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一对多”和“多对多”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研究了售电侧改革前后,发电商和售电公司之间关于消费者剩余分配的博弈过程。具体来说,文章从售电侧改革带来的博弈主体与博弈机制变化角度,揭示了售电侧改革对用户电价红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售电侧放开后,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由“一对多”竞价上网变为“多对多”讨价还价匹配,造成了售电侧博弈主体的议价能力下降,发电侧博弈主体相对议价能力上升。发电商群体将索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从而推动发电侧整体报价的上涨,挤压了售电侧的利润空间,导致售电公司被迫抬高市场电价,最终剥夺了用户的电价红利。研究揭示了售电侧改革未能带来电价下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构建等剩余曲线和Stackelberg-Bertrand博弈模型,分析我国售电市场放开后不同类型售电公司之间的博弈行为和电价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1)独立售电公司与寄生售电公司为争取用户而提供相等经济剩余是目前市场出现电价分叉效应的内在原因;(2)寄生售电公司的存在会导致不稳定的市场调整博弈,电价的无规律波动将增加交易成本,阻碍售电公司的市场参与,但发电商为获得更大利润又将促进两类售电公司共存,这为目前独立售电公司不断进入和退出市场的不稳定状态提供了解释;(3)对批发电价进行上限规制,有利于市场形成稳定均衡;(4)售电市场的放开能引导电价的下降,独立售电公司能起到降低电价的作用,同时均衡电价也受到目录电价、固定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导致的变动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中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EOQ模型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本文考虑一个含有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整个供应链中,供应商在链中占据垄断地位,他不仅拥有零售商相关的成本信息,还有交货时间的决策权。在这种条件下,本文研究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最优交货时间和最优订货周期问题,给出了近似的最优解,并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对交货时间的控制给供应商和给零售商带来的和益处和损失。  相似文献   

4.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变质物品分销网络设计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松  杨超  杨珺 《中国管理科学》2009,17(6):122-129
研究了一类短销售期的变质物品的分销网络设计问题.假定零售商的缺货成本依赖于分配给为其提供服务的分销中心的库存成本,供应商在销售期末给零售商提供第二次订货机会,供应商根据零售商的订货决策确定分销中心的最优选址和确定每个分销中心为哪些零售商提供服务,从而最小化总的运作成本(选址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和变质成本),其中分销中心的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依赖于零售商确定的订货数量;而零售商则根据供应商的决策确定自身的最优订货决策,利用Stackelberg博弈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类变质物品的分销网络设计模型,并使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模型最优解对于参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我国传统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治理存在的漏洞,基于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政府部门与化工企业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分析。首先针对政府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的策略、针对化工企业确定产量与安全成本的策略,同时引入政府监管检查概率、社会公众监督举报安全事故的概率,以政府部门的社会效益、化工企业的经营效益为支付,分析政府与化工企业的最优反应函数,构建一种新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治理研究模型。研究发现,化工企业投入的安全生产管理费用是单位产量可变成本、被政府查处或被社会公众监督举报概率、平均损失、罚款的递增函数。政府制定的平均罚款金额是平均损失、被政府查处或被社会公众监督举报概率的递减函数。化工企业安全成本与生产成本比例的最小值与投入的最大资金呈正相关,与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害上限呈负相关。通过对博弈模型进行算例分析,发现模拟结果与研究结果相一致。本文的结论可以看作是对当下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合理性与有效性的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售电侧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中国电力市场长期产业组织架构形态和均衡电价变动趋势,本文根据售电公司在电力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双边讨价还价博弈行为,构建了长期模式下独立售电公司、寄生公司和电力批发商三者之间的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结合博弈的均衡状态,比较分析了长期和短期改革效果,并进一步讨论了均衡电价的影响因素和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长期电力市场的均衡批发电价低于完全垄断时期的均衡批发电价,售电侧放开对于降电价效果明显。(2)在改革效果方面,相较于短期改革而言,竞争性的长期改革形态更加有效,长期均衡电价和均衡批发电价随贴现率的波动小于短期,市场更加稳定。(3)在政策实施层面,随着改革推进和竞争程度增加,调整对象从电力批发商逐步过渡到售电公司,有助于保障售电市场竞争的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本质联系出发,设定在随机需求状态时科学合理的价格折扣策略.以EOQ模型为依托,引入联合成本与分散决策下的系统各方成本之和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引入成本节约额,对内涵式价格折扣协调环境下的数量协调与时间协调进行了Stackelberg分析;引入协调因子这一新术语,对外延式价格折扣协调后的利益再分配进行了Stackelberg博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传统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分散决策相比,在联合决策环境下,基于数量的协调和基于时间的协调可以给供应链收益带来显著的变化,而基于时间的协调策略可以使整个供应链绩效得到更大的改进,而且通过建立供应链收益分配机制可以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都能从协调策略中受益.  相似文献   

