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黑格尔对莱布尼茨思想中矛盾律与充足理由律二元并列问题的解决陈修斋编者按:著名哲学史家、莱布尼茨哲学专家和翻译家、我校哲学系教授陈修斋先生不幸于1993年8月23日病逝。陈修斋先生是新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西欧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  相似文献   

2.
慧命继天下绝学修辞存博大真我──评《陈修斋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戴路段德智教授选编的《陈修斋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无疑是对陈修斋先生的最好悼念!陈先生是新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莱布尼茨哲...  相似文献   

3.
陈修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莱布尼茨哲学专家和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出版专著4部,译著15部(含与人合译),组译15部著作,写作论文70多篇,约计600万字之谱。他为祖国的哲学和哲学史事业付出了全部精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陈修斋先生是新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中期,他与人合著  相似文献   

4.
陈修斋的哲学生涯与理论贡献刍议段德智陈修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莱布尼茨哲学专家和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出版专著4部,译著15部(含与人合译),组译15部著作,写作论文70多篇,约计600万字之谱。他为祖国的哲学和哲学史事业付出了全部精力,作出了卓...  相似文献   

5.
陈修斋教授     
陈修斋教授,著名哲学史家和翻译家。浙江磐安人,1921年生于杭州。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会委员,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外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并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社联委员和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陈修斋教授年轻时在受完中学教育后,考入重庆前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外交系,1945年毕业,获法学士学位。毕业后毅然弃政从学,赴昆明到贺麟先生主持的中国哲学会西洋哲学  相似文献   

6.
陈修斋先生(1921-1993)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新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一生除写下大量的专著和译著外,还撰写了70多篇哲学论文,其亲炙弟子段德智教授从中精选出45篇(其中包括陈先生生前未公开发表的11篇),汇编成50多万字的《陈修斋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已于1995年底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论文集分哲学观与哲学史观、近代西欧唯理论派与经验论派、莱布尼茨哲学研究、现当代西方哲学研究以及中西哲学对话等五个部分,全面地反映了陈先生广博的学识和深湛的思想,忠实地记载了这位爱智…  相似文献   

7.
段德智教授选编的《陈修斋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无疑是对陈修斋先生的最好悼念!陈先生是新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家、莱布尼茨哲学专家和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出版了大量的专著、译著,还写作哲学论文70多篇。选编者围绕着哲学观与哲学史观、近代西欧唯理论派和经验论派哲学研究、莱布尼茨哲学研究、中西哲学对话这四个主题,遵循“能够反映陈先生研究、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这一原则,从这70多篇论文中精心筛选出45篇(其中包括陈先生生前未公开发表的11篇),收入本论文集。这部论文集不仅记载着陈先生在选定哲学道路后,即以全部精力投入紧张、艰苦的哲学’思索与哲学创作,始终不懈地向着设定的远大学术目标奋进、拼搏,一步步逼近和  相似文献   

8.
陈修斋先生主编的《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的问世的确是欧洲哲学史研究中的可喜收获。凡是想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都要认真学习欧洲哲学史。但文化革命以前的十六七年,国内对欧洲哲学史的研究本身却  相似文献   

9.
陈修斋先生作为我国20世纪知名哲学家、西方哲学史家、莱布尼茨专家和杰出翻译家,留给后世的不仅是他的非凡的哲学成就和哲学事业,更为重要的还有他那崇高的哲学人格。陈修斋先生"完全摆脱自然机械作用"的"独立自由"的哲学人格铸就了他圆满的哲学人生,不仅体现在他对哲学道路的自由选择上,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铁肩担道义"、唯真理是从,对强势左倾教条主义的自由抗争上,体现在他在哲学研究中毕生不懈地自由践履他的老师贺麟先生的"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哲学观上,而且还体现在即使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面对死亡依然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存在着。他的哲学成就有一天或许会被超越,但他的哲学人格将作为难以逾越的道德标杆,永远被追随和仿效。  相似文献   

10.
陈修斋教授     
陈修斋教授,著名哲学史家和翻译家.浙江磐安人,1921年生于杭州.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会委员,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外国哲学史研究室主  相似文献   

