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虑自贴与认证两种环境标签策略,研究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构成的绿色供应链的环境标签策略选择问题,并进一步分析成本分担契约对绿色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消费者绿色意识或信任度提高时,制造商与零售商的绿色努力水平均会提升,但消费者绿色意识的增强对制造商并不是总是有利的,认证标签策略下制造商的利润会随消费者绿色意识的增加而下降;从标签选择来看,制造商总会倾向于选择自贴标签策略,尤其在制造商成本分担契约下可获得最高利润,但零售商在认证标签下的利润反而更高;从契约协调的效率来看,成本分担契约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绿色努力水平,促使制造商利润与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但对零售商的利润并不一定有利,尤其在认证标签策略下,成本分担契约将会失效,而在自贴标签策略下,零售商成本分担契约可以实现对供应链的协调;从社会总福利来看,只有在消费者环境意识、信任度以及认证成本均较高时,自贴标签策略下的社会福利会高于认证标签策略,否则认证标签策略会更优。  相似文献   

2.
考虑努力因素的供应链收益共享演化契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本勇  王性玉 《管理工程学报》2010,24(2):135-138,134
在需求随机、努力水平影响需求的供应链环境里,在传统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演化契约.并在委托代理框架下,对该演化契约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销售商的努力因素对收益共享契约的影响,得出了销售商努力水平反应函数及最优投入值;其次,研究得出了供应商在收益共享契约中,向销售商所提供的最优收益共享比例,以及最优的分担销售商的努力成本比例;再次,论证了本文所研究的收益共享演化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本文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绿色环保产品价格过高,阻碍其成为主流消费品这一现实问题,在绿色经济背景下,探讨零售商向负责绿色研发成本投入的制造商提供不同联合研发契约时的供应链均衡策略和协调问题。以零售商主导的双边垄断型绿色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消费者环保意识、产品绿色度水平、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需求的基础上,分别探讨批发价契约、成本分担契约和两部制契约对绿色产品需求、供应链成员利润及渠道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本分担契约无法实现供应链成员利润的Pareta改进;一定条件下,两部制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双赢,并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此外,虽然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并不总是会带来绿色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但却总是会使得绿色供应链的利润提高;并且较高的消费者环保意识将激励企业追求一个较低的绿色成本系数,从而促使企业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努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两种供应链成本分担契约:一种是制造商为零售商承担部分售后服务成本;另一种是制造商为零售商承担部分售后服务成本,零售商也为制造商承担部分质量成本。分析了采用不同成本分担契约对产品定价、质量水平、售后服务水平以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售后成本分担比例和质量成本分担比例都低于一定水平时,两种成本分担契约下的产品质量水平和售后服务水平都能得到提升,但质量成本和售后成本相互分担契约下的产品质量水平和售后服务水平会更高。(2)制造商在质量成本和售后成本相互分担契约下的利润总是高于单一售后成本分担契约下的利润,但制造商只有在分担售后服务成本比例较小、消费者对售后服务成本较不敏感、质量成本系数较大时,与不使用成本分担契约相比,使用单一售后成本分担契约才能提升利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新兴行业中,制造商倾向于使用质量和售后成本相互分担契约,因为新兴行业中的消费者对售后服务成本往往比较敏感,而使用质量成本和售后成本相互分担契约与使用单一售后成本分担契约相比,能使产品售后服务水平提升得更高,进而提升制造商利润。(3)零售商并不一定能从单一售后成本分担契约下获益,只有当质...  相似文献   

5.