8.
在风险项目以债权-股权相结合的融资工具的假定上,引入融资合约中常用的"激励因子",分别建立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的支付函数,从而构建了斯坦克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模型;然后用逆向归纳法分析Stackelberg模型,讨论了作为领导者的企业家的自有资本和"激励因子"对作为跟随者的风险投资家的总投资水平及资本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家的均衡投资决策,进而给出了企业家为激励风险投资家而需提供自有资本水平的必要条件,从而解决了企业家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问题.通过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家的总投资水平由债权"激励因子"和其边际投资机会成本决定,而股权投资水平由其绝对风险厌恶因子、主观收益率的参数以及"激励因子"决定.尽管假定风险投资家较企业家风险厌恶,但是后者可以通过激励前者,使前者对于风险项目前景较后者乐观.  相似文献   

9.
在单个拥有线下传统批发及线上直销双渠道的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基于供应链成员博弈权力的差异,构建制造商占优或零售商占优的两类Stackelberg博弈及双方同等权力的Nash博弈模型,分析了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供应链成员价格,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制造商线下传统批发渠道所占市场份额较小时,(1)渠道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0时和不为0时,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均衡解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2)三种博弈权力结构下,制造商线上直销渠道价格相同;两类Stackelberg博弈权力结构下,线下传统批发渠道价格相同且大于Nash博弈下的传统渠道价格;制造商批发价格随其博弈主导地位下降逐渐降低;(3)当渠道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0时,三种博弈权力结构对线上直销渠道需求的影响是无差异的;当渠道间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不为0时,两类Stackelberg博弈权力结构下的线下传统批发渠道需求相同且小于Nash博弈下的传统渠道需求,线上直销渠道需求相同且大于Nash博弈下的线上直销渠道需求;(4)三种博弈策略下,制造商收益及零售商收益随其博弈主导地位下降逐渐降低;Nash博弈下,供应链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售水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效益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的博弈模型刻画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中会计师事务所、公司管理当局、独立董事、监管部门在审计行为中的博弈关系,应用博弈经济理论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四方互动博弈策略的选择,并针对多方博弈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独立审计质量的策略,以期对改进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pplies the dynamic network slacks-based measure model with free links and fixed links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DNSBM-Free and DNSBM-Fixed respectively) to evaluate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31 electric power-supply companies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EPCs)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12. This approach allows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group heterogeneity of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This approach also considers the new structural reform in the power grid of China in the near future, i.e., the separ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division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T) and the distribution division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D). We extend several performance indices to measure the cost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y gaps in electric power supply. We estimate the efficiencies of the EPCs under different polic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PCs. Under the DNSBM-Free and DNSBM-Fixed models, while the efficiency of D was a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 before separating T and D, however, the efficiency of 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 after separation. Conversely, divisional efficiencies of some companies show a significant gap between T and D. This suggests that policy-makers should seriously balance the pros and cons of separation policy before making decisions, and the EPCs in China focus on enhancing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D when deciding to separate T and D in the future. Furthermore, this paper speculates that th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influences the policy of separation of T and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