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消费者双通道心理账户及参照依赖行为对企业长期利润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在一般支付、提前支付及延迟支付方案下的动态定价问题。采用了离散时间动态规划分析思路,讨论了两周期模型在不同支付方案下最优价格、最优利润的关系,进一步将动态定价行为扩展到了无限期的情形,分析了在各种支付方案下的稳态价格,结果表明当需求函数是线性时,提前支付与延迟支付下的稳态价格要大于一般支付下的稳态价格;当初始参考价格较高(较低)时,最优价格策略类似于撇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最后通过数值分析,比较了双通道心理账户各参数对不同支付方案长期总利润的影响,并总结了厂商如何选择最优支付方案以获取更高利润的建议。该思路对基于行为的动态定价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对产品使用的习惯性将影响其复购选择,而企业根据消费者的历史消费行为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动态定价模型,研究企业是否存在歧视行为及消费者的产品习惯程度对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利用博弈方法得到了不同情境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策略。研究表明:(1)消费者对产品的习惯程度不仅能够影响消费者行为,也能影响企业定价策略;(2)转移成本加大了企业对消费者的歧视程度;(3)企业倾向于采取歧视定价策略即给新客户提供价格优惠而给老客户收取高价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4)企业第一阶段的市场份额不能影响第二阶段定价,但能够影响企业两阶段利润。  相似文献   

3.
策略型消费者为选择购买时机而估计立即或推迟购买产品的效用时,除了考虑价格和可得性,还应考虑等待成本。考虑消费者等待成本的差异性,将消费者分为高等待成本消费者、居间等待成本消费者和零等待成本消费者。基于报童模型和理性预期均衡原理,考虑三种类型策略型消费者的不同比例,构建了零售商的定价决策模型。分析比较了三种情形的定价决策:以高等待成本消费者为销售目标的定价(TM定价)、以高等待成本和居间等待成本消费者为销售目标的定价(TMξ定价)以及以所有消费者为销售目标的定价(TA定价)。研究显示,即使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由于等待成本的差异也会表现出短视型或者是部分理性的消费特征。采用TM定价时,零售商最优收益随高等待成本消费者比例的增大而提高;采用TMξ定价时,零售商最优收益随零等待成本消费者比例的提高而降低;采用TA定价时,零售商有固定的最优收益,零售商可以通过权衡每个消费者群体的保留价格和相应的买家数量来获得最优的定价策略。当零等待成本消费者的比例大于阈值,不管其他消费者的类型和比例如何,都应采用TA定价策略。在存在降价销售期的情况下,零售商在两个销售阶段的均衡价格与消费者在这两个销售阶段的等待成...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在购买体验式商品时面临着产品价值的不确定性,因而会产生参照依赖行为。本文研究了考虑消费者参照依赖行为的定价与订购问题,并分析了产品展示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给定产品满足率时,只有当消费者获得高价值的概率大于某个临界值时,参照依赖下的最优价格才会高于没有参照依赖下的最优价格,并且产品价值维度与产品价格维度的参照依赖对最优价格起着相反的作用。进一步给出了最优订购量满足的条件,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最优价格随着订购量的增大而增大。当企业采取产品展示策略之后,会产生两方面的效应,一是消费者数量减少,二是剩余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增大,此时最优价格随着展示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更多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班轮二维收益管理在线动态定价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现实约束条件下最大化班轮公司收益,研究了集装箱海运二维收益管理多航段多箱型在线动态定价模型,提出了其最优在线动态定价策略,并且证明了模型价值函数的单调性及其上界.基于降维的思想提出了更为实际的启发式算法.在算例中分析了单航段单箱型、单航段多箱型和多航段多箱型3种情况下的最优动态定价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在单航段单箱型的情况下,最优价格具有单调性;在单航段多箱型和多航段多箱型的情况下,最优价格不一定具有单调性.  相似文献   