两票制政策的实施使医药供应链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供应链成员的决策更加复杂。为了确保药品高效、及时、持续的供应,本文研究由一个医药生产企业、一个医药流通企业和一个药店/医院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的医药定价与协调问题。考虑市场需求受医药生产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配送影响的情况下,以合作决策的市场价格和最优利润为基准,采用收益共享+数量折扣组合契约作为激励机制,建立了分散决策下供应链组合契约协调模型,探究技术研发和物流配送能力对医药供应链及成员的影响。通过算例分析发现:实施收益共享+数量折扣组合契约策略可以有效的优化和协调医药供应链,能够激励医药生产企业努力提升技术研发水平,激励医药流通企业努力提升物流水平,实现整个医药供应链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虑由一个受政府碳排放规制且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产品供应商和处于下游的零售商所组成的低碳供应链系统。由于低碳消费需求增加所引起的零售商利润的提高,下游零售商可采取不同的契约形式促进上游供应商扩大减排投资。为此,本文考虑了分享减排所增收益与分担减排投资成本两种契约。通过建立零供两主体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出了在两种契约下主体的最优减排水平及最优分成比例,以及两主体在不同契约形式下的最优利润值。结果表明:分担减排投资成本契约能够使减排更加彻底,得到的减排水平较高;在分担减排投资成本契约下,两主体的利润值均会有所提高;在分享减排所增利润契约下,两主体的利润变化要依据参数来确定。最后,文章依据合理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并对碳交易价格等相关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考虑时间因素对乳制品品质的影响,构建“时变品质度”函数,结合消费者效用的敏感性,将乳品品质加成和时变特性与厂商收益管理有机结合,设计“批发价+收益共享”契约和“收益共享+品质投入成本共担”契约作为激励机制,来促进乳制品供应链上的主体企业提高品质投入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批发价+收益共享”契约对加工企业品质投入的激励效果有限,而“收益共享+品质投入成本共担”契约可以实现供销双方经济利润的帕累托改进,明晰供销双方在品质投入问题上的利益分配与权责关系,并在一定参数取值区间内,协调实现整体供应链利润最优。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并验证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质量控制与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中,零售商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成员质量控制决策的协调作用。分析了使用收益共享契约、供应商与零售商合作、使用批发价格契约三种情况下供应链成员的博弈均衡,并进一步通过比较讨论了收益共享契约对于供应链成员质量控制的优势和局限。研究表明,当销售量的变化对产品质量改进的敏感程度较高时,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效果较好,但对于零售商来说,虽然其利润高于采用批发价格契约,可利润份额却有所下降,这意味着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商更有利。  相似文献   

9.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考虑消费者的策略性跨期购买行为,构建了两周期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消费者策略性程度对两周期均衡结果、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比较了分散式与集中式决策的均衡偏差,设计了与消费者策略性程度相关的两周期收益共享契约与"两周期收益共享+转移支付"组合式契约。研究表明:分散式决策下,消费者策略性程度有利于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但会对供应链成员不利;某些情形下,消费者策略性程度会使分散式与集中式决策的系统利润差值增大;当消费者策略性程度相对较低时,两周期收益共享契约不仅可实现供应链完美协调,还可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当消费者策略性程度较高时,通过组合式契约可实现供应链完美协调,但此时消费者策略性程度的增强可能对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协调是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改善供应链各方利益的根本手段.旨在探讨生产商具有生产规模不经济特性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策略.给出了集中决策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市场价格与整体利润,以及分散决策下批发价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协调度的概念,即契约使供应链协调的程度.证明了批发价契约的协调度小于1,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协调;而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度等于1,但相对于批发价契约,收益共享契约不能同时改善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利润,导致收益共享契约不可实施.为找到双渠道供应链可实施的协调策略,提出了带固定补偿的收益共享契约的设计方法和用纳什讨价还价协商模型确定固定补偿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契约的协调度等于1,并且相对于批发价契约能同时改善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利润.另外,研究还表明:生产不经济的弹性系数与销售价格成正比、与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成反比,并且不同渠道间的竞争越激烈,双渠道供应链的销售价格和需求反而越高,双渠道供应链的总利润也越高,并且,带固定补偿的收益共享契约同样可以协调线性成本下的双渠道供应链.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本文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对象,假设仅考虑供应商对产品安全方面的社会责任,研究了在供应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两种权力配置模式下,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程度的差异,以及如何在供应商和零售商间建立合理的契约以激励供应商社会责任的履行。研究发现,相对供应商主导,在零售商主导下供应商会更多地履行社会责任。引入收入共享的事后契约和成本共担的事前契约后,在供应商主导下,两种契约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有效地激励供应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但在留存比例与分担比例相等的条件下,成本共担契约的激励效应更强。在零售商主导下,收入共享契约虽能激励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履行,但因导致零售商的利润下降,故无法达成,而成本共担契约只有在分担足够大时才有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虑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零售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其中制造商是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的领导者,两个零售商作为博弈的跟随者,研究政府再制造补贴下供应链的决策及合同选择问题。以集中决策为基准,分别建立零售商内部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和Stackelberg博弈时的决策模型,分析了零售商的不同竞争行为、竞争强度及政府补贴对最优结果的影响,同时对零售商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时成员间签订成本分担契约及收益共享契约后闭环供应链的决策及利润进行了对比,并设计出可以协调整个供应链的新契约。结果表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行为会使其最优零售价格增大,最优废旧产品回收率及供应链最大利润降低,当零售商内部采用Stackelberg博弈时闭环供应链所获得的利润最低;竞争越激烈,三种模型下各成员的最优定价、回收率及利润都越低;政府补贴可以有效激励集中决策下的回收行为及促进该模式下供应链利润的增长;当零售商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时,成本分担契约的签订可以提高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回收率,而收益共享契约能够使得供应链及制造商的最大利润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13.
