.
《中国劳动》2001,(10):5
常逛商场、超市的人,或许对货架前殷勤为你介绍商品的售货小姐或售货先生们并不陌生.这些人与商场、超市营业员着装一致,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们就是商场或超市的员工.只是他们中一些人的言谈中偶尔露出的外地口音,才多少暴露出他们的身份.  相似文献   

3.
100个人心里住着100个安徒生童话.你或许记得那个用花瓣做床垫的可爱的拇指姑娘,记得那个在圣诞夜大雪中划燃一根又一根希望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记得内心冷酷可以冰冻一切的冰雪女王,还有那个每小时都要换一套新装的愚蠢皇帝……很多人都是在安徒生的童话里学到了最初的善恶.  相似文献   

4.
最优秀的企业领导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了哪些良好的习惯?是什么使他们出类拔萃?研究了大量成功企业领导者的案例,我们发现了他们的20个人生法宝,这或许就是让他们脱颖而出的成功秘笈吧。1.懂得做人品德高尚是成功之本。会做人,别人喜欢你,愿意和你合作,才容易成事。习惯于能真诚地欣赏他人的优点,对人诚实、正直、公  相似文献   

5.
明天,你将居住在哪里?在过去,你的首选或许是城市,因为只有在那里你才能实现自己过上现代化生活的美梦。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你将有可能摆脱这一切,重新回归清新明丽、风景如画的乡野。在美国西部,简朴自足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大批人前来定居,这些人们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同时,并没有被现代生活所遗忘,因为卫星天线、计算机、传真机和蜂窝式电话,使他们随时都能与整个世界相通。  相似文献   

6.
不管是“辞职潮”还是“用工荒”,一些职场人或许并无辞职的打算,原想着可以安安稳稳度过职场动荡期,但是却先遭遇来自领导的变相逼辞.面对种种逼辞手段,你怎么办? 工作地点“大挪移” 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设计工作的典先生,春节后就面临了上班地点变更的窘境.原来,因为公司的业务扩展,总公司相继在县里也设立了分公司,春节前就不断传出了要调部分员工前往分公司上班的消息.“一开始其实我并不担心,因为一直听人说暂时还不需要调任.”  相似文献   

7.
安心   《劳动者》2005,(11):23-24
他们只是一群平常人,他们或许成功也或许还在为解决温饱而奔波,但从他们那里,你可以看到自由职业者除了“自由”宝贵之外,还有更多值得你羡慕的东西,比如收入,比如兴趣,比如为理想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团队对领导人也有考验.一个团队好不好,首先作为核心人物你的老板做得正不正,老板做得不正,这个团队肯定会散掉.因为员工会观察你,第一你是不是斤斤计较的一个人,你大不大度,如果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一有风吹草动,肯定就会离你而去.第二你对人真不真诚,对部下真不真诚.如果你对部下内心不真诚,你会在你的言行上表现出来.我自我感觉,我的缺点很多,但我对我的部下很真诚,这样彼此容易建立一种信任.  相似文献   

9.
1.学会沉默 有时候,你的工作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择沉默.本来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因此你认为不必对全世界喊话.却也有时候,你被最爱的人误解,你难过到不想争辩,也只有选择沉默.全世界都可以不懂你,但他应该懂,若他竟然不能懂,还有什么话可说?生命中往往有连舒伯特都无言以对的时刻,毕竟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列清楚,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真正的是与非.那么,不想说话,就不说吧,在多说无益的时候,也许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岁末年初,怎样讨回属于自己的工资,又成了劳动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在实践中,有些劳动者往往会采取过激手段.殊不知,一时冲动不仅会导致维权不成,甚至还将“坑”了自己.以下案例,或许能对正在或正准备讨薪的你有所警示.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春运,数亿人南来北去,只为回到最初的地方——那个有父母、有乡亲的家。过年回家,就像所有的候鸟历经千辛万苦,去寻找一片温暖的栖息地,在那里停顿、嬉戏、取暖、积蓄力量……然后,再一次起飞。"过年,你回家吗?"成了在外打拼之人相互间最频繁的问候语。回不回家过年?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其实,我们内  相似文献   

12.
第一,与人打交道要警惕,不要过分的相信人.在生意场上的朋友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他们仅仅是买卖关系的朋友,一旦买卖关系结束,这种朋友的感情也会淡薄.你不要指望他会帮你多少.有位作家说过,政治家下台了还有一群追随的人,商人、经理下台了(失败),是不会有多少人追随的.胜者为王败者寇,商场有时比战场更加残酷.  相似文献   

13.
激励,是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手段,科学的激励,更是领导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什么有的领导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有的领导也讲激励。却调动不起劳动者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你只要仔细分析一下,有许多问题就出在你的激励上,也就是说,你的激励不当,就不可能产生正效应,为此,笔者谈点粗浅的认识,或许可供参考。一、"按劳分配原则"没有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对任何单位都是适用的,任何领导者也不愿意把钱白送给不干事或做不了事的人,也都想通过分配的差异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但为什么有的却往往事与愿违,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14.
蔡京玲 《劳动世界》2017,(19):48-49
一个职场团队中总有些有意思的分工.综合实力最强的人,当仁不让成为老大,有埋头苦干的执行者,当然也不缺有想法、爱提意见的人.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有一个爱讲冷笑话的宅男去调节气氛.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以为,只有违规违纪或者屡屡完不成任务,才会被公司解雇或者被老板看不上眼.而现实是,即使你业绩还凑合,但在公司总感觉自己不招人喜欢.你的直接上司不再征求你的意见,这可能意味着他不再看好你的价值;你开始被要求提供你某次消费的详细账目,事无巨细地过问你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内容,领导开始对你出现信任危机,怀疑你在浪费时间或金钱;你还总感觉同事们开始回避你……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或许是看似不经意的安排,2014年6月,在这个忙碌而拥挤的毕业求职季里,"老字号"招聘网站—智联招聘赴美上市,比"老对手"前程无忧迟了10年。正是这种"老"和"迟",勾起了不少人对求职经历的回忆和对招聘网站未来的思索。6月12日晚,智联招聘正式登陆纽交所。成立于1997年的智联招聘是国内最早的招聘网站之一,不少人至今还记得足球解说员黄健翔为其代言的情景。在急速变化的网络时代,招聘网站的格局似乎保持着"慢慢陪你变老"的优雅,  相似文献   

17.
他们不是世袭贵族,没有富甲一方,不是公司高管。他们没有在什么喉舌部门掌握着机密要闻,岗位也不是处于公司的要塞,但是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的人际网络遍布四野。他们很可能会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淡淡的告诉你我认识某某,或许可以帮的上  相似文献   

18.
黄建朝 《劳动世界》2017,(22):48-49
"你都不知道老板到底有多苛刻,他或许以为每一个员工都是神,从来做事都是不犯错的." "我在这行做了五年的时间了,要业绩有业绩,要资历有资历,为什么我还要在这做一名普通的小职员?"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疯了才会一直呆在这里受你的气."  相似文献   

19.
许多用人单位为防止劳动者离职后成为竞争对手,往往不让劳动者到竞争对手处兼职或任职,也不让劳动者自己生产、经营同类产品或从事同类业务,即爱拿竞业限制说事.一些劳动者出于担心,也往往瞻前顾后,甚至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实,竞业限制并非随心所欲,以下案例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辛东方 《劳动世界》2016,(28):40-41
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是天才,也没有谁一开始就是个绝顶工程师.在很多人看来,天才和工程师都是很难当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什么有的坚持到了最后,有的却半途而废,成功仅仅是最后那段路程——你没有坚持到尽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