6.
段文奇  柯玲芬 《管理科学》2019,22(12):40-55
鉴于临界用户规模由平台价格等变量内生决定,与文献视其为阻碍平台发展的主要因素观点相反,提出了通过调控临界用户规模大小提升双边平台利润的两阶段定价策略.引入复杂网络方法构建了包含临界用户规模的两阶段定价模型,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两阶段定价策略的效果,考察了平台服务质量、交叉网络效应和度分布指数等参数对最优定价策略及其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临界用户规模的两阶段定价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平台企业的最优利润,提高相对服务质量优势有助于提高两阶段定价策略的最优利润和市场份额,提高交叉网络效应强度或增大度分布指数将提升两阶段定价策略相对于不考虑临界用户规模的传统定价策略的利润改进效果.研究结论为平台管理者制定利用临界用户规模特征提升利润的价格策略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的策略性行为使零售商的生鲜农产品的定价和库存决策面临更大挑战。本文基于报童模型,综合考虑消费者的策略性行为,对生鲜农产品价值下降进行离散化处理。刻画策略性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构建零售商的单阶段和两阶段定价及库存决策模型,分析了产品价值剩余率对消费者行为、零售商最优定价、最优库存水平以及零售商利润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单阶段模型中零售商最优价格和最优库存水平均随产品价值剩余率的递增而递增;而在两阶段模型中,第二阶段最优价格随价值剩余率的变化趋势可能存在阈值。  相似文献   

8.
在线产品定价是平台经济的重要研究领域,两阶段混合预售是线上销售的一种主流模式。顾客在线上购买过程中,支付方式和预售模式对消费者行为和产品定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两阶段混合预售模式,本文考虑支付痛苦钝化效应对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影响,建立相应的产品定价模型,得到了在线产品的最优预售价格、最优销量和最优利润,分析了支付痛苦钝化对消费者行为和在线产品最优定价的影响机制。理论和数值分析表明,两阶段混合预售策略更有利于卖方收益最大化;受支付痛苦钝化效应影响,折扣预售并非一定是产品最优选择策略,痛苦钝化因子是影响产品预售策略的重要因素。本文成果将进一步丰富平台经济下的顾客行为和产品定价研究,为平台企业和商家制定预售和产品定价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构建两期顺序博弈模型,研究技术创新程度以及价值折旧对耐用品租赁定价策略的影响,分析不同情形下耐用品租赁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发现,对于创新程度较低的产品,存在价值折旧时,基于行为的价格歧视策略最优;不存在价值折旧时,企业采用跨时期的价格歧视策略最优。对于创新程度较高的产品,不存在价值折旧时,混合价格歧视策略为最优;存在价值折旧时,产品的创新程度与消费者的价值折旧共同决定消费者的市场划分和企业的定价决策。  相似文献   

10.
歧视性定价下的两阶段水平差异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大多数研究产品水平差异的两阶段Hotelling 模型中, 厂商的选址总是偏离社会最优 结果. 根据消费者总剩余的不同取值分析了当双头垄断厂商采用歧视性策略时的两阶段选址 - 定价模型. 两个厂商在博弈的第一阶段中选址定位, 并在第二阶段制定出相应的歧视价格. 模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表明歧视性定价下厂商的选址为社会最优.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喜欢尝试不同产品的特性,重复消费同一商品会产生滞留成本。本文通过构建两期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滞留成本对企业折扣券定价行为的影响,并与其他定价策略的市场绩效进行了比较。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会通过折扣券奖励忠诚的消费者,即企业会对重复购买自己产品的消费者给予价格优惠,而对新消费者制定高价格;(2)在均衡中,随着滞留成本的提升,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降低,企业利润上升;(3)与其他定价机制相比较,折扣券定价策略下的社会总福利较低,政策制定者应当限制此类策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关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多在单期博弈模型中展开,并未在多期的情况下考虑平台的动态定价问题.显然,这与两边用户总是在平台中展开多次交易,平台总是面临动态定价的客观现实相违背.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寡头两期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引入用户满意度,研究了双边平台在不同定价策略(统一定价策略和歧视定价策略)和不同战略(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情形下的最优定价,比较了策略间和战略间的差异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 第一期获得较大市场份额并不能保证平台在第二期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也不能保证获得较高重复购买率;歧视定价策略比统一定价策略更有利于平台获得较高利润,而不利于两边用户效用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歧视定价策略,歧视定价策略)是帕累托上策均衡解;两期社会福利总水平仅仅与平台的定价策略有关,而与平台的战略无关.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产品与服务竞争性市场中,信息产品及附加服务的定价策略日渐成为信息产品提供商关心的首要问题.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信息产品的定价策略,没有统一考虑产品的后续服务,且假设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强度相同.分析了异质消费者和双寡头垄断市场,针对基础信息产品和附加服务的定价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双寡头垄断市场中两个企业的捆绑销售和分别销售策略的博弈模型,使得双寡头企业通过4种局势下的策略选择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定价策略.同时,将差异化网络外部性强度系数引入Hotelling模型,计算企业的需求函数和收益函数,并采用两阶段Bertrand博弈分析两个企业的定价策略和竞争行为.通过模型求解,得到4种局势下两家企业的最优定价解析解.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潜在消费者的构成比例及市场规模对企业定价、市场占有率和最优收益产生的影响,以及不同成本和市场规模组合下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非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产品存在网络外部性时,垄断企业采用对需求区间分段定价的方法进行二级歧视定价的策略。首先分析了单阶段垄断企业二级价格歧视的静态定价策略,接着给出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垄断企业分两阶段进行二级歧视的动态定价策略。结果表明网络外部性不影响最优需求区间分段单调递增的性质,但价格随网络外部性的增强而相应提高,且第一阶段的价格高于第二阶段的贴现值。  相似文献   