11.
张岱年先生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张先生的一生,以研究哲学、哲学史为志业,在与其兄张申府先生共同创立“新综合哲学”的同时,又独创了一种研究、书写“中国哲学史”的新范式,即“以问题为纲”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的研究范式与书写范式(张岱年先生后来称之为“问题解析体”),为中国哲学的创新以及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陈修斋先生主编的《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的问世的确是欧洲哲学史研究中的可喜收获。凡是想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都要认真学习欧洲哲学史。但文化革命以前的十六七年,国内对欧洲哲学史的研究本身却是相当薄弱的。粉碎了“四人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年,欧洲哲学史领域的科学研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光是已经出版的通史教材和断代史论著就有十余种。《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乃是这一领域科学研究中的最新成就。它是断代史,也是认识论史,即是认识论史中的断代  相似文献   

13.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F0002-F0002,F0003
陈家琪,男,1947年生于西安市,喜欢文史,阅读广泛,中学时代几乎读遍了当时所能寻找得到的巾外古典名著。1968年下乡插队落户,在这期间开始认真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参与各种理论问题的讨论,并与人合作创作大型秦腔现代剧《广阔天地》(该剧本1976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的外国哲学史研究专家陈修斋、杨祖陶先生,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我国著名哲学史家、中国佛教史专家、前北京大学副校长汤用彤先生诞辰九十周年,进一步发扬民族传统,推动学术研究,北京大学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一日至二日,举行了汤用彤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北大校长张龙翔参加了纪念会。副校长季羡林、哲学系主任黄楠森分别代表校系师生在会上发了言。他们在发言中一致赞扬汤用彤先生的爱国热情和严肃的治学态度,勉励与会者和全校师生向汤先生学习,从而把北京大学的学术研究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在会上发言的还有哲学界、史学界的知名学者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石峻、田光烈等。参加纪念会的还有汤用彤先生生前友好、学生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等共六十余人。  相似文献   

15.
威廉·里奇·索利(1835—1935),英国哲学家,著有《英国哲学史》。此书近日由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一个杰出的译本(段德智译,陈修斋校),它激发了我关于哲学民族特征与比较哲学研究的思考兴趣。这是一篇虚拟的对话,我希望它能够以更加自由的方式,来表达索利的卓越见识和我的若干联想,而且在本质上,当不会曲解和损害索利先生的原意。  相似文献   

16.
萧汉明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易学史家和中国哲学史家。他在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易哲学、道家与道教哲学、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等多种学术领域,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其为学的致思取向是从古代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出发,融入对哲学原理的思考,促进传统哲学现代化,指出并论证了辩证综合哲学是当代中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清代的著名学者戴震,不仅是杰出的唯物主义者,而且也是一个有着不少辨证法思想的哲学家。目前我国的哲学史论著中,对他的辩证法思想谈得较少。本文试图对戴震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作一肤浅探讨,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8.
胡曲园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毕生除从事哲学教学外,一直非常重视理论研究,学术视野广阔,思想深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逻辑学等领域多有建树。为了探求真理,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襟怀坦白,耿直敢言,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在其论著中都努力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立论精辟而实在。胡曲园教授学术思想丰富,现择其要者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导师萧萐父教授是中国哲学史的大家,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有关明清哲学史的论述蜚声海内外,而他所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也成为国内许多大学哲学教材的一时首选。我自己最初对中国哲学史的入门学习,除了冯友兰先生早年撰述的《中国哲学史》外,就是从先生主编的这部《哲学史》中去作解读与领会的。大体说来,佛家与儒、道两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的纲骨,这一点即使现在看来也不为过⑤。于是,佛学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理解中国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面向。自近代  相似文献   

20.
2 0 0 4年 ,康德逝世 2 0 0周年 ,全世界都在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康德研究为什么经久不衰 ?一种历史性的哲学思想对我们这个时代如何具有现实的意义 ?哲学史上的哲学思想究竟哪些过时了哪些没有过时 ?本文借纪念康德而讨论与哲学史方法论相关的几个问题 ,试图从解释学的角度说明 ,一位哲学家的历史地位体现在他面对哲学问题而提出的解答方式上 ,康德哲学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与他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而且他对问题的回答时至今日仍然是一条可能的哲学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