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民族的哲学是其文化的灵魂。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因此,形而上学对于文化的规定作用,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这对语言这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来说,同样成立。从文化的角度或背景对中西语言进行比较,首先从形而上学角度着手,对整个这种比较研究而言,也就抓到了根本和要领,可收纲举目张之效。 所谓形而上学,可以说是从人和世界的关系出发而提出的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这样,本文也就是致力于在“人——世界——语言”这个三元关系的构架中从形而上学的层面对中西语言作比较。 这种比较又可以分成三个递降的层次进行:语言总体、语法和语词,它们构成本文的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西语言的思维模式论比较周昌忠如将思维模式放在“人一世界一语言”这个三元关系的构架中来考察,则关于世界的看法即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便占有主导地位,它决定着对人的形而上学建构、思维模式的塑造,也决定着语言对于思维模式的关系。这里从心理的倾向、思维的形式、逻...  相似文献   

3.
中西语言哲学观及语言蕴含的文化特征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宇宙观、认识论角度出发,研究了中西两种语言哲学观在存在范畴、言辨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异同,并追本溯源,从文化哲学视角,探讨了中西方语言所蕴藏的文化形态差异与文化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将“游戏”等同于一种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或者是那些“不严肃”、“无内容”、“无意义”的活动。这恰恰是对游戏的误解,游戏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现象。本文不仅考察了中西日常语言中的“游”、“戏”以及“游戏”概念及用法,进而上升到思想层面对中西语言中的游戏精神内核进行了比较:如果说我们中国的“游”是自然性的话,那么,西方的“游戏”则试图与自然相区分,可以说是精神性的。文章最后指出,现代社会往往与真正的游戏精神背道而驰而忙于算计,时代呼唤着游戏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蒙太古语义学,简称MS,七十年代初由美国数理逻辑学家蒙太古(R·Montague)提出,八十年代起开始在西方语言学界流行,目前在国际学术界研究自然语言语义的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世纪初以来,由于结构主义学术思潮的猛烈冲击,不少人回避一切与实体有关的  相似文献   

6.
伦敦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传教士艾约瑟是19世纪后半期一位重要的汉学家,在中国的语言、历史和宗教等领域都有独到的研究.本文以其中西语言比较研究为中心,通过分析艾约瑟本人的研究、其追随者的观点以及来自反对者的批判,再现那个年代西方世界对汉语的认识状况.  相似文献   

7.
中西古文明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前人对中西两大文明历史起源及其特点的比较   (一 )中国学者的比较早在本世纪初 ,在中国爆发的“新文化运动”高潮中 ,许多著名的知识分子就对中国文化与古希腊、罗马以来的西方文化的异同作过许多比较 ,并进行过激烈的论争。当时主编《青年》杂志的陈独秀 ,在 1915年发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当时人们所说的“东洋民族”主要指中华民族 ,所说的“东方文明”主要指中华文明 ;所说的“西洋民族”和“西洋文明”指的是古希腊、罗马以来的地中海—欧洲各民族和他们的文明 )一文中 ,认为“东洋民族”和“西洋民族”的“根本思想”…  相似文献   

8.
(一)中西旅游,作为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旅游,自有其共同之处,但要寻求不同的比较,必须要确定彼此最典型、最成熟的历史时期及其特征,找出历史传承的因素和影响。中国旅游发展到魏晋,成为最典型、最成熟的历史时期。因为旅游到了魏晋,成了文人墨客精神上的寄托和享受。谢灵运的山水诗、陶渊明的田园诗、炳宗、王微的山水画及其理论和郦道元的山水散文等便是最好的证明。然而,西方虽无“山水诗画”说法,却可用风景诗、风景画相比较。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返归自然”的论述,在后来的感伤主义…  相似文献   