林志炳  鲍蕾 《中国管理科学》2021,29(11):111-121
为了探讨零售商企业社会责任(CSR)对供应链减排决策及政府补贴效率的影响,构建了包含政府决策者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通过对均衡结果的分析表明:(1)随着零售商CSR实施水平的增强,制造商的减排程度、制造商的利润和社会福利将提高,但对零售商的利润和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还取决于制造商减排努力系数的大小。(2)政府补贴可以提高制造商的减排程度和渠道成员的利润。而零售商CSR实施水平的增强能够改善政府单位补贴效率,使得政府补贴促进制造商减排和利润提升的效果更显著。当零售商CSR实施水平较低时,CSR实施水平的增强同样会导致政府补贴对零售商利润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此外,本文设计了一种二部定价-成本分担契约,证明了该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扩展到制造商实施CSR的情形及政府新目标的情形,通过理论及数值分析,详细探讨了CSR行为对供应链减排决策的影响,为政府及低碳供应链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We consider a financially constrained supply chain in which a supplier (leader) sells products to a retailer (follower) who has no access to bank financing due to her low credit rating. However, the supplier can borrow from a bank and offer trade credit to the retailer to alleviate her financial constraint. Failure to pay off a bank loan or trade credit incurs a variable default cost. We analyze the centralized version of the supply chain to obtain new coordination requirements. We then examine whether revenue-sharing, buyback, and all-unit quantity discount contracts can coordinate our supply chain. We show that the all-unit quantity discount contract fails to coordinate. However, the revenue-sharing and buyback contracts can coordinate the supply chain, but only when the supply chain has a sufficient total working capital. Moreover, they cannot allocate profit flexibly unless the supplier has a large enough working capital. Finally, we design a generalized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that coordinates the supply chain with flexible profit allocation, and also show by numerical examples its superiority over the revenue-sharing and buyback contracts.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制造商自主研发减排与外包减排任务两种情形,研究政府分别依据减排研发和单位产品减排量进行补贴下供应链的最优决策问题。从供应链制造商的角度,对给定政府补贴方式下,制造商的两种减排决策进行了对比,同时从政府的角度,在制造商特定的减排情形下,两种政府补贴方式的减排效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两种补贴方式下补贴系数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政府采取依据减排研发的补贴方式进行补贴时,自主研发减排情形下制造商利润大于外包减排任务情形的利润;当政府采取依据单位产品减排量的补贴方式时,相比外包减排任务,制造商选择自主研发减排均能得到更多的减排量和利润。当制造商自主研发减排时,政府依据减排研发补贴方式比单位产品减排量补贴方式的减排效果更好,但利润较低;当制造商外包减排任务时,两种政府补贴方式的减排效果和利润均相等。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以上结果,同时表明补贴系数对减排效果和利润具有显著影响。以上结论为政府制定合理的补贴方式及企业减排策略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tric for assessing the succes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e study several cooperation contracts within a green product supply chain and investigate thei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Stakeholders’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 are considered in a two-echelon supply chain in which consumers are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a manufacturer designs and produces a green product, and a retailer promotes the green product in its marketplace through green marketing. This problem is analyzed and modeled under three contracts in order of increasing cooperation level: price-only, green-marketing cost-sharing, and two-part tariff contracts.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cooperation among partners can help the supply chain achieve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 Cooperating contracts are valuable in practice because consumers are now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sustainability and have become more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A counterintuitive but interesting result is that cooperation may not always profitably benefit all partners; manufacturing becomes more profitable when the manufacturer shares the green-marketing cost with the retailer, whereas the retailer is worse off under the cost-sharing contract than under the price-only contract. This result is more significant when consumers’ green awareness increases. The results on social-welfare performance show that the supply chain’s social welfar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upply chain’s cooperation level.  相似文献   

17.
针对供应链收益分配过程中零售商往往表现出公平关切行为,研究了模糊需求环境下两级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与协调问题。在给出模糊市场需求环境下的收益共享契约基本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并通过模型推导及数值实验分析了零售商公平关切对收益共享契约协调供应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糊需求下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的收益共享契约仍然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然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策略会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供应链成员优化收益共享契约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