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景区是中国旅游文化的直接载体,对外旅游宣传册是景区进行对外营销的主要媒介,要想把中国的旅游文化介绍给国外游客,就要使景区的对外宣传册准确传达旅游文化信息。以旅游文化为切入点,以承德景区对外宣传册为研究对象,提高对外宣传册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加强承德景区对外营销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闽西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当地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为旅游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客家文化的保护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闽西地区应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对客家文化的保护,争取在开发和保护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循环.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是发展旅游业最重要的精神资源与无形资产。政府管理部门肩负着整合多元文化,引领社会文化的历史使命。本文对我国2012年文化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期对文化旅游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杨永艳 《劳动世界》2017,(30):56-57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集产业融合发展、资源有机整合和社会共建共享于一体的新型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不仅追求游客数量的增加,而且重视旅游质量的提升.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培养现代化的旅游服务人才也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客观需要.探究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旅游教育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山水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是靖西县县域旅游发展的主要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到风景秀丽、人流较少的地区游玩,靖西县域旅游迎来持续快速增长期。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增长,促进社会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但现阶段,靖西县域旅游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制约了靖西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原著居民受地方文化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外界文化碰触与交流里,本族群文化产生破旧立新的文化重构现象,将非原著文化融入本己文化系统中,以此形成全新的文化认知,地方文化转型由此完成.文章基于鲁西地区旅游商业化发展带来的原著居民的文化认同的分析,得出在旅游商业化发展下的旅游目的地原住居民对本土文化、外来文化的认同与重构文化符号路径选择的一般性的规律,分析并刻画旅游商业活动对地方族群文化认同的不同作用,提出旅游商业化适度开发和原著族群文化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7.
旅游季节性是一个容易被理解但是不易被解决的问题.以华山为代表的旅游景区在整个华阴县旅游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以华山为代表的景区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很明显.如此一来,旅游季节性成为华阴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旅游季节性主要呈现两种状态:旅游淡季和旅游旺季.本文从华阴县淡季旅游开发的角度对华阴县的旅游业发展展开论述,以发展生态旅游为指导思想针对华阴县淡季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长此以往,不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让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了众多学者关心和讨论的话题。本文以寿光为例,选取最近几年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保数据,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型,通过分析得出寿光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协调度较好,今后寿光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将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秦皇岛本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人文文化比较优势,针对秦皇岛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秦皇岛旅游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价值,展示文化个性,把文化渗透到经济社会之中,形成国家或区域的个性和竞争力,文化与旅游、经济、休闲结合,可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2005年以来,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政府与民间的关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基础调研与资料整理,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初步的产业开发与利用。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的发掘、保护模式研究和产业开发规划的学术性调查分析尚显不足。本文拟对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利于非物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努力为“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的秦皇岛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建设文化强市,提高秦皇岛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汉服代表整个华夏民族的服饰风貌,因其艺术审美功能和历史文化价值对中外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本文主要挖掘汉服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对汉服旅游客体文化进行详细分析,探究汉服旅游客体文化价值,为汉服旅游客体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使汉服的文化精神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互动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改革创新的平台,通过文化的繁荣为旅游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由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转变的重要途径,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一要破解制约产业融合的体制性问题;二要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开展区域合作求共赢;三要创新营销方式,着力品牌推介。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的旅游方式中以休闲娱乐旅游为最大主力军,在休闲旅游中增加知识又是大部分人所热衷的,博物馆成了科普旅游的重要的场所。山东省博物馆数量和质量也是非常多的,本文通过以烟台自然博物馆为例,分析了烟台自然博物馆在科普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赵彤 《劳动世界》2016,(36):38-39
在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中,当地居民是旅游地发展中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重视当地居民的利益与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平衡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本文中,运用了文化涵化的理论对旅游发展后深圳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的进行了扫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旅游发展给当地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减少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从而对深圳旅游开发提供更为理性和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劳动》2013,(9):2+65
<正>杭州是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8000年的文明史、5000年的建城史,给杭州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近年来,借着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是生态涵养发展背景下精准扶贫的一条有效路径。武陵镇做到了乡村旅游与生态涵养相结合、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等四方面的充分结合,取得了许多傲人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基础设施薄弱,服务理念缺失;产品较为单一,深度化不够;系统思维较为缺乏,吸引力不足等。因此,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在发展中破解乡村旅游做大做特做强的问题,包括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构筑产业化支撑体系;延展产品内涵,塑造本地特色;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完善营销网络,扩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西安浐灞生态区是陕西省省级旅游度假区,但它的旅游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并不高.因此,本文在了解产灞生态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采用ASEB栅格分析法,从游客的角度对目前浐灞旅游产品体验性进行评价,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体验产品建设的策略,以期为浐灞生态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南充阆中市就业局以乡村振兴为着眼点,以职业技能提升为着力点,坚持"重点切入、多点整合、节点监督"的培训举措,推进了全市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的务实开展. 重点切入,做实乡村文旅技能培训 "旅游兴市、旅游强市"是阆中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文化旅游业已成为阆中市的支柱产业,丰厚的文旅底蕴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9.
杨娟 《劳动世界》2013,(12):183-183
近年来,酒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茅台镇因产国酒“茅台”而酒文化源远流长,酒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酒文化旅游前景广阔。本文在介绍茅台镇酒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茅台镇酒文化旅游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目前越来越多传统居家老年人对于养老观念的转变,旅游渐渐成为丰富"银发族"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符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养老旅游,被看成是旅游市场中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本文主要结合牡丹江现有旅游资源条件,并在对牡丹江养老旅游市场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开发策略,以期在开发养老旅游的同时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