9.
比较是人类认识自己最原本的方式之一。中西智慧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不同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字、人的实践的历史活动和文化传统之不同特性。西方智慧首先表征为对人和世界的知识论的理性把握,注重形式,认为终极实在可以用形式化东西来把握,通过严密分析、科学精确的理性精神演化出重"自然因果"、规律和法则的科学智慧,同时注重对人的卑劣的情欲的反思、透悟,认为必须要信奉唯一的不变的人格神上帝并创生法律来对治人性之恶。中国智慧表现为对变动不居的宇宙、社会和人生运行规律的一种直觉的参悟、顿悟,认为智慧即是循"道"而行的德性体悟,是来自"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生存实践基础上的顿悟式的常识理性。中国智慧重事实和价值、德性之知、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中西方对智慧的理解就文化传统、认识论、伦理学的种种视角来看确实有差异,而实际上就深层次或大眼光来看,彼此都是相同相容,也是可以相互融合创新的。中西智慧比较不仅要突破西方中心论,也要突破中国中心论,在整合创新的基础上应内化为公民人格建构的教化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中西竞争法比较邓启惠竞争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如果把市场比作一个竞技场,那么竞争法就像竞技场上的比赛规则那样,为参与市场竞争过程的经济主体确立行为规范,划定行为边界,维护竞争秩序。为此,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11.
园林艺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对中西园林艺术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将有助于具体地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特征。中西园林都有丰富的遗产。西方园林不仅数量多,而且风格多样,有许多自成体系的园林,如希腊园庭波斯天堂园、罗马文人园、中世纪修道院寺园、英国自然风景园、意大利庄园、法国宫园等;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中西艺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的人都爱美、谈美、追求美;中西方的人在社会实践中都有表达自己最强烈感情和幻想的愿望,因而,他们早在几万年前,也就是说: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就在创造美,打磨艺术品。令人费解的是:他们有这么多共同的愿望和背景,中西方却产生了差异极大的美学,陶冶出风格迥异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认知研究以人类感知世界的经验为基础来研究语言,以揭示语言的心智体验属性。追溯其渊源,这一语言认知思想古已有之、中西有之。我国古代先秦时期就有认知思想的精辟论述,古希腊先哲亦有认知思想的深邃见解,这些早期认知思想与当今主客观互动的语言认知观相契合,对深入理解当代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汤瑞林 《理论界》2007,(1):136-137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既是指某一民族所有的一切艺术形式,如音乐、文学、哲学等。也包括了该民族的特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本文主要从文化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非语言交际、背景等四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化与西方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认知研究以人类感知世界的经验为基础来研究语言,以揭示语言的心智体验属性.追溯其渊源,这一语言认知思想古已有之、中西有之.我国古代先秦时期就有认知思想的精辟论述,古希腊先哲亦有认知思想的深邃见解,这些早期认知思想与当今主客观互动的语言认知观相契合,对深入理解当代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西方商业性社会是外向性、开放性的,经商要向外拓展,征服自然界就必须向外探求。这种天人对立的社会特性造成了西方人外向性的心态。人们最关心的是外在世界的构成,时间与空间、物质的形式,事物的比例等等外在东西。中国农业型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的,于是乎天人和谐中的“怡然自乐”,又造成了中国人内向型的心态。人们最关心的是自身内在的东西。外向的西方人爱智,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为乐;内向的中国人尚贤,以“太上  相似文献   

17.
机遇和机会是管理学中常用的概念,长期以来处于相互交叉和认知模糊状态,其结果是机会主义盛行,常常导致经营决策的失误。通过语义学问卷调查,以及建立表达形势的决可(TDREC)模型,对机遇和机会的相互联系及其区别进行了论证分析,据此给出了不同定义。运用机遇和机会的概念以及决可模型,提出了从发现机会到把握机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西数字的文化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数字蕴含的文化信息鲜明地体现了该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习俗与特色。从中西数字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吉祥数字和禁忌数字入手,探讨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所体现出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审美观等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9.
意义问题是二十世纪语言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哲学家们在“意义”研究方面,至少提出了五种著名的理论:指称论、观念论、功用论、行为论和语义论。情境语义学也把意义问题作为自身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但不同于以往的意义研究,情境语义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意义理论———意义的关系理论。这种新的意义理论,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语言哲学的意义研究,有力地推进了意义问题研究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西道德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社会都重视道德教育,把培养维护该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作为教育目标之一。人的认识是通过比较而发现事物的联系和区别,进而鉴别事物的本质和特点。虽然西方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内容上有着本质区别,但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等反映一般教育规律的成分,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了解西方国家德育的特点,通过比较、鉴别、融合,可以加深我们对德育普遍性规律和共同本质的认识,促进我国德育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