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年仅二十岁的邓恩铭,作为山东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 邓恩铭出生在贵州省荔波县水堡寨一个水族劳动人民家庭。少年离乡赴山东求学,中学时代即投身革命运动,后来与王尽美等发起建立山东共产主义小组,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是“一大”代表中仅有的一位少数民族同志,堪称中国少数民族中最早的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2.
《中华魂》2012,(6):69-71
济南英雄山下的烈士陵园,是喧嚣的城市中一处安静的所在。苍松翠柏之间,为中国革命献身的1500名烈士长眠于此。茫茫碑林之中,我们找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王尽美、邓恩铭。  相似文献   

3.
1936年8月,我考入济南育英中学读书。这所学校具有光荣的历史,1920年教师王翔千和进步学生王烬美、邓恩铭、朱霄等组织了“励新学社”,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6月,王烬美、邓恩铭以“山东共产主义小组”代表的身份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是12位代表中的两位。1922年8月,“山东社会主义青年  相似文献   

4.
王尽美、邓恩铭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淄博煤矿是近代中国煤矿工人集中的区域,是20世纪初中国七大外资煤矿之一。本文论述了王、邓在20世纪20年代以共产党员的身份深入淄博煤矿调查矿工的劳动和生活状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动矿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为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和工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贵州水族青年、山东党组织创立者、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革命历程艰难曲折。家乡的生活和教育、水族英雄潘新简的英雄事迹孕育了邓恩铭的革命思想。邓恩铭革命思想的发展源起于新思潮,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邓恩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表明邓恩铭革命思想已经成熟。在革命过程中,邓恩铭历经艰辛组建党的组织和工人组织,不顾个人安危组织工农罢工和暴动。当革命事业危机四伏时,邓恩铭在革命斗争中献出宝贵的生命。邓恩铭短暂而辉煌的革命历程彰显出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当代贵州改革发展事业的推进有显著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新思路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共“二大”是中共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但由于历史原因,留下了一些历史疑点:(一)会期问题.基本上存在三种说法:一是大多数人认为的1922年7月份,二是毛泽东回忆的同年冬天,还有一说即是瞿秋白所说的同年5月.根据原始档案和多数当事人的回忆,可以确定为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二)会址问题.根据上海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的调查研究以及李达、王会悟夫妇等人的回忆,第一天的大会是在上海市南成都路辅德里六二五号(今“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举行的;(三)与会代表问题.根据现有资料,与会代表有陈独秀、张国焘、李达、杨明斋、罗章龙、王尽美、许白昊、蔡和森、谭平山、李震瀛、施存统等11人,此外,张太雷、陈望道、高君宇、项英、邓恩铭、邓中夏、向警予等7人完全有可能参加了一次或几次党的“二大”的全体会议或小组会议.与会代表的最终确认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关于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是多年来党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除王尽美、邓恩铭外一直未能肯定第三个成员。最近,笔者研究了“五四”时期山东著名人士张公制写的有关《劳动周刊》的回忆材料,《山东劳动周刊宣言》及该刊的创刊号版面,再与王用章(后叛党)所写关于《劳动周刊》的材料相印  相似文献   

8.
王尽美与邓恩铭是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发起人和创建人,这个说法是依据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回忆推论出来的,李达的回忆可能有误."五四"前后,王乐平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创办齐鲁书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广泛传播,他沟通上海、北京、济南等地共产主义者的联系,为创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因而,王乐平可能是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真正的创建人.1949年后,由于政治的因素,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长期处于对立,历史的真实才被淹没.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不是王尽美英年早逝,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出色的革命诗人。王尽美是中共一大代表,1925年8月19日,因长期积劳成疾在青岛病逝,年仅27岁。他是第一位去世的中共一大代表,至今已发现他创作的诗词就有11首,只叹他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遗憾。1898年6月14日,王尽美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是中共建党90周年,是一大代表、水族人民优秀儿郎邓恩铭诞辰110周年、就义80周年。从邓恩铭、毛泽东、黄治峰、邓小平等革命前辈当年以"男儿立志出乡关"诗作述怀投奔革命之壮举,探索该诗在中国、日本、韩国传播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华魂》2006,(7)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各地代表受全国50多名党员的重托,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等13人。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  相似文献   

12.
邓恩铭很早就形成了先进的革命思想.其中,社会改造、工人运动和民族文化保护,是最重要的内容.通过社会改造和工人运动,邓恩铭同志领导山东的工人进行革命运动,发展壮大山东的党细织;而民族文化保护思想,则体现了他对本民族及民间文化的深深热爱.  相似文献   

13.
论腹地农村经济在青岛港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腹地农村经济在青岛港发展中的作用孙运郅,史韶霞青岛港的发展,启动于1898年德占青岛。在此之前,胶州湾已是我国北方的一个优良海湾,但沿海经济交流一直未能充分开展。德占青岛后,出于其经济掠夺的需要,加紧建设大港,初步开发了小港,修筑了胶济铁路,客观上...  相似文献   

14.
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邓恩铭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杰出代表。他经历了由民主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转变过程,并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在有限的革命生涯中,邓恩铭通过自己的著述、诗歌、信函,表达了关注国家命运,体愠人民疾苦,积极接受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努力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哲学社会观.  相似文献   

16.
以邓恩铭在山东的思想发展为内容,从革命思想的准备与发展时期、接受和尝试马克思主义时期、积极实践马克思主义时期、革命思想成熟时期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亦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出席了这次大会。出席大会的还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湖北的董必武、陈潭秋同志,湖南的何叔衡同志,山东的王烬美、邓恩铭同志和原来住在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共十二人,代表了七十个党员。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也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问题与对策”这一视角,探讨了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修浚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这一时段,胶济铁路沿线煤矿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各方为此采取的应对措施。胶济铁路作为现代交通方式嵌入山东省境内以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胶济铁路沿线煤矿业的发展,其历史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印玲 《东方论坛》2009,(6):22-26
青岛的城市文化具有滨海文化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固然缘于1898年青岛开埠后西方殖民文化的传入,但是其定型则要归因于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之后。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半期到三十年代中后期,一方面由于开埠以来西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中国人已经开始在青岛的城市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而使青岛在公众娱乐、文学美术、教育与科技以及建筑文化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个引进西方文化的高潮。与前一时期不同的是,这些外来文化元素已走入了青岛居民的生活之中,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青岛滨海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水族“四珍”文化品牌指水书文化、潘新简军事思想、邓恩铭思想、潘一志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目标,深化对各民族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贵州文化强省的新目标中,亦需要深化对水族文化“四珍”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