15.
同类产品多品牌的最优定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同一家企业生产多种品牌的同类产品这种商务实践中的产品最优定价问题,提出 了同类产品多品牌的最优定价模型,刻画了各种品牌的价格对销量、销量对单位成本的错综复 杂的影响,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应用最新提出的一种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求 解多品牌最优定价模型所需要的神经网络,对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给出了 一个评价实例;最后给出了多品牌最优定价的案例,建立了该案例的最优定价模型,用神经网 络方法获得了该案例中多品牌的最优定价结果. 对于单阶段的多品牌最优定价具有理论和实 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网络外部性与产品垄断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产品存在网络外部性时,垄断厂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如何分阶段提供产品并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以获得最大的利润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网络外部性可能会对消费者的预期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和利润.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构造一个两阶段的动态模型,分垄断厂商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提供同质产品和差异产品两种情形来分析了存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垄断厂商的动态价策略.研究表明,若垄断厂商在不同阶段提供同质产品,则第一时段的价格要高于第二时段价格的贴现值;若垄断厂商在第二阶段提供差异产品,则产品的价格会比没有网络外部性的情况下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退货担保期权综合完全退货策略与部分退货策略的优点,构建了网络销售中基于期权的退货与定价模型,以商品的价格、退货策略和退货担保期权价格为决策变量,讨论了存在退货期权和不存在退货期权两种情况下,最优决策存在的条件,求解出销售商最优价格、退货策略和退货担保期权价格,分析了各个市场参数变化对最优值的影响,通过对担保退货期权与退货策略同时存在和购买期权才能退货二种策略的比较,发现供应商最优策略是前者。算例验证了以上结论,做了敏感性分析,总结了相关管理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所得结论对网络销售商开展网上销售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同时考虑竞争者进入威胁和消费者行为的易逝品的动态定价机制.依据策略性和忠诚性两个维度,将市场中的消费者分为策略型忠诚者、策略型转换者、短视型忠诚者和短视型转换者四种类型.建立了在位企业、竞争企业与策略消费者间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均衡求解与分析,探讨了在位企业和竞争企业的最优价格机制以及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定价行为和均衡收益的影响,深入分析了竞争者的进入行为对在位企业定价和收益的影响,以及消费者策略行为和转换行为与竞争者进入行为间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位企业可以依据策略消费者的比例,采取智能的动态定价机制,实行或放弃对策略消费者的跨期价格歧视,最大化自身收益;消费者策略行为会降低在位企业的绩效却能够提高竞争者的绩效;竞争者的进入并非总是对在位企业不利,在一定条件下,竞争者的进入有利于提高在位企业的绩效;在位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自己的忠实顾客,不仅能够应对竞争者的进入威胁而且能够缓解消费者策略行为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易逝性高科技产品收益管理定价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科技产品作为一种典型的易逝性商品,其定价对于零售商的利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基于收益管理思想,以获得最大期望利润为目标,考虑缺货时消费者的替代行为,建立了随机需求环境下基于多项logit顾客选择模型和服务水平的易逝性高科技产品收益管理定价策略模型.对建立的模型用单阶段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讨论了不同顾客到达率、不同初始库存、产品对于消费者的不同影响度下的最优策略,得出了一系列比较有意义的性质和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20.
基于消费者对相似产品的不同支付意愿,研究了零售商补货及反应性定价策略。通过两阶段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找出反应性定价的规律并确定产品的补货量。归纳了在清仓定价(延迟定价的特例)和无延迟定价下零售商的定价和补货策略。借助数值仿真,讨论了市场波动性和产品接受度对最优决策及利润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定价模式(反应性定价、清仓定价、无延迟定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